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IK telecom, 什么鸟? [2019/04]
- You must be cruel to be kind [2016/10]
- 忠犬被迫流浪4年,终于再见主人它却转身离去…… [2019/10]
- 回国扒皮记 [2017/09]
- 被集体厌憎的中国人。。。 [2016/10]
- 杀蛇的人们 [2020/03]
- 章莹颖失踪投射出中国教育的整体失败 [2017/06]
- 57岁的台湾女孩-----凌友诗 [2019/03]
- 武汉肺炎,谁之过? [2020/03]
- 我不喜欢猫,也不喜欢猫一样的女人 [2016/10]
- 修雅姑娘 [2016/09]
- 芮思表姐 [2016/08]
- 正在被毁掉的多伦多 [2019/04]
- 李云迪的社死,是可怕的社会悲剧 [2021/10]
- 我曾经打过交道的一个男人 [2016/06]
- 安家四姐妹 [2017/10]
- 任何关系都无需勉强自己接受 [2016/08]
- 信教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2016/09]
- 当方方遇上忘恩负义的敲锣女 [2020/05]
- 美女顾小芽 [2017/01]
- 当战争真的来临,兴奋发狂的愚众连名字都剩不下 [2021/11]
- 嘴上的人生 [2020/12]
年轻的时候,我们选择周围的朋友和玩伴是很挑剔的,合不来的一律不跟他们在一起。我小的时候比较任性妄为,喜欢的使劲对人家好,不喜欢的根本不理。那时候的喜欢和不喜欢,或许只是因为一个球,一个游戏,一张扑克牌,而长大了之后,成年人的喜欢或者不喜欢,多数的时候是有原因的,那些之前毫无接触,见面的第一眼就不喜欢的,多半是由于某种偏见或者外表带给人们的不舒适感。这种不舒适感违反了他们心里多年的审美水准和认知习惯,而因为people never change,这些东西就很难打破了。所以有时候我们听说谁和谁有缘,谁和谁犯相,就有点这种意味。
成年之后我们交往的人里不仅仅有朋友了。还有很多,同事,同学,合作互利互惠者,还有家人,亲戚。在这么多的关系里由不得我们选择跟谁保持愉快起码顺利的关系,唯一可以选择保持或者不保持关系的是同学。其实同学关系类似于发小,关系应该最不设防也最本真,因为大家可以回忆的可以分享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乐趣和故事也太多了。但是时间会使一些本该这样的东西忽然在视觉和感觉上变成那样,或许不是那些东西变了,而是它一直如此,只不过是因为那时我们小,没有阅历和共同的经历认识它罢了。
有些合作关系需要保持,因为人们需要生存,需要互助,说白了人们需要互相得利来使得自己和他人的生活都得以维持和变好。但有些无需保持的关系,如果它只是在浪费我们的时间,并且让我们感觉不舒服,还是离远点好。不用怕得罪这样的人这样的关系,因为他们之所以跟你保持关系,其目的也旨在自己得利,一旦他们意识到从你这得不到时,他们也会立马消失甚至翻脸。另外一种关系在一起互相吹捧,一起攻击他们嫉妒的看不上的人,因此花去大把的时间。这样的人在网上和微信里居多。
前段时间,班里有个女同学突然对我十分热情起来,我不知道因为什么,以前跟她可是不熟悉,小时候一个班的时候似乎连话都没说过。我很少去班群里,她@我,加我私聊,她很会说话,虽然我感觉根本没有被打动,因为那样的话虽然极尽想拉近关系的友好,但我总是感觉缺少真诚,而不真诚的东西几乎打动不了我。她说跟儿子想来我这看看,我说好啊,来吧,我接待。昨天我终于明白了她为什么对我这么热情,原来她想让她儿子出国留学,让我给办而且照顾着。我婉言拒绝了,办不到的事我也不想含混其词,让人寄予希望最后没给办。她让他儿子加了我的微信,让我指点他。我哪里会办留学,但我还是跟她儿子聊了挺长一段时间,根据我听说的这方面的信息,提了一些建议,比如参加相关的考试,这边还有一些不错的home stay 我可以帮助他联系,可以名正言顺的留学,也可通过在home stay 来锻炼自己的独立能力。或许她得知我不能给她儿子办留学,也没提照顾她儿子的事,二件事都没有达到目的,忽然对我的态度一落千丈,冷冰冰理都不理了。我心理倒是无所谓起来,希望如此,这样我也不用有什么愧疚了。
还有一位做保险的熟人,说是熟人,其实是在这边认识的,朋友在他那买的保险,也推荐了我认识他。然而我的保险已经在另外一家公司了,还没有到期。这位熟人十分有商业头脑,自从朋友介绍了我,他就跟我保持着很频繁的联系。无论是在朋友圈,还是私底下都很热情友好。我对他的印象也好起来,觉得他随和友善,将来或许可以成为朋友。一天他约我去喝咖啡,我说好吧。第一次约我,我没好意思拒绝,下班后一起去喝了点咖啡。这哥们带着一位助理一起去的,期间给我讲了好多保险的事,各种保险,车险房险,疾病养老等等,这哥们的业务能力真好,我这个门外汉听的如醉如痴。。。但是我的保险没有到期,他说不着急,等到期再研究。
又过了大概一个月,这哥们忽然问我哪天休息,说想到我家做客。都是中国人,没把我当外人吧,而且是朋友的熟人。我跟家人忙活了一上午,做了不少菜,中午时分这位熟人来了,还带着两位女助理。我们热情的接待了三位客人,他们在我家也很是随便,酒足饭饱之后说是醒醒酒,待会回去的时候得开车,我拿了好多零食,茶,咖啡放在茶几上,二位女助理盘腿坐在沙发上,吃着零食,跟我聊了很多自己的业绩方面的事情。
送走他们的时候大概下午五点了,差不多六点的时候我发信息问他们是否平安到家,还客气了几句说今天准备的饭菜不够丰盛啥的,我自己都感觉自己虚伪。他们表示了感谢,说以后常联系,但是我忽然不想在他那买保险了,所以我就在俩周之后给他们发了信息说,我目前这个保险公司还算挺好,我再继续二三年的。其实我这算是婉拒了他们,他们也明白了。从此之后消失的无影无踪,任何之前的友好问候都没了,其实我喜欢这样,干净利索,没有愧疚,有时候愧疚挺折磨我的。
我始终坚信,经商成功的人一定为人不错。起码目光长远一些,不会对眼前利益耿耿于怀,朋友也如此。如今人们滥用了朋友这个称呼,但无论是真正的商人还是真正的朋友,都不会是心胸狭隘,目光短浅,急功近利之人。好在我们已经成年,有能力也有自由选择朋友,选择自己愿意与之对话的人,所有人都有自以为是的心理,那么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或许就是最得体的交往方式。
这是一种理想状态,现实里没人可以这么任性的活着,而不去打扰跟自己不同的人,这么一点分寸感显得极其简单但却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