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郎《行为随谈》16 任侠决斗 [2023/06]
- 巴郞《秋游故乡散记》25《同学夙缘》 [2024/05]
- 奥运。一。起源 [2016/08]
- 巴郎。《拾旧沙河梦》119。在云之阳 [2023/09]
- 巴郎。《拾旧沙河梦》118。六三事件 [2023/09]
- 巴郎。《拾旧沙河梦》123。攻守相持 [2023/09]
- 七古长诗 计划生育 [2016/03]
- 巴郎。《拾旧沙河梦》091。二刘争川 [2023/05]
- 情感113\114。自豪\真诚 [2017/02]
- 行为百态27-28。和平-豪迈 [2017/10]
- 巴郎。《拾旧沙河梦》122。暗夜突袭 [2023/09]
- 巴郎闲话18 - 《武术散打》 [2023/08]
- 巴郎《行为随谈》27 风雅同心 [2023/09]
- 鸡汤 对联 [2023/09]
- 巴郎闲话197 - 《资本与权力》 [2023/09]
- 巴郎长诗。沙场行1。序。男儿的梦想 [2019/03]
- 众生百相23。儿女 [2019/03]
- 巴山风情。三月 [2016/03]
- 情感百则21\22。愤怒\复仇 [2016/04]
- 巴郎长诗。童年残影。一 [2016/04]
- 巴郎长诗。《沙场行》3。点兵拜将 [2019/03]
- 情感百则13\14。惭愧\顺从 [2016/03]
- 众生百相28。房客 [2019/03]
- 情感百则27\28。孤寂\感慨 [2016/04]
- 情感百形67\68。热情\失意 [2016/09]
- 巴郎长诗。沙场行2。烽火狼烟 [2019/03]
- 众生百相26。发师 [2019/03]
- 众生百相25。发妻 [2019/03]
- 《自寿诗》巴郎 [2023/07]
巴郎。《拾旧沙河梦》107。沐猴而冠
巴郎长篇自传《巴郎旧事》第一部:《拾旧沙河梦》
***** 梦牵少年时,拾荒百万字 *****
掬捧沙河那一泓流水,仔细清洗这两眼昏麻。
常忆起曾经少年英姿,转瞬间已过六十花甲。
世事如枰棋难料变化,人生似炉铁反复锤打。
夕照驿道孑然归去客,回首来路依稀是旧家。
巴郎 记于20191205 - 20201218
107。沐猴而冠
当文革进入到揪斗走资派阶段,天下是真正的乱了起来,党政机关职能趋于瘫痪,一切都颠覆了人们的认知。甚至公检法等执法机构,也不知怎样去对待这种乱相,你不能见有人白日破门打砸抢抄别人财产,或在大街上三言两语不合便拳脚相向打得对方头破血流,就去把他抓起来。文革期间,不能以正常逻辑来思维,以常理来判断,因为或许打砸者,他是遵从中央文革的号召,正在起劲地“破四旧”,“革命造反”呢!在文革中,思想总是跟不上形势的发展。面对乱局,目瞪口呆不知何从,套用领袖的话,叫作“经风雨见世面”;而这种社会秩序混乱本身,则是“乱了敌人,锻炼了群众”。
学校“停课闹革命”,我们的红星战斗队也解散了,成天无所事事,无人来管颇自得,上不上学都没啥。文革发展到这一地步,一片乱象,早已经超出了我们小学生的理解能力,看不透,也不知怎么去捉摸,去顺应。小孩子,对难以理解的事物,通常会丧失兴趣,丢在一边,我们也是如此,从跃跃欲试的文革参与者,变成了置身事外的局外人旁观者。
学校停了课,没有管束,符合我的心意,正好自力图強去闯荡。同学朋友结成死党,笼中鸟儿原野放。舞美诗画是资产阶级少爷小姐的玩艺,没学过,也不屑去学。我们不能去作温室里的花草,要去接受风雨的洗礼,要如毛主席所说:“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朋友情谊最看重,野性难束,除了吃饭睡觉,很少归家。白天,几人邀约一起,在田径场蓝球场争斗疯狂。文革初取消少先队后,红领巾成了鸡肋物品。正值夏天,于是废物利用,解下胸前红领巾,改成游泳裤,在三段凉水井旁和四段桥沟处,沙河水深流宽地点,与同学一起游泳踩水,扑腾翻浪,欢戏鱼虾。
万事留意皆进步,胆大心细规有方。如前面《樑上君子》节提到的,此时沙小学校图书馆关闭,所有图书书籍,都被认为是封资修的糟粕,绳捆索绑锁在屋阴。我与李维民郭小林一起,留意到了此事,又观察到有隙可乘,于是,三个好友守秘密,攀爬天窗潜入进。如饥似渴送昼夜,中外名著无止境。在书海中留连徜徉,任窗外雷鸣电闪风雨交加,一年时光收获大,爱书恶习延至今。
