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同学的另类聪明 [2023/05]
- 纪念我的父亲 [2021/07]
- 道德经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 [2021/02]
- 道德经 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 [2021/01]
- 道德经 第五十五章 厚德 [2021/02]
- 道德经 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 [2021/01]
- 道德经 第六十四章 千里之行 [2021/01]
- 道德经 第五十八章 祸福 [2021/02]
- 道德经 第六十三章 轻诺必寡信 [2021/01]
- 道德经 第六十一章 大国与小国 [2021/01]
- 道德经 六十九章 祸莫大于轻敌 [2021/01]
- Covid-19和老子道德经 - 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 [2020/12]
- 七国集团和八国联军有什么不一样 [2023/05]
- 道德经 第七十三章 不召自来 [2021/01]
- 道德经 第六十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 [2021/01]
- 沁园春 [2021/12]
- Ketchup 番茄汁和咕噜肉 [2022/08]
- 2022年的一场大火 [2022/11]
- 道德经 第五十七章 治国用兵 [2021/02]
英语班的台湾学兄:当台湾“总统”就是要会说几个“不"
我小时候在粤东和闽南生活,那时候没有什么娱乐,只有一个收音机可以听听音乐,就是最大的娱乐。记得有一首很出名的台湾歌手童安格的歌,名字是《午夜的收音机》。那旋律总让我回味起用收音机收听音乐。在粤东和闽南,可以收听到一个台湾的渔业电台,功率很大,收听效果比本地的电台质量都要好一些。那电台除了每半个小时一次的详细天气预报和每5 分钟一次的简要天气预报之外,就是播放台湾的流行歌曲,包括闽南语歌曲。那时候的台湾歌曲的旋律就是靡靡之音,对比起东方红这些红歌来,觉得特别的不同。听多了闽南语的天气预报和闽南语歌曲,我差不多可以听懂95%的台语清谈节目。因为对台湾语言的熟悉,对台湾人的感觉就是Gaginan"自己人"。
改革开放的九十年代,在中国大陆有很多的台湾人,特别是广东和福建地区。刚毕业的初期,在美国的一个广州大厂打工,世贸写字楼里有很多台湾人。那个大厂的大中华地区经理,华南地区经理,功能部门经理,不是香港人就是台湾人,大陆的人才那时刚学起步。因为对闽南语的熟悉,也能说几句闽南语,跟那些台湾经理们有时候也开些玩笑,很多就是拿李登辉陈水扁作为笑料。
后来我移民到加拿大,也碰到不少台湾人,其中就有英语班的师兄。英语班是刚来加拿大的时候,没有语言能力,就去英语班学习。政府提供资助的英语班,除了不用学费外,还发给你一些生活补贴。英语班学半年,就是学学英语口语,写英语简历,面试,打电话之类的。那学兄比我早一个月入学,年龄比我大一点,所以我尊他学兄。课间就说些闲话。一开始不敢涉及政治话题,也不知道他政治观点如何,所以只是聊些太阳暖暖,大雪冷冷,台北冬季的雨湿湿,西门町的小吃甜甜,广州的台湾蕃薯粥糊糊之类的。后来说多了,泄露他曾经是广州番禺的一家台湾大厂的质量总监。我们可能曾经在同个写字楼上班,感觉就更亲近一点,也就多了一些话题。有一回谈到台湾选举。我说台湾选举很有意思,有很多专用词,比如“挺谁”,而不是“听谁”,“后步”而不是“候补”。他说,因为台湾的选举不看政策宣言,只看帮派谁人多,就比如两派村民打架,看后面站的人谁多。又比如你用一把打开的雨伞撑着你的候选人的背,不让他倒下,所以叫“挺”。“后步”就是阴招,就是武林拳师打手没有人知道的往后退一步又讯速出拳的一招。感觉要输的时候,使出别人没有预想“后步”,就赢了。参选立法院议员,要身强力壮,最好学过武林,因为在台湾立法院,主要是动手,而不是动嘴,如果动嘴,主要是动牙齿而不是动口舌,所以用多些武林江湖的术语。我说:这很有台湾特色。他一听来劲,继续说:中国大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台湾有很多其他的特色,比如当台湾的“总统”,不需要什么的本事,但有一件本事是必备的,就是要会说几个“不"。怎么解析?比如:蒋经国“总统”说:三不政策: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李登辉总统因为访问康奈尔大学,有克林顿代说:不支持台湾独立、不支持一中一台、不支持台湾加入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到了陈水扁,除了加一个“不”,还加一个没有,成为四不一没有:不会宣布独立,不会更改国号,不会推动两国论入宪,不会推动改变现状的统独公投,没有废除国统纲领和国统会。而马英九,不好翻炒蒋经国陈水扁的,就说了无新意的新三不:不统,不独,不武。到了蔡英文,还是“不三不四”抄来炒去:蔡英文的新四不:承诺不变,善意不变,不会在压力下屈服,不会走回对抗老路。
回头看看台湾,也真是,做”总统”就是说不,不需要特别的本事。又到台湾选举时,不知道新“总统”又会炒什么“不三不四”。
2023年五月于石山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