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郎《行为随谈》16 任侠决斗 [2023/06]
- 巴郞《秋游故乡散记》25《同学夙缘》 [2024/05]
- 奥运。一。起源 [2016/08]
- 巴郎。《拾旧沙河梦》119。在云之阳 [2023/09]
- 巴郎。《拾旧沙河梦》118。六三事件 [2023/09]
- 巴郎。《拾旧沙河梦》123。攻守相持 [2023/09]
- 七古长诗 计划生育 [2016/03]
- 巴郎。《拾旧沙河梦》091。二刘争川 [2023/05]
- 情感113\114。自豪\真诚 [2017/02]
- 行为百态27-28。和平-豪迈 [2017/10]
- 巴郎。《拾旧沙河梦》122。暗夜突袭 [2023/09]
- 巴郎闲话18 - 《武术散打》 [2023/08]
- 巴郎《行为随谈》27 风雅同心 [2023/09]
- 鸡汤 对联 [2023/09]
- 巴郎闲话197 - 《资本与权力》 [2023/09]
- 巴郎长诗。沙场行1。序。男儿的梦想 [2019/03]
- 众生百相23。儿女 [2019/03]
- 巴山风情。三月 [2016/03]
- 情感百则21\22。愤怒\复仇 [2016/04]
- 巴郎长诗。童年残影。一 [2016/04]
- 巴郎长诗。《沙场行》3。点兵拜将 [2019/03]
- 情感百则13\14。惭愧\顺从 [2016/03]
- 众生百相28。房客 [2019/03]
- 情感百则27\28。孤寂\感慨 [2016/04]
- 情感百形67\68。热情\失意 [2016/09]
- 巴郎长诗。沙场行2。烽火狼烟 [2019/03]
- 众生百相26。发师 [2019/03]
- 众生百相25。发妻 [2019/03]
- 《自寿诗》巴郎 [2023/07]
巴郎。《拾旧沙河梦》068。附骥末位
巴郎长篇自传《巴郎旧事》第一部:《拾旧沙河梦》
***** 梦牵少年时,拾荒百万字 *****
掬捧沙河那一泓流水,仔细清洗这两眼昏麻。
常忆起曾经少年英姿,转瞬间已过六十花甲。
世事如枰棋难料变化,人生似炉铁反复锤打。
夕照驿道孑然归去客,回首来路依稀是旧家。
巴郎 记于20191205 - 20201218
六八。附骥末位
党内第三号走资派陶铸,1908年生,湖南祁阳人。少年投军入党,为黄埔军校第五期生。1930年5月,曾亲率12人,突击厦门监狱,孤胆深入,虎穴掏心,以零伤亡代价劫走狱中40余共产党员,国民党守军死伤20余人,此为震惊全国的“厦门大劫狱”。抗战时,任新四军鄂豫挺进支队政委,中央军委秘书长。日本投降后,赴东北任辽西省委书记,参与辽沈战役。1949年1月,随东北野战军挥军入关,参加平津战役。作为人民解放军首席代表,入城同国民党将领傅作义进行谈判,使北平和平解放,免受战火破坏。5月,任四野军管主任,负责武汉三镇的接管。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省长,中南局第一书记,主政中南,国务院副总理、政治局常委。
陶铸紧跟刘少奇,积极推行并完善了“三自一包”政策。他提倡扩大农民自留地,主张分户管理,耕种统一,联产计酬,增产归个人,扶植推广“田间管理到户的评比奖罚”的生产责任制,从而调动了社员的生产积极性。
1965年,由邓小平提名,陶铸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由封疆大吏入阁,直接参加中央工作,分管宣传和文教事务。文革开始后,与刘邓一道,力主派工作组,称:“对大学生中的反党反社会主义分子,一定要把他们揪出来,可以批判斗争和戴帽”。工作组在各大中学校批斗大批师生,严重激化了矛盾。
忠正耿直不谗媚,坚持原则真倔强。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前,陶铸负责修订《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时,将原先的“二十三条”减为“十六条”,删除了其中的“黑线”、“黑帮”专政等内容,写入干部“在一般情况下,好的,比较好的是大多数,有错误的可以改正”等内容。
这些举措,引起中央文革不满。当时陶铸同中央文革小组的斗争已趋于白热化,由于他性格耿直不阿,有啥说啥,几乎在每次会议上双方都发生直接冲突。中央文革在会上,翻出陈谷旧帐,对陶铸当初派工作组镇压群众、保走资派,进行了猛烈批判,首次给陶铸扣上了“中国最大的保皇派”,“是刘邓路线代理人”的帽子。随后陶铸失去人身自由。
陶铸过去曾在《革命的坚定性》一文中写道:“我们作为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一定要像岩石一般坚定,当狂风暴雨之夜,风想把它们彻底掀翻,雨想把它们打进沙滩,浪涛想把它们卷入大海,但是它们屹然不动。当风雨过后,当浪涛退后,它们仍旧矗立在大海边,指向青天,面对大海”。倡导忠诚坚定,是共产党人的必要修养。
在这些蒙冤受屈困苦无望的日子里,陶铸给妻子曾志写了一首诗,以言其志:
“重上战场我亦难,感君情厚逼云端。
无情白发催寒暑,蒙垢余生抑苦酸。
病马也知嘶枥晚,枯葵更觉怯霜残。
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陶铸身患胆癌,于1969年病逝,享年61岁。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陶铸平反。
才高管乐悲宿命,周礼已弛叹成汤。陶罐自在井边破,铸剑肃立护海疆。唯留一念在人间,如烟往事俱或忘。心底无私天地宽,坐看云舒云卷扬。
巴郎 记于2020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