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郎闲话17 - 《中药抗疫》

作者:巴郎  于 2023-8-15 16:13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巴郎|通用分类:原创文学

巴郎闲话17  -  《中药抗疫》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近日以来,新冠Delta 异变毒株肆虐,且能避开现行疫苗的压制,使全球患疫人数骤增,谈毒色变。Delta 毒株无孔不钻,即使象中国这样防疫卓有成效的国家,也时不时被它破入,闹得鸡飞狗跳草木皆兵,造成秩序混乱和民心动荡。
既然不能阻毒于国门之外,那就要消毒于初起之时,务使其不能流窜做恶酿成大祸。
中医药在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传承,古往今来,在疫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中,都极有成效。从去年新冠疫情暴发至今,中医药在抗疫疗疾方面,异军突起,力挽狂澜,救死扶伤,减少重症率死亡率,其独特优势,与新冠疫苗异曲同工,连西方医学也望尘莫及。
两年来,中医药防疫卓有建树,斐声四起,确乎已经得到官方及民众认可。然而,由于地域广大,气候、环境、风俗习惯的差异,而且中医门派众多互不通融,各地都自行其是,因地制宜地推出了自己的中医药预防处方和建议。
这种做法看似有理,但方出多门,各自斗法,网络和实体媒体上传药剂秘方不绝于途,贬低他方,褒扬己方,如噪音四起充盈于耳,如观万花筒目不暇接,选择繁多,可有实效?难辨真伪,使民众无所适从。这看似百家争鸣各秀肌肉,实际上却是限制了中医药的推广扩展,局限了中医药抗毒的功效作用。
要使中医药抗疫能为普罗大众接受,才能达到效果最大化。因此,首先中医药自身,要打破门派地域之别,不再以邻为壑,要相互合作交流沟通,取长补短融汇贯通,力争设计出简单通用的良方药剂,便于推广应用。
其次,要加強临床观测、对比、试验、统计,实施大数据处理,如理化性能、治疗效果、人群分布、毒付作用、康复预后等。如果光是口头嚷嚷口沫横飞,而没有切实可靠的物据以佐证,任你说得天花乱坠神奇无比,也是难以被民众接受的。
再三,中草药方剂之制作及应用应参照西医药,确立国家统一标准。也要集思广益,由专家权威鉴别真伪,对真正抗疫有效方剂予以首肯,促进在国内的推广应用,并期待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为全球抗疫再立新功。
巴郎  记于20210811
========================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7-28 05:35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