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郎。《拾旧沙河梦》071。串连花絮

作者:巴郎  于 2023-3-17 16:18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巴郎|通用分类:前尘往事

巴郎。《拾旧沙河梦》071。串连花絮
巴郎长篇自传《巴郎旧事》第一部:《拾旧沙河梦》 

 *****  梦牵少年时,拾荒百万字  *****
掬捧沙河那一泓流水,仔细清洗这两眼昏麻。
常忆起曾经少年英姿,转瞬间已过六十花甲。
世事如枰棋难料变化,人生似炉铁反复锤打。
夕照驿道孑然归去客,回首来路依稀是旧家。
巴郎  记于20191205  -  20201218


七一。串连花絮

1966年5月,中共中央下发了《五一六通知》,吹响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全面开始的冲锋号。在伟大领袖毛主席支持之下,红卫兵运动方兴未艾,他们在全国进行大串连,将文革火种撒遍全国各地,亿万群众被动员起来,投身其中,朝着党中央毛主席指引的前进方向,推波助澜,声宏势大。
文革红卫兵都是大学生和中学生。大学生和高中生年龄大些,15岁以上到20岁出头,算是青年人,或正在步入青年的门槛,已初步地有了自己的是非观人生观世界观“三观”,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世界,就象一桌佳肴,摆在他们面前,等待他们去品尝;也象一座辉煌的舞台,招唤他们跃上去,尽情表演。毛主席鼓励他们:“世界,归根结底是你们的... 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象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这些青年人,人大心大,天不怕地不怕,成群结队,志同道合,趁此机会,从孤居一偶,到走遍全国,去欣赏祖国的美丽山川,去赞叹神洲的壮奇景色,同时,把毛主席指示、把文革的星星之火撒遍全国,以救世主面目出现,去拯救那些被走资派们蒙蔽的芸芸众生,好不美哉!这才是有意义的生活,这才是青春的人生!

文革在沙河子的起始,源于红卫兵的大串连,在66年4月和5月份,就偶尔可见红卫兵的踪影了。他们通常是大专院校大学生,或几人或10来人一队,是首批出来撒抪文革火种的。他们通常乘坐敞篷货卡,车头上插一面红旗,上面用黄漆简单地写着“红卫兵”3个大字。其着装也不规则,五颜六色,穿什么的都有,但无一例外地,左臂上都套上“红卫兵”的红袖套。
大概是嫌沙河子县城太小,前面等待他们的还有着更重要的事情,这些初期的红卫兵们,大多数都是不暇停留,呼啸而过。少数车,正赶饭点,于是临时停下来,匆匆地吃个午饭,上个厕所,灌壶水,尽管穿着象杂牌军,但却都意气风发,趾高气扬得很,总是给人以傲慢,使人有惧而远之的感觉。

然而,占红卫兵约1/3强至一半左右的,却是初中生,年龄在12 - 15岁之间。这些都还算是孩子,特别是66级初中生,刚从小学升上来,只会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连方程式三角几何都还没有学,中文常用字才认识一半,作文能写300字就算好的,还错别字空缺连篇。平时在家,还绝对依赖父母照料起居,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点生活自理能力都没有。
虽然人小慒懂,但却是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的一代,对党和毛主席无限忠诚无比热爱,总是自觉不自觉地不打折扣地执行党中央毛主席的伟大号召。这不,毛主席号召大串连,也一视同仁地给予我们初中生以机会,我们一定认真贯彻执行。我们虽然年小,但称砣虽小压千斤,人小心大,不願如蛙困井底,似龙搁浅滩,要走出家乡这个小旮旯,飞向全中国,经风雨见世面去,学习哥哥姐姐红卫兵们,为文革推波助潮,掀起狂澜,为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鸣锣开道。
初中生去串连,是党中央毛主席中央文革首肯的,没有人胆敢与之唱反调。出门在外,安全第一。“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折不断”,所以,首要之举,是把志同道合的同学们,组织在一起,形成10多人以上的战斗队。也可加入高年级的同学们,有所依靠。战斗队大些,团结对外,力量强大,面对逆境也不会举措失当。
另外,学校与家长协商,按自願或说服,指定带队老师,多为年青和单身老师或职工,有时也有一两个家长自荐,领导战斗队串连,负责策划串连路线和队员们的饮食起居。这绝对是一个费力不讨好的差使,为队员们的安危提心吊胆担惊受怕,一路上风雨奔波操劳百事如同佣仆。唯一的好处是,以因公的名义,堂而皇之地去游览祖国的江河湖海山岳峻岭,东西南北四野八荒,长自身见识,积侃爷资本,何乐而不为矣?

为了鼓励红卫兵大串连,国务院下发指示,要求全国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为红卫兵大串连提供方便,包括吃喝住行,一律免费。另外,还酌情发放路费。这些指示,如火上浇油,使大串连汹涌澎湃,更上了一层新的台阶。
原来有些大中学生,家境困窘,并沒有想到去串连。现在闻听一切免费,如雪中送炭,不禁喜出望外。马上邀帮结伙,组成个战斗队,匆忙准备行装,踏上征程。那时飞机极少,红卫兵只允许乘车坐船,据说所有的火车都人满为患,拥挤不通,连行李架上,坐位下面,开水房,厕所间,都站着坐着躺着钭倚着人,门口被阻,上下车只能从窗口进出。
当时偶尔与同学一起去万县市盘砣石观江景,只看到沿江上下穿流不息的“东方红xx号”客轮,4 - 5层的舷板空间,全挤满了红卫兵小将,清一色的军绿服装衣帽,将船侧都染成茵茵草绿色。而两岸的轮渡码头,也是人头济济,汽车轮渡是一车车的红卫兵,客运轮渡是一队队的红卫兵,上上下下,极为繁忙。

