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郎闲话19 - 《偏才与通才 ...》

作者:巴郎  于 2023-9-19 15:30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巴郎|通用分类:原创文学

巴郎闲话19  -  《偏才与通才 ...》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前次曾谈论,是否能解答50多年前学过的初中几何基础题,试了试,我觉得很难。学过的早已忘记了,是自然生理现象,不足为奇。
回过头来看教育,心底不免有一丝委屈。你看,从小到老,学无止境,学过了多少东西,自己是难以计数的; 但学过的东西,有多少是有用的,适用于自己的人生的,却知道是寥寥无几屈指可数的。由此,我心里常想,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头悬樑锥刺股呕心沥血几十年寒窗苦读夜半烛泪,努力地学习那政经法哲史地农工数理化外文体音美,几十门课程,到头来,可以应用于自己人生,或在人生中可以借鉴的,又有多少呢?
有人说,这教育嘛,不得不学许多无用的东西。因为在学习的当时,是不可能预计你自己今后会有一个什么样的人生,有几多辉煌或有几多的平庸。所以,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多学点,艺不压身,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用上呢?
基于这种想法,无雨绸缪,我们,几乎所有人吧,不得不将自己生命中最宝贵的学习时间,和记忆力最强的少年时代,划拨出很大比例,努力去学那些各种各样高深的但注定对自己将来人生无用的东西,并用这些无用之物来充盈着自己的脑库。回味起来,自己自以为是的做法,无疑是花了时间收集了许多“垃圾”,随意地挥霍荒费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并不以为悲,反以为荣。
试想,如果小时候,不去学习它项,只专注于朝某一个方向发展,无疑会节省出许多的时间,相当于延长了几倍自己的人生。拿着这节省出来的时间和延长数倍的生命,去学习强化自身的爱好,如音乐体育美术文学建筑设计管理军事等,不但能深入研讨体会,更有时间去精雕细琢,一定能使各领域专家大师的数量成倍增长。
是的,偏才与通才相比,发展更为快速,不失为培养专门人才的捷径。但是,从整体教育说来,更倾向于培养通才,学些看似无用的知识,有备无患,以应付今后人生中的突发事件。所以,明知道对许多知识的涉猎,今后人生可能用不上,但还是要学,不为别的,是要扩大开拓知识面、看待事物的智计眼光、掌控全局的战略决策等,一言以蔽之,是要提升个体的“整体素质”。素质的提升,使个体在突发事件面前,能镇静沉着,成竹在胸,应对得体,从中获益。
整体素质的提升,获取是一方面,实践是另一方面。古语说: “读千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说明实践对知识获取的重要性。身体力行以强化知识,无疑比单纯获取知识更为重要。近观当今应试教育,许多家庭,对孩子照料得无微不至,孩子专注学习书本知识,考试成绩超高,但生活上不会做饭洗衣,工作上不会为人处世与人交际,缺乏独立应对事态发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高分低能”的教育方式,也对人才的发展素质的提升,是大不利而应极力避免的。
另外,学习方式,忌单一求多样。相互之间的交流借鉴不可少,而抽象思维形象暇想也很重要。书本的知识,要读要背,但更重要地是捏到一起,达到水乳交融融汇贯通。然后加以严密推理逻辑认证,可以使知识水平更上一个层次。这种进步需要时间,需要时间去想象、发酵、做梦、歪思。沿河看柳漫野踏青,诗情画意酒斛交错,或许都有助益。就如牛顿,若不是闲暇无聊,偶然去观察思考苹果落地,怎会顿悟出物理学界的辉煌定律,而成为一代宗师呢?就此看来,他家的苹果树,功不可没。
巴郎  记于20210923
========================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9-8 20:24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