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舞场恋情(五) [2017/04]
- 重逢•初恋情人(1) [2019/03]
- 重逢•不如不见 [2019/04]
- 重逢•门里窗外 [2019/03]
- 现代驭夫术 [2018/05]
- 梦里梦外(七) [2019/12]
- 生活一瞥(二) [2018/02]
- 光屁股餐厅:专为女人服务 生意火爆(转贴) [2018/02]
- 职业道德(七) [2018/12]
- 闲话人性 [2017/02]
- 关心政治 [2017/10]
- 张医生的鼻子 [2019/11]
- 成功的减肥 [2017/04]
- 旅游散记•山顶豪宅 [2017/12]
- 花有重开日 [2021/06]
- 面对死亡 [2017/12]
- 遗传密码 [2017/11]
- 生活一瞥(三) [2018/03]
- 重逢•真相大白 [2019/04]
- 职业道德(八) [2018/12]
- 旅游散记•梦境 [2017/12]
- 职业道德(十) [2019/01]
- 猪年如意 [2019/02]
- 鹰和人(一) [2020/04]
父母的军旅生涯似乎决定了他们和那个年代的大多数军人一样,对艺术几乎一窍不通。而我在少年时,不知怎么就会迷上了小提琴,只要一听到小提琴曲就会情不自禁地停下脚步去聆听。父亲见我如此着迷,特意给我买了一把小提琴,我也装模作样找了一本《开塞小提琴练习曲》来学习拉小提琴。结果,对于我这种意志薄弱的人来说,当然一事无成,不仅连一首曲子都没拉出来,最后连小提琴都下落不明,至今我也没弄明白它的去向。
相对来说,听小提琴曲,就容易多了,所以多年来我一直都保留着这个爱好。有一次我在网上看到了名为《泰伊斯冥想曲》的小提琴独奏曲,就听了起来。那优美的旋律,让我越听越觉得熟悉,后来恍然大悟,原来就是在我国一直被叫做《沉思》的小提琴曲,为法国作曲家儒勒·马斯勒(1842-1912)所作,几乎中国所有的小提琴大师如盛中国、马思清、薛伟等都演奏过。
冥想与沉思到底有什么不同,我忽然觉得非要弄清楚不可,经过一番査找得知:
冥:代表泯灭;
冥想: 1. 把你要想的念头思虑去掉,找到感知;
2. 深沉的思索和想象,深切的思念;
3. 对一个主题进行深刻,连续的思考。
沉思: 认真、深入地思考。
那应该是"冥想曲"还是"沉思曲"呢?我又去深入了解曲子的由来。
这是歌剧《泰伊斯》的一段间奏曲。泰伊斯是剧中女主人公,她是古埃及时期一位颠倒众生,美貌非常的名妓,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她自幼就相识的一位修道士为了挽救她,劝她放弃糜烂的生活,皈依宗教,这段曲子正是泰伊斯在思考何去何从时所奏。
这时,我明白了,为什么我每次听这乐曲时都觉得非常沉重,好像在用尽全身力气去思考。泰伊斯最后决定是放弃妓女生活,在修道院把自己的心彻底交给了上帝,使她脱胎换骨的思考,肯定是十分沉重吃力的。
冥想要集中精神,最终达到对自我意识更新的掌握和内心深处的平静。所以我也觉得叫《泰伊斯冥想曲》更贴近原剧的主题。
我给自己找到了满意的答案,心里很是高兴。
这里还想补充两点:
修道士在感化泰伊斯的过程中如痴如狂的爱上了她,无论如何苦修都不能灭除心中的爱,他想放弃信仰去追求爱情。但聪明的作者却安排了修道士向泰伊斯表白时,泰伊斯已病入膏肓,并在修道士面前平静地升上了天堂。否则,修道士与妓女,只能是一个丑闻加悲剧;
塞万提斯的小说《堂吉诃德》写出后,使骑士小说几乎绝迹,而马斯奈的作品当时上演后,却风靡了法国,是当时法国音乐家争相模仿的对象。
《泰伊斯冥想曲》是一首经久不衰的乐曲,现在听起来依然会使人······冥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