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舞场恋情(五) [2017/04]
- 重逢•初恋情人(1) [2019/03]
- 重逢•不如不见 [2019/04]
- 重逢•门里窗外 [2019/03]
- 现代驭夫术 [2018/05]
- 梦里梦外(七) [2019/12]
- 生活一瞥(二) [2018/02]
- 光屁股餐厅:专为女人服务 生意火爆(转贴) [2018/02]
- 职业道德(七) [2018/12]
- 闲话人性 [2017/02]
- 关心政治 [2017/10]
- 张医生的鼻子 [2019/11]
- 成功的减肥 [2017/04]
- 旅游散记•山顶豪宅 [2017/12]
- 花有重开日 [2021/06]
- 面对死亡 [2017/12]
- 遗传密码 [2017/11]
- 生活一瞥(三) [2018/03]
- 重逢•真相大白 [2019/04]
- 职业道德(八) [2018/12]
- 旅游散记•梦境 [2017/12]
- 职业道德(十) [2019/01]
- 猪年如意 [2019/02]
- 鹰和人(一) [2020/04]
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遗憾的是,这声炮已经响了一个世纪,我对马列主义的认知依然停留在最初始阶段:大概知道马克思是揭示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社会主义是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共产主义各尽所能各取所需······仅此而已。
当接到朋友邀请参观实现了共产主义的人民公社的电话时,我欣然答应了。我十分好奇,人民公社在中国早已不复存在,“巴黎公社”不是也因为执行了刘少奇“三自一包”的修正主义路线而失败了吗?难道我们向往已久的共产主义,真的在北美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实现了?
是真的实现了!
那个公社离我居住的城市需要一个多小时车程,成立了约70年,由马克思的后代德裔人组成,不足百人,20多户人家。他们的领导人是选举产生,领导人负责安排每个人每日的工作,男耕女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他们有教堂、学校、公共食堂、公共洗衣间、制衣制鞋作坊、木工房、机械化的生产工具及机械维修间;他们养鸡鸭鹅牛羊,种粮食果蔬,自给自足;他们分配住房及一切家居用品,每人每年发两套衣服(鞋),享受公费医疗,小孩读书从外面请回老师教学,学完9年级的课程;大人每月发$20,小孩$10,有时还会分一些糖果、零食给儿童。
问他们:
会发生偷盗、暴力、争吵吗?需要警察吗?
No;
是否有不公平的事?
No;
领导人会贪污或不公正吗?
No;
大家对领导人不满意怎么办?
下次不选他;
婚姻问题如何解决?
和其它公社的人联姻,结婚后女方到男方那边落户;
如果有人不想结婚怎么办?
每一个人都想结婚,没有不想结婚的人;
······
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似乎一切都无可挑剔,非常完美。
据说,这样的公社在北美有上千个?
我们一行人买了不少他们并不便宜的农产品,踏上了回家的路程。一路上大家议论纷纷,有人说:我们也可以成立这样一个公社。立刻有人反对:中国人只要有三户人家住在一起,就会窝里斗。
大伙儿马上都不再讨论这个话题了。
我不想生活在这样一个共产主义的公社里,并不是因为会“窝里斗”。
从谈话中得知:
他们的鸡鸭是圈养的,要拿到市场去卖,而鹅是放养的,留给自己吃,看来共产主义也要把好的留给自己?
他们每周日吃一次鹅是最好的饮食享受;妇女们穿的衣服仅是颜色不同,从小到老都是一个式样;他们没有电话、电视、互联网,不和外界接触,仅偶尔会被安排到城市的商场看看,一辈子只认识不足百人;世界那么大,无数的风光美景都看不到,如此单调的生活不觉得乏味吗?
他们受到的教育只相当于我们的初中水平,每天吃完晚饭读一会儿“圣经”就睡觉,知识越多越反动?共产主义和基督教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马克思不是说过共产主义的生活是物资极大的丰富?他们仅仅过着简单温饱的生活而已;共产主义社会中生产力达到充分的发展和极度的发达,他们显然是没有做到,但是在共产主义思想实行上,需要人人有高度的集体主义精神他们似乎又具备了;土地和资本财产共有,没有特权,按需分配却是符合共产主义要求的······
什么才是真正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社会是否真能实现?我越发糊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