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郎。《拾旧沙河梦》084。油印传单

作者:巴郎  于 2023-5-5 16:18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巴郎|通用分类:前尘往事

巴郎。《拾旧沙河梦》084。油印传单
巴郎长篇自传《巴郎旧事》第一部:《拾旧沙河梦》 

 *****  梦牵少年时,拾荒百万字  *****
掬捧沙河那一泓流水,仔细清洗这两眼昏麻。
常忆起曾经少年英姿,转瞬间已过六十花甲。
世事如枰棋难料变化,人生似炉铁反复锤打。
夕照驿道孑然归去客,回首来路依稀是旧家。
巴郎  记于20191205  -  20201218


八四。油印传单

除了大字报外,最花费人力物力,也最费时间的,是传单。传单不需要象大字报那样,洋洋洒洒一大篇;也不需要谨慎布局,提出主题,破题开篇,起承转合,中心内容,总结收尾。传单,通常选取时事新闻中,具有重要性和新奇性的东西,将其整理,去除繁枝颓叶,只留主干,多则500 - 800字,少则100余字,印在各种彩色纸张上,尽快发出去,在社会上刮风搅雨,蛊惑人心。这就象报纸,在排版付印后,又得到了“独家”重要新闻,为抢在其它报纸对头之先,用小单张“号外”立马发布一样,这样可争夺看客,扩大报纸销量。因此,传单传递的是“八卦”新闻,不辨真伪,只求轰动效应,具有时效性。时过则境迁,再真实的东西,也不会再引起看客的兴趣的。
每一个红卫兵战斗队,其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印发传单。如果你队的传单制作快,丫丫的内容即耸人听闻,含有惊天爆料,但又不全是捕风捉影,而是查有一些实据,真中有假,假中有真,迷离仿佛,真假难辩,以便扣人心弦,就能渐享盛名。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就能吸引更多看客的眼球,培养你队的粉丝群体,打响你队招牌,扩大你队影响。这就如同现在那些商家,努力地经营广告一样:成功的广告,通常以夸张的语调,传递合符顾客期望值的事实,能更快更好地打开自家商品的销路。
战斗队的成员,都要主动地去搜集资料信息,包括剪报、杂志、他人散发的传单大字报、他人口中的或真或假的传言等,在早上开队务会时,汇聚在一起,加以分析,去除虚妄,保留真实,按时间顺序,或有否重要性趣味性,整繁理简。除非特别重要的消息,可以破费几张纸来写作之外,通常规矩是,剪掉冗长,将消息浓缩在一张A4大小的纸张上。这样做,不但为了节约纸张,也为了便利印刷,和便利携带上街散发。

传单的印制,是传单制作中最主要的一环。60年代,印刷技术相对落后,机械化程度低,连出版社和印刷社这样的正规机构,都还处于木刻雕版,或铅字排版阶段。操作费时冗长,繁琐重复,一旦排版完毕,难以修改正误,受其所限,报刊书籍的发行量相对较少。而民众私人,就更不会有什么复印机打印机照相机改稿机之类,机械化和自动化,想也不用想的。
因此,传单的制作,通常是采用手工的方式进行。如果数量少,二三十张纸,则全民动员,每个队员都动手抄写。人数多的战斗队,每人抄写一两张,就能完成任务。也有使用蓝色复写纸的,夹在两张空白纸张之间,象夹馅三明治一样,一次可复写2 - 3张,稍快一点。
但手工抄写的弱点是显而易见的:一是每人水平不一,字体大小不一,有人写得中规中矩一目了然,有人写得龙飞凤舞难辨其字;二是有人仔细有人粗心,后者错漏连篇,难以卒读,很丢战斗队的脸面;三是每天都要花大量时间来抄写传单,枯燥乏味,长期如此,真是厌烦死了。故能推就推,能躲就躲。

如果传单数量多,再采用手工抄写,显然是不实际的。单位时间内,要制作几十上百张传单,最好的方法是印刷,这可以克服手工操作的弱点,而且能加快进度,保证供给。
当时的常规印刷方式是油印。沙小当时置办有两台油印机,一台在学校办公室,为学校行政上印发通知告示等;一台在教务处,为教学服务,印发补充教材考卷等。现在“停课闹革命”,两台油印机都闲空下来,正好可用于印制传单。此时学校图书馆已停止开放,于是将两台油印机搬到图书馆里。由于我们“红星”是学校第一支战斗队,就当仁不让地占用了一台,找了个大办公桌,将油印机箱盖写上“红星”字样,与油墨纸笔等,一起锁进桌柜里,随用随取,甚为方便。
当时队里分工,陈文军、郭小林和我承担印制传单的任务。我们以前并没有接触过油印工作,所以完全是菜鸟儿新手。为了得到些感性认识,曾找到易中静老师请教,她以前曾印过教材,有点经验,手把手的示范了两次,方才对整个过程有了粗略概念。

油印机放在一个扁平长方形箱子里,类似于现今的小行李推车,但尺寸要更小一些。打开机箱,其主体就是一台油印机,固定在箱底。油印机基座是一个硬木平面,上面有各种刻度,标明不同规格纸张的放置位置,便于将纸张放在基座平面上固定。然后,将一个能机械起落的金属质网架,复盖于纸张之上,网架上已经固定了一张刻写好了的蜡纸。打开的机箱盖子,也是工作台,排列有油印工具。取出管状油墨,类似于绘油画那样,将油墨挤入一长凹槽之内,用量依传单数量而定。
印刷传单,最好是两人协作,通常是陈文军滚筒,郭小林取纸。滾筒手拿出油墨滾筒,有点象现今装饰房间时用于涂抹乳胶上墙的滚筒,但要精致许多,在油墨凹槽内柔按轻滚,转动着以吸附上油墨,使其在滾筒表面分布均匀。轻呼吸一次,凝神屏气,抓住滚筒把手,将滚筒平放于网架边缘,用腕力平行推送,从近端向远端,滚过蜡纸表面。

油印的原理是:蜡纸已经刻好了字,刻过字的地方,就留下了刻写的字痕。肉眼虽不能见,但刻写了字痕处的蜡纸,却是要比没有字痕处的蜡纸,要稀薄上一些。油墨经过蜡纸,字痕处稀薄些,油墨就易于渗透过去,接触下面的空白纸张,将字迹复印到了纸张上面。
油印的技术要求是中途不要停顿,一气呵成;用力均匀适度,过猛过柔都会影响印刷质量。印完后,取纸手打开网架,取出印刷的传单,察看其印刷质量,提请滚筒手注意,以便改善。随后,放入空白纸张,回位网架,准备好开始下一次印刷循环。
印刷过程,说着容易做起来难。例如,挤在凹槽内的油墨过多,或过浓,没加适量酒精或煤油勾兑,吸附在滚筒上的油墨就不均匀,印出传单的墨迹浓淡不一。或滚筒触碰网架边缘,会使手上身上脸上沾涂上油墨,弄得花眉日眼的,而且沾贴牢固,要几天才能洗掉。滚印时用力不均,还会将蜡纸揭带起,使蜡纸破裂,或折叠起皱,不堪再用而报废,等等。
陈郭两人,在印刷中,算是吃了不少苦头满头疱。好在这个印刷过程,是个熟练工种,只要循着每道工序,下得苦力,反复练习,不断地重复,逐渐地掌握技巧窍门,自然能在每个环节都做得恰如其分,驾轻就熟的。通常一张蜡纸可印几十张传单,但后来,他们真正掌握了油印技巧,得心应手,一张蜡纸,印刷上百十张甚至更多传单,也都是家常便饭,多有的事。
巴郎  记于20200417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7-8 08:41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