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我的父亲

作者:kowch  于 2021-7-3 13:22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文史杂谈

我的父亲仙逝已经三周年。父亲并没有走,而是时常出现在我的回忆里。每逢时年八节,父亲的灵更是前来托梦。近节时分,我或梦见儿时在乡村里和父亲生活的细事;或梦见中学时期,父亲周末骑自行车近二十公里到府城金山中学载我回家;或者梦见在省城中山大学读书时,收到父亲的信,嘱咐生活要俭朴,师友要敬重;或是梦见参加工作后,父亲嘱咐工作要勤力,为公要廉洁之类;也有梦见父亲仙逝之后这几年,托梦来叙述他在天堂的祥和生活,或者交代照顾母亲的事情。比如最近的一次,是来托说母亲眼睛视力模糊。我通知我三妹带我母亲去医院检查,才知道母亲的老年白内暲是时候手术治疗。现在我母亲的白内暲已经在广州眼科医院治疗顺利,眼睛视力明亮。我能真切的感到父亲并没有走,几个姐妹也都有相同的感觉。

父亲许朝有原名许能富,一九三五年农历十二月初六生于广东省潮安县铁铺镇许南美村,其时属于饶平县隆眼城都十五乡之许南美乡。我祖父名若贤,又名岳雄,出生于清朝末年。想是祖父当年久经兵乱贫穷,为儿子取名能富,暨而更名朝有,冀望能穷人翻身。小时候父亲有时跟我们讲祖辈的事情。我的曾祖父名字叫许兴云,我父亲在很小的时候,偶尔见过他,其出入携带双刀,早出晚归。我父亲长大些之后,就再也没见过我曾祖父,也不知其所终。 曾经听我祖母说,我曾祖父是武师,以锯杉木为生。小时候我在乡下住,见家里有一个乳猪状木枕头。据说是我曾祖父利用杉木余料,雕刻而成。家族中人包括我祖父,从来不提说我曾祖父那代人的事情。后来读冯自由先生的一些关于民国开国前的资料,才知道清末潮州同姓许雪秋受孙文委派,与饶平余既成召集乡贤武师,领导丁末潮州黄冈起义。我曾祖父也因此结识东山前乡余姓(与饶平黄冈余姓同祖)亲家,我祖母余秀兰娘家即是东山前乡。我母亲余秀贤,则来自东山前乡另一书香家庭。

在我儿时开始有记忆的时候,我父亲就是村里的企业组的头领兼会计。我们村不是独立的行政村,村里的企业组相当于自然村的村委会。村里有很多鱼塘,企业组每年负责发包各个鱼塘给村民承包。逢年过节,各个鱼塘要捕获一定数量的鱼上交给企业组。在企业组,我父亲就把鱼分发给村里三个生产队,生产队再按每户人口把鱼免费分发给每一户村民。我小时候,很多乡村都很贫穷,我父亲说村里人不管家里穷富,按人口保证每个人过节都有等量的鱼吃。附近的村庄只有我们村有这样平等的福利,很受羡慕。企业组不仅逢年过节免费分鱼给每家每户,而且把企业的收益用于乡村建设,包括村道村巷,植树绿化,挖水井,建设加工厂,建设发电厂,以及建设村里的晒谷场,仓库,小卖部,生产队办公用房等。现在村里的石条楼,就是我父亲担任企业组头领的时候利用企业组的收益建设成的。村里的照明电网,最初也是在那时建成的。

其实父亲在更年轻的时候,曾经是镇(人民公社)信用社的会计,因那时村里讨论要独立成为行政村,我父亲接受组织安排,回村里筹备企业组,并计划以企业组为基础,成立行政村(生产大队)。后来因为村里人口少,成立独立行政村(生产大队)的计划不了了之。我父亲却因此失去了信用社的工作,也失去了之后领取退休金的机会。在我父亲去世之前的两年,因为当时有政策,说解放初曾经为人民政府工作的,可以去申请退休金。当时他因为想要找回以前在信用社工作的证明领取退休金,才跟我说起这件事。我跟他说,这种退休金不多,我们不需要这钱。他说,他是为了一个荣誉---为新中国政府工作贡献过,不是为退休金。

