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郎。《拾旧沙河梦》072。初涉江湖

作者:巴郎  于 2023-3-17 16:18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巴郎|通用分类:前尘往事

巴郎。《拾旧沙河梦》072。初涉江湖
巴郎长篇自传《巴郎旧事》第一部:《拾旧沙河梦》 

 *****  梦牵少年时,拾荒百万字  *****
掬捧沙河那一泓流水,仔细清洗这两眼昏麻。
常忆起曾经少年英姿,转瞬间已过六十花甲。
世事如枰棋难料变化,人生似炉铁反复锤打。
夕照驿道孑然归去客,回首来路依稀是旧家。
巴郎  记于20191205  -  20201218


七二。初涉江湖

“经风雨,见世面”,这是很多红卫兵进行大串连的真实目的。当时,人民中国刚从几千年来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下走出来,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民经济底子薄基础差,发展极不平衡,在工农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差别,这“三大差别”,又反过来掣肘阻碍了社会的发展进步。
文革前,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6亿人口中,有5亿多是农民。他们祖祖辈辈,世代居住在海岛渔村,田庄山乡,生于斯长于斯亡于斯,一辈子都在几十里范围内打转,没有出过远门,甚至没去过县城。孤陋寡闻,造成了他们的愚味无知,忍辱负重,逆来顺受,随遇而安。解放后,这种闭塞状况有了极大改善。党和政府为他们办班扫盲,使他们明白事理。学习科学技术,掌握土肥水种的应用道理,科学种田提高产量,逐渐摆脱贫困,衣丰粮足。
他们的后代,就要比他们的祖辈父辈幸运多了。他们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从小就接受党和毛主席的教导,受着社会主义的熏陶,培养了坚定的共产主义崇高信仰,蕴怀着远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志向。在文革开始时,他们已是高中生初中生,正是青春洋溢,风华正茂的时光,好似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是祖国的末来,是革命的希望。胸怀宏伟抱负和远大理想,可是却局促在孤乡僻壤之地,困守在老山边穷的家乡,多想望有朝一日,能够走出去,直挂云帆济沧海,走向远方,走向外面精彩的世界。或许,这只是一个难以实现的梦想?

红卫兵大串连,给他们实现梦想的机会。特别是国务院的指示,体谅了贫苦学子的境况,饮食住行全部免费,还附加馈赠路费,最终使梦想变为现实。真是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爹亲娘亲不如毛主席亲啊,我们决不能辜负党和毛主席的关怀,要立即行动起来,组织队伍,出去串连。这样的红卫兵,不知凡几,他们构成了红卫兵大串连的主流。
我有一位表姐,是我大舅家的大女儿,邵安清,出生和成长在七曜山区。65年秋考入万县地区卫校两年制护士班,校址在万县市高笋塘流杯池旁。因为学校离我家近,步行1小时就到,所以,凡是周末或无课,她都来家,把我家当了自家。
大姐当年15岁,是与新中国一起成长的一代青年,受着革命教育,有着远大理想。可是,从小到大,却都在家乡的山水里打转,最远就是来到离家百余里的万县市上学,连二百余里外的重庆市都没去过,更不用说乘船放歌,直下三峡,看看外面世界,武汉南京,上海北京了。哪个少年没有憧憬去闯荡江湖,哪个少年不願尝试那新奇变幻?可想法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没有钱,没有机会,只好独自唏嘘,再好的想法也不过是梦想而已。
好在待到第一学年即将结束时,席卷全国的红卫兵运动就开始了。大姐当时年少气盛,一片赤诚,与几个同学约着,参加了新成立的《东方红》红卫兵团。兵团当初刚建立,才几十个人,她应该算是元老成员之一。等年底,她串连归来时,短短2 - 3个月,兵团已发展成拥有二十几万成员,万县地区首屈一指的红卫兵庞然大物了。

