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郞《秋游故乡散记》 46《阳屋阴宅》

作者:巴郎  于 2025-10-6 16:24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巴郎|通用分类:前尘往事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巴郞《秋游故乡散记》
46《阳屋阴宅》
20231104 周六 晴阳  8 - 18℃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罗田马头四大姓:向谭罗邵,据说大都是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时入川的。先辈们胼手胝足,辛勤劳作,为后代创下了幸福生活。
向姓中,犹以罗田用坪向家最为有名,其住家名为“金黄甲大院”。解放后,因是大地主财产,被分给多户贫雇农居住,成了大杂院。文运中,金黄甲大院及其坟山等封建地产和风水迷信都被破除,木板做了家具,石条修了猪圈,所有东西全被毁损,违莫如深,避之唯恐不及。1973年,我当知青时曾去过,45年前了,院内人畜杂居,拥挤破烂,木结构已废颓不堪,而石刻也被磨损,满目凋敝。
现今的大院是重建的,有当年垫猪圈的石条,做家具的窗棂等旧日物件,收集得来。160多年的老院子修茸如旧,土木结构白灰抹壁。大院占地宽阔,前是院坝池塘松柏修竹,绕过照壁大门,分为正院、偏院和侧院,各有月门相通,其附属设施,如厨房粮仓静室神堂畜圈茅厕等,酒坊面坊纸坊油坊砖瓦坊染坊织布坊百业作坊等,则各有其位。庭院中有各种古老器物家当、数百年的老井和戏台,仿佛可见前人生活的踪影。院周散布有奇花异草、上百年的银杏、松柏和山茶树,为大院肌体氤蕴营养,涵养着蓬勃元气。
现在的金黄甲大院,加上周遭的坟林墓山牌坊,占地广阔,修建得美仑美奂,看着风光堂皇。与全国大多数此类文物一样,是揣摸游人心态,投其所好,人工“造”出来的冒牌货“仿制品”。现已辟为文物古迹景点,是重庆市文保遗址,也是罗田镇尽力打造的文物旅游名牌。
一一一一
议过阳屋,再说阴宅。
用坪坝向氏家族墓群保存完整,在重庆市内也稀见,仅清末民初的古墓就有12座之多,尤其是牌坊的石刻艺术独具特色,造型生动,雕工细腻,精美显赫,当地的山水地名镶嵌于其间的诗文词联之中,自成一体。从这些墓群中,人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主人家族的繁华、显赫和富有。
向志扬夫妇合葬墓建造于光绪朝1885年,碑高七米宽六米,牌坊雕刻尤为细腻精美。合葬墓刚建造时,共有三重牌坊,两旁曾矗立望柱,四围精雕细刻,用条石围砌,共占地1400多坪。可惜由于年代久远,如今第一重牌坊已被损毁,保存下来的只有两重牌坊。牌坊雕刻有“八仙过海”、“桃园结义”、“梁祝观景”,以及“赛龙舟”、“迎亲嫁娶”等情景故事,千姿百态,栩栩如生,雕刻工艺为浅浮雕、深雕、镂空雕等,非常精致。原墓碑右上角雕刻有一枚海螺,能吹出“呜呜”之声。墓志铭由万州清代翰林、书法家赵尚辅书写,结构严谨,苍劲有力,具有很高的书法艺术水平,但已经很难辨认。
第二重牌坊正面,雕刻了两幅墓联:莲洞花开香世界,桃园人号小神仙;千寻岩写吉祥字,四面山包大小城;墓联上方还雕刻有“钟灵毓秀”和“谐老处”字样,也有一幅对联:忠厚承先泽,诗书启后人。
背后两幅对联:清风明月山无价,桂子兰孙地有灵;潆洞水抱中和气,平远山如蕴籍人。上面书写着“死则同穴”字样,也有一幅对联:栽培心上地,涵养性中天。
牌坊上还有很多题刻,其中,
方来吉题曰:此乡富甲说君家,子半平常不必夸,最尚阴功培植厚,重勤且俭是根芽。
文生陶成题曰:自古奇逢岂偶然,人间伉俪半由天,齐眉甲子周初纪,同穴庚申守百年,白石许多秋水映,青山无限墓云连,莫怨运极龙蛇否,更有芝兰绕砌妍。
廪生向希贤题曰:千秋极婺并辉屯,自此同游福地春,鹰伏岩常张玉嘴,龙回山弗改珠鳞,桃园坪静原无俗,莲洞花开不染尘,信是真龙多美景,灵钟百世作王宾。