父亲退休后,还担任村里老人组两届的头领。村里老人组负责时年八节游神,神庙维护,公益决策等。在我父亲担任老人组头领期间,首创春节慈善募捐活动,为村里募集公益事业费用。这种募捐活动,后来成为传统,每年春节,外地回来的村民,都会募捐,为村里公益事业提供费用。父亲还为村里的游神活动建立制度和规则,使得乡规民俗文化可持续发展。

在我小学毕业的时候,潮州金山中学开始招收农村学生。那时按照统考的成绩,我已经入围金山中学的录取分数线。但是,金山中学不相信农村学生的成绩,要再由学校自己组织一个考试,对进入录取线的农村学生再考一次。我父亲因此,去请了我小学的语文和数学老师,到家里为我单独辅导,以准备这次特别的考试。我到金山中学读初中,初一的时候,所有乡下的学生,都寄宿住学校学生宿舍。差不多每个星期六的下午,我父亲会骑自行车提前到学生宿舍,等我放学,然后载我回乡下老家。

我读中学期间,每年寒暑假会回村里住一段时间。我父亲在闲暇的时候,会跟我说一些村里的历史。许南美乡先祖为潮州韩山许氏世家。先祖许陶,于唐朝初年辅陈政征镇泉州和潮州。陶的儿子许天正,掌潮州和泉州的军政,官至太尉。唐朝年间,潮州曾属福建,在语言文化和民系上,潮州人归属福建南部民系。宋朝年间,先祖许申,于大中祥符三年(公元1010年)应殿试,皇帝赐其第一甲第一人及第,官至刑部郎中,授银青光禄大夫爵位,为唐宋潮州八贤之一。申的曾孙许珏,官封广南西路大总统兵马都监武功大夫,其夫人是宋英宗之女德安郡主,为宋朝驸马。因是皇亲,宋帝追封唐时先祖天正为昭应侯。至元朝,潮州许氏因为是宋室皇亲,被元兵抄杀,逃亡异乡福建,饶平山霞,及南洋各地。潮州许氏在整个元朝年间,隐居山野,不为朝官。到明朝,汉族复兴,先祖石溪,朝凤,拙庵,荆山四兄弟创乡于龙眼城都,随为望族。清朝初年,潮州多次海禁迁界,致人口迁徙流亡,民不聊生。拙庵之五世孙振前及三子迁居于韩江北溪东侧及三洲乡一带。新輋乡原为潮州畲族蓝姓为主的古村庄。初时,振前及次子南潮族人居新輋乡,为今许南美(许蓝尾)村,长子南浦族人居新畲乡西侧,为今陈南美(陈蓝尾)村,三子南潘族人居三洲之下洲地。三兄弟集合各自村庄合建设大老爷宫于宫园高地。后来,乡里蓝姓及其他姓氏居民迁居他处,近地许姓兄弟迁入,许南美乡随成单一姓氏许。现今许南美村人口主要由振前三子南浦、南潮、南潘后人构成。我家族即是南潮公派系,在村中人口比较少,因为历代为贡献国家与社会而移居外地外国者大半。我到广州中山大学读书时,因担任学生青年杂志主编,而有机会进入校史室查阅资料,始知原来广州高第街许姓是我们家族的族亲,中山大学民国时期也有不少我们的族亲名流。南潮族人原建有大祠堂于乡里后侧东南边的风水“蟹地”。大祠堂面向后头池,远望南海,祠右侧为磨坊,左侧为大竹园。后来,大宫、大祠堂、大竹园及磨坊均毁于兵火。大宫被毁多年后,陈南美乡、许南美乡、三洲乡分神像,并各自另建宫于各乡,大宫旧址现在仍然称为宫园。现时,农历八月初二迎老爷拜神,即是纪念三乡分神像之日。清朝光绪年间,潮州各县许姓合建大宗祠于潮州郡城内鱼市巷许家旧地,创乡始祖振前公神主供奉于祠内神坛,记为饶邑南美乡振前公。父亲在生之时,特别吩咐,拜祖公厅的一对灯笼,要记“光禄大夫”,和“太岳传芳”字样,公厅的门目,要贴“加冠”和“进禄”红字帖,以纪念先祖荣光。