树欲静而风不止,我们是退出局外,逍遥浪荡了,但更多的社会民众,包括工农商学,涵盖各业各行,却自觉不自觉地捲入了文革的浪潮之中。因为此时,文化大革命如暴风骤雨,燎原烈火,已经席卷全国。万县这个位于西南的偏僻县镇,也不可避免地会溶入其中。
大街小巷贴满了传单、大字报,人们精神亢奋,整天风风火火地,不分昼夜地游行、辩论、开会、批斗。那时,一个人即使没有参加某个组织,但思想上总有某个组织的观点,几乎没有逍遥派。为证明各自组织的正确性,为捍卫心目中的革命路线,为表白自己才是伟大领袖最忠实的信徒和卫士,人人走火入魔,拼命地呼号呐喊。
有派就有观点,观点相同,就是同志朋友,观点不同,就会反目成仇。因为每个人参加的组织各不相同,人与人之间关系变为紧张,一家之中分成几派,夫妻之间各为其派,因而观点对立,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一时间,似乎天大地大,不如派别大,爹亲娘亲,不如观点亲。为一句话、为一个观点争论不休。在街上辩论、在会上辩论、在家中辩论、两口子在床上还辩论、争得面红耳赤,为了观点和立场,甚至导致父子反目、夫妻离婚。
绝大多数人,是遵循毛主席的教导,中央文革的号召,为了斗私批修的需要,为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为了红色江山千秋万载永不变色,怀着满腔的赤诚善良的愿望朴实的感情坚定的信念,毫不犹豫地投身进来的。他们占了文革的大多数,是主体,没有他们的参与,轰轰烈烈就会变得冷冷清清,不能深入人心,触及灵魂,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文革。但他们少有主见,缺乏推理判断,犹豫徬徨,人云亦云,极易于被有心人利用操纵,作为谈判争斗的工具和筹码,辛苦地为其铺筑上天之路,制作权力新衣。
也有那少数人,多为20岁左右的青年人,社会底层的农民工人,中学学生,职员店员,技工学徒等,平时工作之余,在街头厮混称泼皮,没没无名人年轻。脸上青春痘盛开,身上犹然闻奶腥。人微无名,却心怀野心,窃羡上层社会上流人士的生活,冀望有朝一日,风云际会出头椽,时移世易造群英。能够一呼百应,出人头地,为自家祖坟增光。
全国风起云涌,群雄崛起,看北京有红卫兵五大领袖,上海有工总司王洪文总司令,成都有产业军与红卫兵成都部队叫阵,重庆则是赤卫队和八一五对峙。革命无罪反有理,一反到底不畏难。红成和八一五,分别是成渝两地的学生组织,他们联合起来搅翻天,巴山蜀水起狂澜。坚决打倒西南局书记李井泉,彻底解放大西南。批倒批臭四川省委书记廖志高,胜利红旗飘四川。
万县地区也是如此,经过逐步地整合,最终形成了两派对立的局势。一派是以“红联站”、“东方红”、“红工造”为首,统称“红色派”,以产业工人贫下中农为主,要保护当权干部,维持社会秩序,被称为“保守(皇)派”,在九县一市广泛分布,上百万之众,人多势重。另一派则要打倒走资派,造反夺权,故又称为“造反派”,或是“翻天派”。万县地区各县市的翻天派,人数加在一起,只二三十万,又比较分散。例如万县伯为豪司令的“万无司”,才四五万帮众,与红色派相比,显得势孤力单。万县市区的翻天派有十多万人,力量强大。所以各县的造反派,纷纷以市里造反派马首是瞻,同心协力,以壮声势,与红色派相对抗。
万县市翻天派,以“赤旗”“主力军”为主体:主力军以机械纺织造船採矿产业工人为主,约10多万人;赤旗以中小学红卫兵为主,是学生兵,约四五万人。虽说人数比红色派要少,但那造反的狠劲,以及干事的蛮横霸道,却是盖过一头,足以与红色派抗衡。平时循规蹈矩低眉顺眼,莽傻傻的少年,羞答答的少女,穿上绿军装,扎系武装带、臂缠红袖章,手持红宝书,斜挎语录包,胸前别着毛主席像章,打扮成了如假包换的红卫兵。走起路来挺胸阔步,不可一世,说起话来高声大气,满口脏话。今天打倒这个、明天打倒那个,从中央一直打到地方,直到教室车间生产队,“妈的!”、“老子!”、“斗倒批臭”、“油炸火烧”等成了口头禅,喊口号也成了时尚。
主力军的头领叫熊道生,当兵3年刚好转业,才22岁,分配到市里江城旅馆当了服务员。赤旗的头领叫钟嘉钰,20岁,是万二中高中学生。两人气味相投,猩猩相惜,相互扶持,沐猴而冠称大王,小子造反当司令。拉起队伍,与成渝两地造反派遥相呼应,在万县掀起一波波造反狂潮。天地君师全不顾,一切以我为中心。批斗县委书记孙立功,揪出地委书记王仲英。搅动江城南北岸,复地翻天一夜惊。
巴郎 记于20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