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强东心声:太他妈毒!要钱不给居然说我强奸! [2023/09]
- 刘龙珠律师法律评论:章莹颖家人狮子大开口要50万,涉嫌违法,可能坐牢20年! 文/刘龙 [2017/08]
- 校园枪击案每天都有,前加州副州长候选人杨承志有绝招 [2024/05]
- 白人警察杀人罪成立,拜登打电话慰问佛洛伊德家属 [2021/04]
- 劉龍珠律師法律評論:郭文貴的房產照片 [2017/04]
- 刘强东案女主微信聊天记录曝光:床单——东哥的救命稻草? [2018/09]
- 刘强东事件惊天大黑幕 [2021/06]
- 刘龙珠律师法律评论:王宝强、张纪中、张靓颖、何洁的美国房子大对比 [2016/12]
- 刘龙珠律师法律评论:没有结婚证这张纸,张靓颖能分到冯珂的豪宅吗? [2018/04]
- 华人再也不能上哈佛耶鲁了?! [2021/02]
- 飙——美国华女一枪毙命入室歹徒 老公捡回一条命 [2023/08]
- 防老婆像防贼 会死得很惨 [2023/06]
- 劉龍珠律师提醒: 全美移民检查站在哪里,被拦下来要如何处理 [2017/02]
- 孟晚舟凶多吉少!明天会被引渡 [2018/12]
- 亚特兰大八亚裔女遭屠杀是缘于白男性瘾还是种族歧视? [2023/08]
- 劉龍珠律師:梁案中Glock 19手槍很難走火 [2016/02]
- 劉龍珠律師法律評論:忠言逆耳,挺梁遊行可能害梁彼得、應給非裔受害人捐款 [2016/02]
- 劉龍珠律師法律評論:赴美產婦濫用福利、現在拿不到簽證 [2017/03]
- “一哭二闹三上吊” 中美皆违法 - 霸座男女 携手去瑞典 [2018/09]
- 孟晚舟会不会被引渡最权威分析 [2021/04]
- 如果网传事件记录属实,刘强东罪名会成立吗? [2018/09]
- 龙珠喷天下——开启一条龙服务的白人拜登总统 [2021/01]
- 刘龙珠律师法律评论:卖狗肉,中国罚款5万,美国坐牢40年,玉林狗肉节必须废止! [2018/02]
- 劉龍珠律師法律評論:梁彼得,為了種族和平,你應該主動要求坐牢 [2016/04]
- 劉龍珠律師法律評論:UCLA槍擊案的啟示——憲法第二修正案應廢除 [2016/06]
- 川普和普京又要度蜜月了,如果美国真的跟中国打起来,美国华人何去何从? [2025/02]

8 月 29 日,正值 AI 行业风起云涌之际,马斯克创办的 xAI 在加州联邦法院提起诉讼,控告其前工程师李学宸(Xuechen Li,音译)涉嫌窃取关于 Grok 聊天机器人的核心商业机密,并将这些机密带入竞争对手OpenAI。
这起官司的爆出,迅速引发全球科技媒体关注,不仅因为案件本身涉及商业机密,更因为它揭示了当下 AI 人才争夺战背后愈演愈烈的行业竞争。
根据诉讼文件,李学宸来自中国,斯坦福博士,在 2024 年初加入 xAI,是最早的一批核心工程师之一。当时的 xAI 团队只有二十来人,正全力研发对标 ChatGPT 的 Grok 模型。
作为早期成员,他拥有广泛的代码访问权限,能够直接接触到公司的核心算法与专有数据。凭借斯坦福计算机科学博士的背景,李迅速成为团队里重要的一员。今年 7 月,他在社交平台 X 上发文感慨:“让我始终震撼的是,当一小群才华横溢的人全神贯注地投入时,在极短时间里也能创造惊人的成果。”这条推文被超过一万四千名关注者看到,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团队协作的骄傲。
然而,不到一个月之后,他却成为众矢之的。
诉讼指出,李在 7 月接受 OpenAI 的工作邀约(Offer)后,出售了价值约 700 万美元的 xAI 股票,随后从内部系统下载并转移了多个敏感文件。
xAI 内部系统发现其账户存在可疑操作,部分关键文件被复制和转移。在 8 月 14 日的一次会议上,公司质问之下,他承认了带走数据的事实,但同时试图掩盖痕迹,甚至删除了相关的浏览记录和日志。
更令人担忧的是,进一步的内部调查显示,他设备上还留有更多未申报的数据副本,表明这并不是一次偶然的“带走几份资料”,而更像是有计划的系统性转移。
马斯克本人也在社交平台上发声,直言“他接受了 OpenAI 的 offer,然后上传了我们整个代码库”。这种直白的指控,将事件瞬间推上风口浪尖。
xAI 在诉讼中明确表示,李学宸的行为不仅侵犯了公司的核心技术利益,还威胁到其在竞争激烈的 AI 赛道中的生存空间。
公司要求法院禁止他在 OpenAI 任职,同时索取赔偿。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诉讼并没有将 OpenAI 本身列为被告,这可能是因为缺乏直接证据证明 OpenAI 知情或参与,但这种法律操作的指向性依然非常明确。
xAI 与 OpenAI 的纠纷,放在当前行业背景下显得格外敏感。
Grok 是马斯克在 2023 年启动 xAI 项目后全力打造的核心产品,被视为与 ChatGPT 正面对抗的战略棋子。今年 7 月发布的 Grok 4,强化了实时搜索与多工具调用能力,被宣传为“比 ChatGPT 更聪明”,在技术圈引发不少讨论。
对一家创业公司而言,研发进度与独特优势几乎是命脉所在,一旦机密流入竞争对手,后果不堪设想。
类似的窃密诉讼在科技行业并不罕见。就在几天前,马斯克的另一家公司特斯拉也起诉了一名前员工,指控他将 Optimus 人形机器人项目的内部文件带到一家初创公司 Proception Inc。
早些年,苹果也曾因芯片设计师集体跳槽至初创企业 Nuvia 而提起诉讼,英特尔与 AMD、谷歌与优步之间也都曾因为人才挖角与技术转移闹上法庭。
相关阅读:苹果怒告!华人工程师谎称回国照顾父母,却跳槽OPPO并拷走63份机密文件!
AI 的技术壁垒往往体现在代码、模型和数据之中,而这些恰恰是最容易随人员流动而泄露的部分,因此类似案件屡见不鲜。
这场官司的背后,折射出的是 AI 人才竞争的残酷现实。ChatGPT 的横空出世让整个行业瞬间升温,各大公司纷纷投入巨资研发,人才也成了最稀缺的资源。
硅谷的公司们不断开出优厚条件,争夺顶尖的模型训练工程师与算法专家。李学宸本身有斯坦福背景,是年轻一代的技术新锐。对 OpenAI 来说,他的加入意味着技术积累的延续;但对 xAI 来说,却是核心人才的流失,更伴随商业机密泄露的风险。
马斯克的激烈言辞、xAI 的法律诉讼以及媒体的聚焦报道,已经让这起事件成为全行业的警钟。随着法院审理的推进,最终的判决结果将直接影响李学宸的职业前景,也会在硅谷形成新的震慑效应。
如果法院裁定支持 xAI 的请求,不仅会让个人付出代价,也可能迫使 AI 公司在今后的挖角与招聘中更加谨慎;反之,如果证据不足,这场官司也可能演变为又一次未果的“公关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