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郎闲话266《另类诗友》

作者:巴郎  于 2025-2-15 16:31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巴郎|通用分类:热点杂谈

巴郎闲话266《另类诗友》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另类诗友》巴郎
近日来,人工智能的开发应用,在世界上激起了层层涟漪。特别是在写作诗词方面,不论是古代诗词,还是现代新诗,其工整快捷,词藻华丽,远远的超前于人类诗人,令人叹而观止。

然而AI这个另类诗友,却是交不得的。

你看,在AI出现之前,但凡我们写作诗词,都要苦心孤诣,选择词语典故,精心构思、开宗明题、抒怀言情、起承转合、归纳升华等过程,两句三年得,一语泪双流。反复思忖推敲,力辟蹊径,以诗言志,语不惊人誓不休。

可现在,有了AI,特会察言观色,君未吐半言,它已了汝意,心有千万语,再说皆多余。中文语境下,AI对写诗的需求解读、创意推演、和文本输出能力,都较人类同行有了质变,不可同日而语。AI写出的诗,词藻华丽,对句工整,美仑美奂,而且迅速快捷七步成诗,对诗词创作的冲击力巨大,无与伦比。

有了AI,发出指令,分秒成诗,如过去那样,冥思苦想地写诗,似乎再无必要。而诗人这个行业,也似乎再无存在的价值了。诗人啊,你的存在,尴尬呀。

其实这种窘境的存在,皆缘于人类基础知识量储备不足。人类学习知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小到老,经过了几十年的纵向积聚。而且由于先天遗传及后天环境的不同,形成了许多无形瓶颈,限制了知识的求取,使得每个人积聚的知识的质和量也是不同的,从而造成了人类智力和行动上的差异。

而AI却与之相反。 AI就如同一个仓库货栈,它储存着当今所有认可的知识。以当今知识的总和作为一个横断面,它可以将这横断面之前的海样知识加以分析推理导引归类,站在历史巨人的肩上,攀上现有智慧的顶峰,形成独特的检索系统和整合机制,以便在有知识需求时,能够迅速的呈现出来,为人类服务。

一个人的知识是有限的,而AI的知识是全面的。因此,我们无须与AI比知识的量,若感觉到自己不及AI,或被AI超越,切勿大惊小怪,自愧不如,也不要心怀畏惧,自暴自弃。请记住,任何AI,都只是一部由人制做出来的精准机器,它还得受人的指挥,它只是按人的指令运作的。

AI对诗词创作具有极大的冲击性,但他终究难以取代诗人对诗词的创作。因为首先,诗词因情而生,诗词创作发乎情,将心中所想用文字来描述,人类情感无法用数法来替代。其次,诗词审美不具备唯一性,同一环境下有着多元化的领悟和创新,故人类的诗词更为丰富多彩。再者, AI根据数据归纳和模型整合而写作诗词,适合通常和普遍的情况,有其形而无其神,难以表明诗人个体在所处环境内的独特的感受,难以升华到诗人的精神层面。

所以说,AI可以写诗,而且能写出大量好诗或好的诗句,成为诗人的“同行”,或者说是“对手”。但在描述诗人个体的情感的独特性方面,也就是诗词的品质内涵的方面,它不可能、或难于超越人的智慧的。有人说AI可以如人一样地去学习和进化,但现在正在对此加以探讨,在将来或有结果,但不是现在,所以大可不必杞人忧天。

诗人啊,请不要灰心,继续你的创作吧,正因为你是“创作”,AI是“制作”,这就是两者的智慧的差距。 AI无疑是诗人进行创作的得力工具,若有知识需求,我们利用AI即可轻易获取广博的知识,事半功倍,可以给人参考,扩大人的眼界。但切忌依赖AI写诗或评诗。因为诗写与诗评,是一种人类之“权限”,人定胜天,不要轻易放弃这种资格。依赖AI写诗等于放弃诗人自己的灵魂,它所产生的惰性,必然扼杀我们诗学的进步之路。
========================
巴郎  记于  20250212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2-15 16:31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