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郎。《拾旧沙河梦》007。机关阅尽

作者:巴郎  于 2022-8-15 17:21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巴郎|通用分类:前尘往事

巴郎。《拾旧沙河梦》007。机关阅尽
巴郎长篇自传《巴郎旧事》第一部:《拾旧沙河梦》 

 *****  梦牵少年时,拾荒百万字  *****
掬捧沙河那一泓流水,仔细清洗这两眼昏麻。
常忆起曾经少年英姿,转瞬间已过六十花甲。
世事如枰棋难料变化,人生似炉铁反复锤打。
夕照驿道孑然归去客,回首来路依稀是旧家。
巴郎  记于20191205  -  20201218


七。古镇寻踪(7) 一一 机关阅尽

过了沙河大桥,桥头一侧是手管局物质局大楼,隔着马路与之相对的,是些商铺餐饮旅馆自行车行及镇属沙河招待所。沿沙田路东行,路右是老街一段,路左则是四段西溪路。散布于四段的,主要是县政府的局委部门。西溪路口的右边是粮食局和家属院,左边是粮库和粮店,正对着马路对面的文化馆。
民以食为天。中国人口众多,土地贫瘠,产出不足,又常遇水旱洪涝虫蚀病患等天灾,所以对粮食一向看得紧要。粮库房间高大,放置着大仓屯装粮食,天气好时,工人们会将粮食运出到晒场翻晒。粮店保证沙河子的居民,机关职工及家属的粮食供应,所以,很是繁忙。解放以来,一直发放票证限供限购,各种粮食或粮食加工品,粮油蔬果,米面豆薯,粗粮细粮,节日加供等,均有票证,五花八门,种类繁多。因此,除了考验家庭主妇们的记忆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外,也增加了粮食供应的压力和粮店职工的工作量。

沿粮店北行,是沙河子的又一大厂一一6801厂(读作六八洞妖),据说是六机部下属厂,60年代末修建。当时中苏关系非常紧张,意识形态领域的争执,越演越烈,最终导致中苏两方的边防军,在黑龙江中珍宝岛上,擦枪走火,大打出手。为了打破帝修反的封锁,防备突然的军事威胁,伟大领袖发出“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指示,中央各部委办,积极响应,都将其在沿海地带或大城市里的厂矿企业研究机构,纷纷内迁到西南山区,名曰“大三线建设”。万县境内也迁有若干军工企业,如清平厂永平厂长平厂等,分布隐藏于下面区乡的山沟里。6801厂在沙河河边滩涂上砌筑了10余米高数百米长地高深坚固的护坎,然后与西溪路平齐,打好地基,修建排排厂房,遥望河对岸三段的商业局食品公司屠宰场。路边则是高高的围墙,遮住里面,大门宽大,出入车辆频繁。路的对面,是生活区家属区,挨接着粮食局家属院。厂里小孩,或许是去万县市学校,或是去厂里自办学校,很少有在沙小沙中借读的。所以,这个厂,在我们好奇中,披着看不清的面纱。上高中时,每天上下学,都走西溪路,从这排围墙外走过,从来也没有搞清楚过,这个厂是干什么的?

西溪路较宽,路面平整,两辆大卡可併行。过了6801厂后,两侧空旷,大树成荫,柳槐桉桐,春天叶绿花开,夏天知了咶噪,便利漫步蹓跶。前行200 - 300米,尽头处是农林局,靠着山坡,一个很大的院落,其实院内包容着农业系统的农业局林业局畜牧局水利局电业局等等,同学陈文军家在此处。
农林局围墙外沿河岸是一条较窄的石板侧路,绕过去通向西溪铺。西溪铺是老四段居民区,同学何兴华黄双霞家住在此。多为旧式木板壁房和低矮的砖石房舍,遥对隔河的公路养护段和丝厂,再往前走就是五梁桥和高梁区,出了沙河子的地界。西溪铺有些小厂,沙河煤店先在三段木器厂和建校之间,随后搬迁到这里,生产煤球,后来有蜂窝煤,比万县市煤店距离近了许多,方便居民购买,解决了烧的问题。另一个厂是猪棕厂,主要是收集猪毛,以及理发店剪下的头发和女人大姑娘的发辫,制作各种各样的木刷,供工业上应用和民用。耐磨经用,质地不错,销路广,在万县地区受人欢迎,小有名气。
斜对着6801厂大门,一条青石板铺就的梯路,缓缓地穿过两边的坡地和农田上行,走约500米,升高50 - 80米左右,就到了上坪坝子,沙河中学所在。这里地势平缓,周围都是农田,属公社的上坪大队。沙中是50年代末60年代初修建的,苏式设计,宽约50米,长约150米,5层楼砖石建筑,是沙河子最高的大楼了。站在高坡上,可俯瞰沙河子的大部分地方,一览无余。