家族本为书香世家。村后埕被毁的大祠堂,一侧为练武场,另一侧为学堂。大祠堂东边的大竹园,原为私家园林。大祠堂被兵火烧毁时,藏于祠堂内的各种书籍包括族谱、医书、武书、契帐也一并被烧毁。但是家族保留读书的传统,即使从清朝末期到共和国初期的战乱动荡时代,乡下特别贫穷,族中每一位男性子孙,都识字读书,在村里是有文化的一族人。我父亲经常给我讲起,他少年的时候,每天一早,步行到镇里读书的事情,因而在解放初期,父亲被选拔担任镇信用社会计。改革开放后,我考上中山大学,成为村里第一个大学生。后来我细妹也考上大学,我的几个唐弟妹,也都考上大学。我大姐,二姐和大兄,在我考上大学的时候,已经结婚或准备结婚,没有上大学的机会,但他们的儿女,也都考上大学。村里的大学生,基本由我们家族的人包揽了。我们这两代人都成为大学生,是因为有家族书香的传承, 也因为父亲在我们小的时候给与正确的引导。

父亲在世的时候,希望每一个子女都发展好。特别是对于条件差一点的儿女,特别的关照。我还在读大学的时候,我大兄在乡下结婚。按照乡下的传统,男子结婚后兄弟就分家。我父亲认为我不需要回乡下住,就把当时的两座现成的房子,都分给我哥。我就只有分得莲角溪边的一块空宅基地,没有房子。我大学毕业工作几年后的2000年,有点积蓄,就在莲角溪边的宅基地上建一座两层的房子。因为我基本不回乡下住,我父亲就把一楼安排给我哥一家人住,父亲母亲和三妹(当时还没有出嫁)住二楼。后来三妹结婚,就搬到我另外单独购置的在铁东公路路边的另外一块宅基地上搭建一个商铺,亦商亦住。父母直到我父亲去世前,自己居住,由我供给。即使这样,我父亲也时不时从我供给的费用中,提取部分给我哥,包括资助我哥两个儿子上小学直至大学。我父亲去世后,由于我远居加拿大,我大姐二姐和三妹住在母亲附近,轮流帮我照顾母亲,由我供给费用(乡下的传统是儿子有赡养父母的义务,女儿没有赡养父母的义务,因而姐妹帮我照顾母亲,我提供给补偿)。我很后悔当初移居加拿大的时候,没有把父母也一起移民来加拿大。

我是2005年移居加拿大的。2009年的时候,在加拿大再读书毕业,有了专业的工作并购买了房子,就申请父母来加拿大探亲旅游。本来有意申请父母也依亲移民,但父亲总是挂念在乡下的大儿子和几个女儿,不愿意移民。在来加拿大旅游两个月期间,每天都要打电话回乡下。本来打算让他们在加拿大起码住半年,但在来加拿大刚一个月,就闹着要回去。我只好利用长周末陪他们回去然后马上坐飞机回来。如果当年把父母也申请来加拿大,现在就能自己照顾母亲,不需要三个姐妹帮我照顾;也省得每天担心乡下的大哥制造麻烦、赶走母亲、以占有我乡下的房子;更省得每年安排假期回去看母亲,来回奔波消费。

幸运的是,父亲的仙灵响验,常保护我母亲。也庆幸有三个姐妹悉心照顾母亲。专此纪念我的父亲。 父亲恒常同在,母亲晚年安康!

Kowch @ 20217月于加拿大石山之麓。

评论 (0 个评论)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3-23 13:14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