向志扬子名向荣让,其墓建于民国1916年,墓碑上一左一右两个石狮雕琢得虎虎生威,各种人物花鸟图案也活灵活现。墓的前方至今保存有一段弧形的围台,围台用条石砌成,上面加盖石檐,石与石之间契合紧密。墓碑牌坊通高九米宽八米,雕刻和建筑大气、美观,书法与雕刻并重,有“富甲南乡”的字样,还有两幅碑联:鬣耸山头高石马,脉环水口锁江龙;功虽万字难书写,穴傍两城自然佳。墓碑牌坊上有民国时期川省议员、万州同盟会会员刘声元的题词和亲笔书写的碑文。书法结构严谨,苍劲有力,不拘一格,但因风化严重,字数较多,辨认不全。整个墓碑正反两面均雕刻人物、动物、植物等图案,形态万千,栩栩如生。墓碑牌坊顶上雕刻着慈祥老人和六童石像,极富诗情画意。
牌坊正面右边雕刻着向希贤撰写的诗文:明月有亏缺,河山有竭裂,莽莽数千年,人谁无死别,令人纪念者,惟有名不灭,让公素为人,刚直可屈铁,家富甲南乡,公益心最热,衣冠敦古朴,言行仿前哲,笑彼势炎炎,举足逞诡谲,转瞬坠家声,犹汤沃残雪,讵如公善守,忠厚传家诀,玉树与芝兰,庭阶相罗列。
左边雕刻着向廷海撰写的诗文,多已脱落,开篇有“自古皆有死,死者长已矣”句,中间部分脱落,已经难以辨认,结尾句为:激浊扬清者,应入乡贤祀。
牌坊背面两幅碑联:天造石炉香不断,地开莲瓣花常妍;来龙莫谓城山小,唳鹤直同井水凉。
向荣让墓左右侧是其子向光松之墓,显得更为气派。墓碑用高八米、宽六米的整石板雕刻而成,墓碑四周被松林和竹林环绕,墓碑雕刻也大气生动。
一一一一
向志扬是罗田古镇有名的大地主,他的发家史极富传奇色彩,至今仍为罗田人津津乐道。向志扬从小聪明有主见,但直到他的父亲去世时,家境也只能算是中等小康。一天,向志扬正为新修粮仓打地基,这时,村里的一个放牛娃,用芊(扁)担挑着一担柴草来到地基旁歇息,闲来无事,便取下芊担来测量粮仓地基的长度,手里一边量,口里一边数道:“一芊担,两芊担……”一直数到“六芊担”才量完。这时,刚从屋里走出来的向志扬听到“六千担”,顿时喜上眉梢。那时的“六千担”就是指可以收取六千担地租的田地,广阔可达数百顷。向志扬觉得这是一个发家的好兆头,他立马把放牛娃请到屋里,让老婆给他煮了一大碗荷包蛋吃,走时还特地打发了一块银元。令人称奇的是,经过不懈的努力,到向志扬去世时,他的地租面积果然超过了“六千担”。
经过后人的继续经营,向家土地越增越多,涵盖了万县的龙驹走马等区和利川县的谋道建南等区。当时向氏家族掌舵人向茂轩,是一个倾向进步的开明绅士。他有6个儿子,开有六吉堂帮会,为人比较正直,不许当地人吸食鸦片。六吉堂在川鄂边界的名声和威望都很高,免费为当地穷人配制中药,提供饮食;在通往利川、恩施的茶马古道上免费为过往客旅提供茶水、草鞋、灯笼等;还在新田镇买了一艘船,免费在长江上摆渡,博得百姓良好声誉。
临解放时,土匪猖狂,为了剿匪,有一队解放军战士不请自来,暗中住进了向家的鱼木寨,夜里,当地的土匪“棒老二”前来抢劫,被解放军设伏打死了好几个。后来“棒老二”认为是向茂轩有意放水,寻仇放火烧毁了鱼木寨,向茂轩也因此与他的土匪老俵黄美育结仇。黄美育自感受辱,内心仇恨,伺机报复,发誓要让向茂轩家业破败。
时任罗田古镇的谭乡长,能力平庸,向茂轩就在背后给他撑腰打气,多方面支持他,并对他许下诺言:凡是见到“向茂轩”的私章就如同见到了本人,一切按章办事,可以任意支取钱粮。这时,黄美育见有机可乘,施展暗算,便与向氏族长向全章串通,买通了谭乡长,暗中在大量的空白条子上盖上“向茂轩”私章,与鸦片贩子从事交易,再与时任县长勾结,缉拿了向茂轩。据说向茂轩曾是蒋经国的同学,当时蒋听说后,急忙派人赶往万县,不料却迟到了两个小时,县长亲自下令枪毙了向茂轩。解放后,向全章等因陷害开明绅士被人民政府处决。
世事变幻,虽然向茂轩的冤仇得申,但人已死去,又复何益?
========================
巴郞  记于  20240122


古镇院落

古墓牌坊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10-6 16:24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