- CIK telecom, 什么鸟? [2019/04]
- You must be cruel to be kind [2016/10]
- 忠犬被迫流浪4年,终于再见主人它却转身离去…… [2019/10]
- 回国扒皮记 [2017/09]
- 被集体厌憎的中国人。。。 [2016/10]
- 杀蛇的人们 [2020/03]
- 章莹颖失踪投射出中国教育的整体失败 [2017/06]
- 57岁的台湾女孩-----凌友诗 [2019/03]
- 武汉肺炎,谁之过? [2020/03]
- 我不喜欢猫,也不喜欢猫一样的女人 [2016/10]
- 修雅姑娘 [2016/09]
- 芮思表姐 [2016/08]
- 正在被毁掉的多伦多 [2019/04]
- 李云迪的社死,是可怕的社会悲剧 [2021/10]
- 我曾经打过交道的一个男人 [2016/06]
- 安家四姐妹 [2017/10]
- 任何关系都无需勉强自己接受 [2016/08]
- 信教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2016/09]
- 当方方遇上忘恩负义的敲锣女 [2020/05]
- 美女顾小芽 [2017/01]
- 当战争真的来临,兴奋发狂的愚众连名字都剩不下 [2021/11]
- 嘴上的人生 [2020/12]
在众多人生内容的鸡汤里,有一类是看透人生而后看淡人生的,宠辱不惊,看天上云卷云舒,对什么人和事都能一笑而过,不生气,不激动,什么都能想得开,最后觉得很幸福的。但是我也亲眼看到这样的人,在一些问题上依旧很偏执,固执己见排斥异己,态度也不像他们自己说的那样平和。而且一旦涉及了自己的利益,他们一样会忘记所以自己曾经说过的,宠辱不惊,看淡一切。其实生活里大事没那么多,好多细碎的小事组成了我们的日子,在细碎的小事里,我们可以看明白一个人,也可以看明白一些事,在一些人生的“大事”面前,诸如大是大非和关键时刻,看一个人的选择是具有最终意义的。
有时候我想,生活的很真实,或者很假,或者半真半假,都是不一样的人生选择,只要自己觉得真正快乐,但是不管是哪一种境界,都不是我们可以人为把握很久的,有些非真实的东西一旦经历考验,真正的本性和本质的东西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有时候我想,人到底是不是可以改变的呢?人们在遇到让自己甘愿改变的人和事情的时候,是会愿意改变的,虽然对于成年人来说,与其说是改变,不如说是对自己的约束和时刻提醒,但这样也是好的,也算改变。而人们过一生,哪里会时时那么任性,哪里会那么时时不在乎,哪里又会坚定的认为我们一定总会,还会找到珍宝般的人,遇见珍宝般的事?所以当我们失去了那些珍宝,而在过后的日子里再也没有找到,或者再也没有机会,没有权利去寻找时,我们才会对生活充满了敬畏,因此懂得了珍惜身边已经拥有的一切美好,朋友,亲人,爱人,同事和现有的日子。
日记里的风雨坎坷,幸福美满,都真实的那么可爱。我不喜欢看透人生,看不透的人生给我一种新奇感,让我有探索感,这也是生活,人生之所以吸引我的地方。在我看来,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样子,或许你比同龄人稍微成熟的慢些,晚些,只要是真实的体验都是一种过程,无需提前,也无需故作,更不必提前让自己看透了人生,每一种过程都是美好的。
看透人生之后的淡定,淡然是具有宗教色彩的,绝不是因为自己经历的多了变得油滑了。单纯是成熟之后的智慧,而简单和复杂都跟单纯没有关系。每次看《悲惨世界》时,里面的那位纯良的老教主会让我真正的感觉到宗教在他身上的具体真实体现,那是一种融入血液的感觉,自然而然。
人生只需自然而然,看明白一些事情固然很好,固然会让我们的日子少些磕碰和失去的痛苦,只是那些失去和痛苦又未尝不一定是让我们准备好,去迎接那些真正适合我们的东西和人的宝贵经历。当我们懂得了如何经营自己的时候,也是有能力把握幸福的时候,蓦然回首,我们曾经的体验是如此的真实和可爱,纵使曾经带给了我们痛,但回忆满满,有幸福有痛苦,总会一直好过最终发现,心理竟然没有任何让自己感动的事情和人。
记得一位朋友说过,宁可触电,也不过无光无热的生活。那是一种年轻的心说出的年轻的话,但是我一直到现在也喜欢新鲜的体验生活,每一种真实的痛苦和幸福如影随形的伴随着我们的日子,使我们的生活因充满未知而显得格外有魅力。这样看来,顺其自然的活在当下,享受今天,何必为了不一定具有真正宗教色彩的所谓大彻大悟,让自己错失了本不该错失,却有可能一去不复返的人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