沿着沙田路东行左侧,过了西溪路口,紧邻粮食局,是万县广抪站。广抪线与照明电线电话线一道,随着电线杆的架设,布设到机关单位工厂商铺,并在街头巷尾安装大喇叭,定期广抪,风雨无阻。广抪线还翻山越水,牵到区乡甚至村队,方便农民同步了解信息。有了广抪,方便报道本地新闻,县委镇委通知,戏曲相声评弹体育娛乐节目,没有钟表的人家,通常还以此为作息时间。
广抪站旁,是沙河电影院,前面有院坝,过了马路就是灯光球场。电影院装修现代,可容纳约1000人,横排木椅,中间两条纵行过道,前方是一个舞台,上方垂下屏幕,旁边是音响。楼上有两台放映机,交换倒片,使电影无间断。有时放映新片,拷贝少,要跑片,配备有专人去万县市电影院立等,一盘拷贝放完,马上装箱开摩托车送回沙河子,有时能啣接,有时会断片,等上半小时。一部电影,常常有3-4盘拷贝,要跑片数次。这时的观众,心照不宣,特别地理解和体谅,不发一声怨言,耐心静候,直到看完。
电影院还拥有其它功能。地方剧团曲艺社,或外地文艺团体,也经常在此进行文艺演出。将电影屏幕捲吊起来,拉开厚重紫红平绒幕布,露出舞台和布景,前后四周打着不同灯光,照明聚光,乐器池置于台前下方。另外,也是最重要的,是作为礼堂和会议中心。县委县政府内的礼堂不大,所以,常常在电影院里接待应对省市上级部门或外地兄弟单位领导和团队来访,召开各种大型会议,传达通报上级指示精神,总结表彰个人集体先进典型,每年的县区乡三级干部大会等,一物多用,真可谓物尽其美矣。

紧邻电影院,是县委招待所,一幢漂亮的5 - 6层楼房,前面有院墙花坛,美仑美奂,专门接待县委县政府安排来住宿的上司下级,以及参加县里各项会议的干部代表,不对外营业。外地来县各机关办事的人员,通常是被指引到沙河桥头的沙河饭店,或由镇上开办的沙河招待所,或自找其它廉价旅馆住宿。县招旁边是医疗器械公司,售卖医用器材,仪器设备等。
医疗器械公司左侧是一条小巷道,走进去,约100米,在县招和医械公司背后,是沙河机关幼儿园,顾名思义,是专收县属机关职工的幼童的幼儿园。一圈院墙围着,里面宽敞,有玩耍游戏区,教室宿舍食堂等。同学张仲平家住于此,园长是他妈妈赵姨。我上小学前,曾在这里上了2年,老师都是幼师毕业,教幼儿有一套,能背诗识数。唯一痛苦地是,这里是住读,星期天下午送来,要呆在里面到星期六下午,象坐牢一样,隔着铁栅门,4 - 5岁的孩童,眼泪巴娑地望着巷道口,盼着父母的熟悉身影出现。

