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空间》巴郎

作者:巴郎  于 2025-7-1 15:40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巴郎|通用分类:前尘往事

《独立空间》巴郎

我当时虽只12岁,却是有1.6米高的个头,正值逆反时期,平时的作息时间跟父母不太一致,有着代沟,时常有点小小矛盾。这次分到这间小屋,父母一致同意,让我搬了进去,以便减少不必要的摩擦。人说,距离产生美,距离也可产生家庭和睦。空余下来的床位,则由弟弟妹妹使用。

我长到这般大,这是第一次能够独占一间房,有了自己的独立空间,那个高兴劲啊,不逊于以后上大学、参加工作、出国进修时的心情激奋,在睡梦中想起,经常笑着醒来。虽然家里时有来客,还需与我挤住,但大多时候,房门一关,就成了我一个人的天下,爱干什么干什么,无拘无束,逍遥自在。唯一不足之处,是它正对着上楼楼梯,所有人上楼下楼,都要从门前经过,说话声走路声,不绝于耳,有时听见脚步声,就能判断是楼内何人。最初觉得嘈杂烦心,好在少年时适应性强,没多久就习惯了,听若不闻了。

房间不大,3米长2.3米宽,也就7平米左右,放上一张单人床,一个单衣柜,一个书桌,两把椅子,就几乎将房间塞满了。好在有大窗户,对着前面闹市街道,釆光很好。看书间歇,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街上车水马龙。熙来攘往的人流,如蚂蚁似的,为了生计,忽聚忽散。相比之下,自己能在闹市里,有属于自己的陋室,摆上一张安静的书桌,就象洞天福地,是何等幸运!?心情一下子变得开朗起来。
在那间小房内,经常有同学朋友来访。常来的有郭建平姜正斗王金生李维民张仁和向渝等,大家在一起脱略形骸,不分彼此,高谈阔论,畅所欲言,渡过了无数愉快的夜晚和周末。

在那间小房内,我还坚持记过日记,虽然后来辗转流离,日记本都丢弃莫寻,但少年时记忆力强,若干事,到此花甲之年,时隔半个世纪,依然隐约记起,难以忘怀。

自从68年夏,我家搬进了家属楼,一住5年,直到我73年夏天高中毕业。从12岁到16岁,我在此楼内,经历了文革的中期,完成了从童年向少年的转变。现在,作为知青,要从家里离开,去七曜山区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我那间小房,渡过我生命中近2000天的日子,也由我弟弟接管。
巴郎  记于20200926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7-1 15:40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