参加兵团不久,就传来了党中央鼓励大串连的号召,这真是瞌睡送来了帎头。我们红卫兵,决不能辜负党中央毛主席的期望,读卫校的医学教科书,不如行万里长征路。于是,卫校的20名红卫兵,心意相通,立马组成“长征队”,在两位年青老师的带领下,准备行装。
首先是外衣,红卫兵军服,每人都需要至少两套,好换洗。于是,男女同学分工合作,各司其职。男同学们负责收罗赞助,布票和钱,主要是在亲戚朋友和同学间收刮;然后是买布,最好是军绿色,其次草绿色或灰色也行。女生们则在有缝纫经验的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设计剪裁,然后借用老师家的缝纫机加工出来,有些地方则需要用手工缝纫。军帽设计有两种,草绿色解放军帽,灰色则为红军式八角型军帽。还真是心灵手巧,人心齐泰山移,没过几天,新军服就完工了。草绿色解放军装是正装,灰色红军装是备装。粗一看,还真仿制得象眉象眼,能以假乱真,但经不得仔细观察推敲,还是不及真实的正品军装,只能说是将就罢了。
于是,有那爱美挑剔的同学,又想法设法,去弄一套正品真正的军装。一是找认识的复员转业退伍军人,死乞百赖地要买一套他的旧军装。我大姐则另辟途径,缠住舅舅,去找武装部工作的干部朋友通融,将年前征兵后余下的士兵装,买了一套出来,包括鞋帽,给了大姐。
真是马靠雕鞍人靠衣装,穿上统一的红卫兵服,戴正帽子,挎上挎包水壶,扎好皮带,左臂上是红卫兵袖套,胸前别上毛主席像章,显得整齐精神,青春勃发。大姐有1.6米出头,很象古装仕女画中人,是货真价实的美女一枚。她平时就高我一头,穿上士兵装后,更显高挑。也许那时审美观有问题,竟然觉得穿上军装的大姐,要比平时穿布拉吉连衣裙时,更加要楚楚动人,漂亮好看。

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长征队又请了武装部的军人,指导行军事宜,如何用行军带打好行李背包,如何走好行军队列,如何使用地图,辨别方位,如何应付气候变化,如何联络,使用急救包,在城镇或野外注意事项等。至于怎样打绑腿,怎样打红军草鞋等,因为实在太复杂,时间短又嫌麻烦,大家都认为没有必要,不願花费时间学,只好作罢。
走的那天,是乘坐地区粮队一辆敞篷货卡出发的,走旱路出川,经湖北利川到恩施,再定前路。我和父母去送行,送到盘砣石畔的汽车轮渡码头,排队上船。或许年青人在一起热闹话稠,或许他们的眼光,早已穿过家乡的山水,心,早已遥望着那未知的远方,他们叽叽喳喳,说着笑着闹着唱着,全然忘却了亲友的在场,没有理会送别亲人的悲伤。直到汽车上了渡船,他们才想起来,挥手向亲友告别。待车过渡口,爬上对岸陈家埧公路,慢慢地远去,消失在翠屏峰峦中,送别亲人们才惆怅地离去。

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检阅来京红卫兵,鼓励上千万红卫兵在全国大串连,虽然燃起了文革烈火,但也带来许多问题。
其一是车船免费,哄抢拥挤,超载行驶,误点误事,使交通紧张,事故频发。
其二是各地接待,免费食宿,外赠路费,使地方财政支出巨大,捉襟见肘。
其三,也是最主要的,是红卫兵年轻幼稚,不识人心,初来乍到陌生之地,容易受人影响,上当受骗。他们经常被有心人利用,作为搞掉对手的工具,冲锋陷阵的打手,或大搞阶级斗争,打砸抢抄,草菅人命,或冲击政府机构,阻碍正常工作。红卫兵是过江龙,吃饱喝足,拍拍屁股一走了之,留下了破烂社会,混乱秩序,冤假错案,遗害无穷。
为了恢复正常秩序,党中央和国务院,在年底时,又下发指示,宣布停止全国范围的大串连。红卫兵小将们应该哪来哪去,回到原地,“就地闹革命”。于是,各地撤除了接待站点,车船交通也不再免费,到1967年初,红卫兵大串连终于停止,消声匿迹了。
巴郎  记于20200325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3-8-24 02:18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