隔着小巷道口,与医械公司侧相对的,是万县人民法院。法院开始抬高,院墙和大门都在高台上,门口是10余级石阶。矗立高处,傲视四围,站在沙河大桥和沙田路上,都能看见大门上方悬挂着的国徽,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显得庄严肃穆。大门外石阶两旁,有两排布告栏,张贴政策法令通知告示等。最常见的是布告,公布法庭审判结果,罪犯量刑,服役刑期。文革中期,有段时间,中央下大力气整顿治安秩序,严刑峻法,“从重从严从快”地处理反革命犯和刑事罪犯,即抓即审即判即杀,许多被判死刑或死缓。运动风头上,常有数十上百的罪犯同时被枪毙,杀鸡儆猴,布告栏内一排排姓名上,满是判处死刑立即处决的红叉叉,触目惊心。
法院面对的是县委大院的后围墙,沙田路主道绕着后围墙东拐,经交通车队及地区农机厂向落凼而去。沙田路另有支路,实际上是延续,并不转弯,而是从法院前面,开始爬坡,坡道较陡,有20度左右倾钭。法院左上方后上方是司法局和检察院,我父亲文革后78年,从公安局调入检察院,主抓陈旧积案冤假错案的甄别平反工作,我家也搬到检察院宿舍,父亲在此退休。后来同学姬小刚的妹妹来任检察长,同学李勇也曾在此工作过。
与法院检察院隔路相对的是财政局和税务局,他们位于东拐了的沙田路左侧,侧面与交通车队相对。两局也处于高坡上,要上30 - 40级石梯才到大门口。同学陈克郎王爱平邓青华家在这里。

坡道陡直爬高,向上约200米后,坡路的尽头,是一个约2个足球场大的开阔平坝。万县人民委员会(立法机构,相当于西方的地方议会),简称“人委”,占据着平坝后面的庄园,横向与沙中遥相呼应,并排等高,从最高处雄视整个沙河子。庄园的后面是公社上坪大队村庄,同学何成祿冯天祥向泽民焦芝秀李国梅唐天碧等就住在这些社队里。庄园左侧是家属院,另有大门出入,同学张联平李立平王金生张建华李维民信广宪信小平兄妹等家住在此。
人委院墙白灰青瓦,红漆大门,亮黄铜钉,两个大石狮子守在庄园正门前。绕过门后照壁,是一大片砖石矮楼,木雕门窗回廊,位于假山池塘葱翠林荫之中。
追本溯源,这座庭院最早乃清朝光绪年间的万县富绅杨祖培所有。杨氏富商从小商贩起家,靠收租和放高利贷而成巨富,广置良田,修房盖楼。沙河子的私家豪宅,因院内庭院深深,花木成畦,因而当地人便以“杨家花园”称之。后杨氏家道开始衰微,其庭院便被国民政府收购,用作军阀杨森的驻跸处所之一,还是称为“杨家花园”。
据说,1937年抗战爆发,杨森将军曾在此处,辟出一部分庭院,设立“万县救济院”,以收容孤苦流浪儿童和残疾游民。后因万县名流的引荐,南京金陵大学附中(金陵中学),入川后也迁入了万县杨家花园内继续办学,达八年之久,培育英才,业绩辉煌。抗战结束,金陵中学回迁南京。杨家花园又成为“川东中学”校址,为万县培养了不少士绅名流。
除部分庭院捐赠出来以作公益事业外,在解放前,这里一直是旧国民政府四川省主席军阀杨森的府邸。杨森将军有着传奇经历,20年代,他从军阀混战中崛起,在川东川南军威日盛,与占据川北川西的刘氏将领,分庭抗礼,分川而治,互不干涉,各霸一方。抗战开始,他首先响应国府和蒋委员长号召,是第一位川军将领,率军出川抗日,铁血沙场。他一生妻妾成群,光是有名有份的就有“十二金钗”,儿女孙辈绕膝,难以计数。他以军法治家,讲究公正谨严,和睦相处,尊卑主从分明,避免了闺阁内争,安享齐人之福,天伦之乐。后将军随军撤至台湾,再未回乡,以百岁高龄溘然长逝。他在万县的行营,解放后收归国有,成为人大政协办公地点。人民群众选举的人民代表,各民主党派人士,齐聚这里,畅所欲言,倾吐民众心声,发表真知灼见,踊跃参政议政,倒也物尽其用,适得其所了。
巴郎  记于20191214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3-8-2 16:55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