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郞。《文友会周记》007。有教无类

作者:巴郎  于 2024-1-20 17:26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巴郎|通用分类:原创文学

巴郞。《文友会周记》007。有教无类
20211115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拾梦》中,红色派渡江南逃,翻天派追杀红色派,发生在67年七八九3个月中。其时人心惶恐,一日数惊。幸好在马头向邵两家亲友帮助下,将我兄妹3人隐藏起来,躲过了最凶猛的白色恐怖阶段。否则,若被翻天派爪牙抓住,在其协迫之下,会发生什么,还真是难以预料的。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为巴郎拾旧沙河梦029点赞!
巴郞曰:
教育,古往今来,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命题。
中国崇尚儒教,孔孟之道敬奉“天地君亲师”,力行“仁义礼智信”,指点人们“修身齐家”,注重个人修养,孝悌父母关爱家人睦邻好友克己为人,然后方可去“治国平天下”。
人民中国成立后,尝试教育改革,倡导“德智体”并重。着眼点在培养品德高尚知书明理健康快乐的劳动者,提升整体的文化修养素质,胜任社会主义社会的职业需求。
而几十年后的今天,教育不再面向普罗大众,不再是“有教无类”,孛校教育外,家长们受到蛊惑,争先恐后地送孩子去各类补习班课外辅导等,力图使受教育者要与众不同,出人头地,高人一等,将愚童造就出精英。
精英不同凡响,耀宗光祖,能为祖坟多添一缕青烟。但就社会而言,对精英的需求毕竟有限,金字塔的底座,到底还是由无数普罗大众筑成,只有基础牢固,金字塔才能筑得更高,而精英,也才有用武之地。不然,精英过多,供过于求,成了白菜价,名校博硕生,争抢着去小学幼儿园就教,岂不是成了笑话?
巴郎 20211114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宋伟杰:@巴郎 经历过文革的人们知道危害有多大。现在缺少的是很好地反思总结为什么会产生文革,如何避免文革。否则,类似的灾难可能还会降临。那就是我们后代的大不幸。
巴郞曰:
谢谢关注《谱话》。
文革这场政治运动,波澜壮阔,持续了十年之久,影响了好几代人。
文革的功过是非,众说纷纭。怎样去反思、总结、避免文革的再次发生,是史学家的责任,也是政治家的权力。
我不是史学家,也不是政治家,只是一位普通百姓,所以,无能为力肩负如此重担。而且,许多事物乃自然发生,不以人之意志为转移,沒人能阻止历史的进展。比如饥荒战争天灾人祸,周而复始;  流感新冠疫病流行,百年发生一次,谁能阻挡?
再说,后代总比前辈聪明,何必为他们担忧。
我的写文,如《谱话》和《拾梦》,是试图将我所经历过的历史片断的残存记忆,用笨拙笔触记写下来,与亲朋网友分享,也留待今后自我回味,仅此而已,呵呵!
巴郎 20211109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答:@林全军一罗杰腾 ,
放炮炸石头的事还有印象,但摘野小蒜而摔死,则记不得了。
每学期开始时,大多数同学都用画报纸或硬纸来包书,边上用浆糊粘上,花花绿绿,很是好看。如此爱护书本,学期完后,书本还是崭新的。
只有极少数同学(偶尔也包括我),拿到书后,没当回事,折迭乱抛,用不多久,起皱撕裂,虽说自感惭愧,却总是改不掉坏毛病,呵!
巴郎曰:
进入沙小读书的最初印象,是小学比幼儿园要大,同学更多,更好玩,每天都有许多新东西要学习。放学后排成“路队”回家时,是最放松时分,大家一路叽叽喳喳嘻嘻哈哈,带队老师眼开眼闭,很少声色俱厉加以干涉的。
沙小位于3段上方山腰凹处,左手边是一陡坡,约百多米高,爬上去是一溜平脊,仿如一块磨石,又称为磨刀梁。课余常与同学们攀爬跑上去玩,也曾在其钭坡上,学校组织挖过数个防空洞,以防苏修扔下原子弹。梁上面有果园,内有许多果树,收获季节,金黄橙红果香飘散,吸引沙河子许多混混,趁夜色朦胧,潜进去偷摘果实,常与看园农民发生械斗。
猴子洞要远些,更高些,路陡难行。班里组织过几次活动,包括演出和野炊。后来高年级/初中时,夏天燥热,还纠合几个同学上去过,洞外林木葱郁,洞里空敞阴凉,觉得很是出尘,与山下俗世是两重世界。
50年后的今天,城市重建,新城扩张,向崇山峻岭蜿蜒,昔日的沙小、磨刀梁、猴子洞再无踪影,只存在于我们这代人的记忆之中了。
巴郎 20211107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告诉兄弟们一个不幸消息,李勇三哥已经在定安偏瘫了,脑部大面积出血,右侧已经彻底偏瘫,现在他儿子已经赶到海南了。
闻李勇脑梗偏瘫,十分惊憾。近段时间还常见他发出的花草照片,充满欢乐和阳光,还以为他将会很快完全康复的。谁料天不佑好人,虽是意料之外,实是意料之中。
还望老晏能将李勇之病情进展和预后,经常予以更新。让我等同学们,虽居于天南海北远隔万水千山,也能衷心祝祷,分担他的患苦,默默地关注着他,静静地陪伴着他,走过这艰难时刻。
巴郎 20211103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谢谢关注推崇。
知青上山下乡,相信我们中绝大多数人都有这般经历。
这段经历,褪掉了我们的稚气天真,使我们在广阔天地的风雨之中,成长成熟起来,走向社会,就象那勇敢海燕,迎着遮天盖地的暴风雨,极欲展翅飞翔。
每个知青,都有自己的故事。我的知青生涯,将在巴郎自传《巴郞旧事》第二部《风雨巴山客》中倾情写就。
巴郎 20211103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1-3 08:20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