从6月开始,红卫兵大串连,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蓬勃发展起来,在夏天秋季达到高峰。当时,万县县委县政府沙河镇委镇政府,都还没有受到冲击,运转正常。在其领导下,各机关企事业单位,也闻风而动,张开双手,欢迎红卫兵的到来。镇里组织人员,在沙河子的进出口上,都设立接待点,负责接待外来红卫兵。
万一桥连结着万县市城区和沙河子,是沙河子的西口,交通要道,自然也是设有接待点的。当时我住在财税大院,离万一桥很近,只500 - 600米距离,常与玩伴们一起,脚一蹽就去了桥头看热闹。
万一桥接待点,在桥头用长竹竿扎成牌坊样,两侧的红布竖幅分别写着“万县人民欢迎你”“沙河人民欢迎你”,中间横幅写着“热烈欢迎红卫兵传经送宝”。牌坊下放有办公桌,有办事员进行登记、发放路条。旁边放有大桶,装着饮水或老荫茶,可在此歇息,饮水喝茶。有时还有乐队守候,三五个人,一大鼓一小鼓一锣一钹,偶尔还有小号笛子。
来到沙河子的红卫兵,大部分是步行的,少数是坐车来的。长途步行来的,多不成队列,偃旗息声,衣冠不整,汗流浃背。裤脚管沾满尘灰,脚上草鞋磨破,布鞋解放鞋糊着黄泥巴。即使是坐车来的,也是腰酸背疼,东倒西歪,累得不行。
到了万一桥头,徒步的和坐车的,都要下车过桥,在桥头休息一会。由队长或带队老师上前,与接待点办事员交涉,领取路条。大概是约定俗成的规矩吧,在进入某地之前,红卫兵战斗队在稍事休息之后,都要列队,重新打好行李背包,整顿一下军容,抛掉一路走来的疲惫,焕发朝气,充溢精神,在欢天喜地的锣鼓声中,昂首挺胸步伐整齐地,跟着队前飘扬的红旗,徒步进入沙河子。

为了接待红卫兵,沙河镇委腾出了好多平时闲置的地方,如工商联整栋楼包括大厅,沙河旅馆和招待所,县委则腾出大机关的大厅会议室,图书馆文化馆。最大的地方要数沙中了,学校停课,学生串连去了,沙中正好用来接待红卫兵。
那时天气已热,不需要提供火炉取暖,只需要在教室或厅堂内,铺上稻草就成。红卫兵们学着解放军,背着的行李就是他们的铺盖卷,打开,铺在稻草上就能睡觉。由于没有蚊帐,在厅堂内,都要点上几盘蚊香,以驱除蚊蝇。
接待单位也组成班子,调派人员,全力以赴,提供饮食住宿各种服务。红卫兵来往频繁,客流量太大,有的吃完午饭就走,有的深夜方到,还有的要呆上几天恢复疲劳。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来时要饮食招待,走时要按人头按日头馈赠路费,每人每天发给三毛钱,琐碎麻烦,真是难以侍候,但又不能怠慢“毛主席邀请来的客人”,只好勉力为之。

红卫兵战斗队住下来,解决了口腹饥渴问题后,就开始了他们串连的首要政治任务,宣传鼓动群众,点燃地方的文革之火。忽略掉三俩零星路人,遇到较热闹地段或较稠密的旁观人群时,特别是沙河桥头或沙河广场,那里地方宽敞,有现成的舞台高坪可供利用,战斗队通常停下,象街头卖艺人一样,围个场子。拿出红宝书来,那时还没有64开本袖珍版面世,红宝书是《毛泽东著作选读》或《毛主席语录》,16开本,和32开本,体积都比较大,如上学时的课本一样,象块砖头,不能装在衣袋内,只能放在挎包里。
小将们站成一排,左手擎着红宝书,贴在心口,开始进行宣传。多是先呼口号,再背诵几段毛主席语录。红卫兵来自祖国四面八方,有许多人从没有出过门,地方口音很重,时常夹杂着方言土语。可能是上学时,语文课没经过语言训练,所以南腔北调地,说着他们自认为标准的普通话,使得观众都要竖立耳朵,默默地耐心地听着,或交头接耳地相互议论着,试图弄懂他们究竟在说什么。

背诵完后,则是开始唱歌,以“语录歌”为主,开场歌总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文革初期,有一个姓李的作曲家,怀着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无限热爱无限敬仰的赤诚,废寑忘食,在《毛主席语录》出版后,短时期内,将所有400多条语录,全都谱成了歌曲,广抪不停地放着,人们口头传唱着,一时唱遍神洲大地,风靡全国。
后来,李作曲家曾尝试了一个更难的项目,那就是为“老三篇”谱曲。“老三篇”是毛主席的著名文章《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的通称,是每个革命群众都必须要反复学习认真领会的。他也确实不负使命,将“老三篇”的每一篇、每一段、每一句,都谱成了曲,也印刷了小册子发行于市。但也许是由于篇幅太长,难以记住,或者是文章用词到底不如歌词啷啷上口,所以,“老三篇”歌曲,除了小众歌曲爱好者收存,私下欣赏外,并没有受到大众的热捧传唱,不久就消声匿迹了。反而是语录歌,由于是毛著精选,内容深刻,词句短小精悍,易于学唱记忆,则极受大众欢迎,连老爷儿们太婆们,都能哼唱,或随口来上几段。相较之下,“老三篇”歌曲算得上是,阳春白雪和者寡;而“语录歌”则是,下里巴人倾国而歌和之众。特别是每当唱到名曲:“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时,则不光是红卫兵,连围观群众,不分男女老幼,抻直着几百条喉咙,一齐跟着吼唱起来,声震四野,蔚为壮观。
巴郎  记于20200324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3-8-19 14:27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