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IK telecom, 什么鸟? [2019/04]
- You must be cruel to be kind [2016/10]
- 忠犬被迫流浪4年,终于再见主人它却转身离去…… [2019/10]
- 回国扒皮记 [2017/09]
- 被集体厌憎的中国人。。。 [2016/10]
- 杀蛇的人们 [2020/03]
- 章莹颖失踪投射出中国教育的整体失败 [2017/06]
- 57岁的台湾女孩-----凌友诗 [2019/03]
- 武汉肺炎,谁之过? [2020/03]
- 我不喜欢猫,也不喜欢猫一样的女人 [2016/10]
- 修雅姑娘 [2016/09]
- 芮思表姐 [2016/08]
- 正在被毁掉的多伦多 [2019/04]
- 李云迪的社死,是可怕的社会悲剧 [2021/10]
- 我曾经打过交道的一个男人 [2016/06]
- 安家四姐妹 [2017/10]
- 任何关系都无需勉强自己接受 [2016/08]
- 信教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2016/09]
- 当方方遇上忘恩负义的敲锣女 [2020/05]
- 美女顾小芽 [2017/01]
- 当战争真的来临,兴奋发狂的愚众连名字都剩不下 [2021/11]
- 嘴上的人生 [2020/12]
我不是学文科的,历史知识非常有限,有时我觉得中国历史似乎没有根本的改变,无非就是一个王朝推翻另一个王朝,之后的皇帝宝座只不过是换了别人,其他的都是换汤不换药。
我们中国人的劣根性是很致命的,即使嘴上不承认,可是心里都有数。很早听说过一个小故事,说美国人喜欢桥牌,桥牌讲究的是合作。日本人喜欢围棋,围棋讲究的是大局意识,中国人喜欢麻将,麻将讲究的是个人意识,看住上家,防着下家,自己不和,也不让别人和。
说法有其片面性,但说的都是大体和绝大多数的情况。中国人也有喜欢桥牌和围棋的,比如棋圣聂卫平。只是棋圣聂卫平是否具有合作精神和大局意识?还是只把围棋作为职业?麻将是中国最受欢迎的娱乐活动,你看满大街的棋牌社里,都是麻将居多,从这种现象里也应该可以读出什么吗?
说到中国人的劣根性,每个中国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这跟学历没有关系。一定有人会说,其他国家的人也有劣根性,这个当然,即使是很多中国人都讨厌的穆斯林里也一定有素质不错的人,就像我们中国人里也有素质不错的人一样,凡事无绝对,我们只讨论绝大多数情况和人,因为群体行为就是因为的群体,才能给人以印象。而且,别的国家人有什么劣根性,不能,也不应该成为我们中国人有劣根性,不正式这种劣根性的理由。要想完全去除劣根性是一个漫长遥远的目标,但是人类不正以趋向美好为目标吗?
劣根种种,大家们早有著作,跟制度有关,也跟人的成长环境,教育理念有关。无论因为什么,只要意识到,爱自己跟爱国是一样的,必须是先意识到问题,求得改正,让自己和国家往美好的方向迈进一步,才算是爱。其实爱国不是政治,也不是强迫,爱与不爱更不是错误,因为爱是一种情感,一种由于自己感受到的什么而产生的心理反应,人对外界有所感知,是人的天性,感知不同也是个体差异,谈不上错,或者就叫它特点吧。只是,这种特点若是违背了大众审美,妨碍了旁人,给大多数旁人带去非常多的不方便,焦虑,不舒服等,那么这种行为就一定需要被制止。比如满树开满的中国大妈,为了求得照片樱花雨效应就使劲摇晃树的游人,在机场地毯上放任自己的孩子小便的年轻母亲,没有排队习惯,如厕不冲水,公共场合大声喧哗,骗人,不守信用等等。
我们中国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出乎很多人意料的。就拿猪肉价格的疯涨说吧,据说北京的猪排骨涨到88块钱一斤,而猪肉作为中国人的主要肉类消费,形式如此也没见咱中国人多么的不容忍。该吃吃,该喝喝,还有闲心拿猪肉开玩笑呢。。。。由猪肉引发的一些玩笑段子就很多,不知道该如何评价这个现象,或许是老百姓无奈,苦中作乐?其实不光是猪肉,其他的不适也好,危机也罢,咱中国人一直都是那么“淡定”,危机里,土里刨食成了选择,即便是自己应得的利益,咱中国人都能跪下哭着争取,实在争不来,擦擦鼻涕,从地上起来也拉倒了。
香港危机也是如此。
香港已经乱成一团,有个同事的孩子也就二十几岁,说到香港的时候也说香港人傻,要是自己就不能那么做,因为怕丢了性命,也怕受伤。可见人与人之间的不同产生的分歧和问题,真是世界上最难解决的事情了。我们在讨厌穆斯林,老印的同时,应该也看到老印也好,穆斯林也罢,其他不好的方面暂且不说,他们值得我们反省自己的一个方面就是彼此互相帮助本族的人。而当我们愤怒的质问为什么会被歧视的时候,可否看一看我们哪里被歧视,为什么被歧视。大家也一定对中国人之间互相的不帮忙,甚至在背后整自己同胞的事有自己的经历。
听父辈们说,在文革期间中国人之间互相揭发,叫大义灭亲,甚至亲人之间,父子母子之间都能这样,还有把自己亲人打死的,在世界别的族群是否也有这样的现象呢?就是这样的人群,这样的族群,想要构建一个理性,文明,善意合作,哪怕是利益双赢的生活谈何容易?。。。。资中筠曾经说在她那个年代,很多富家子弟子女都去参加革命,改良中国了,因为读书可以明理,富家子弟有钱,他们有能力读书,所以知道自己该做点什么。只是在当今世界,读书对于多数人来说已经不是奢望,可是,很多年轻人都不及资中筠那个年代的年轻一代所具有的头脑和担当。不知道是中国人历来如此,还是随着世界的变化也变化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