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可怕的病毒 [2020/01]
- 陈破空欠考虑 [2020/01]
- 策略与机遇 [2020/03]
- 乱世也要生存 [2019/11]
- 权本主义----手机 [2023/09]
-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2019/06]
- 习近平的选择 [2019/12]
- 范冰冰VS赵家人 [2018/10]
- 川普为何屡赞习近平? [2020/02]
- 中国芯 [2018/04]
- 介绍两位墙内学者 [2019/08]
- 张首晟的心结 [2018/12]
- 说绘画 [2020/10]
- 教育是这样腐败的 [2017/05]
- 谈谈郭文贵 [2017/05]
- 谈爱国 [2019/07]
- 还‘共产’吗? [2017/06]
- 换个角度看香港 [2019/08]
- 神秘的基尼系数 [2017/06]
- 公德与私德 [2018/07]
- 澳洲高校风云 [2017/08]
- 无法融入国际社会的中共 [2019/09]
- 统一的希望 [2018/05]
- 一个使美国矮小的政策 A Policy Making America Smaller [2019/03]
- 谈“母亲论” [2019/06]
- 世界新秩序 [2024/12]
- 核讹诈的杰作 [2022/02]
很多人都解释过《道德经》开头的这段文字,但人们总把它看作《道德经》的摘要或者序言,未免牵强。我认为,这段话是作者在开场前警告读者,读《道德经》首先要弄明白文字与思维的相互关系,这样才能读懂作者本意。老聃是一个爱刨根问底地人。他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追求本源的例证。还有一个本源就是语言。语言是一切文明、文化、科学、艺术的根本载体。没有语言,其他的一切都谈不上。由此,我们可以对这段文字从新解释: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可道,非常道:能够说出来的道理,就是不平常的道理。如果是平常的道理,根本不必说 (简而言之,废话少说。最好一辈子只说五千个字。)名可名,非常名:能够说出来的名字就是不平常的名字,而平常的名字,根本不必说。人们不可能给世间万物及其变化过程全部命名;人们只能对有必要引起重视的事物命名。
无名天地之始:开始时,根本没有名字,就是因为需要记忆和表达才人为的制定了名字。
有名万物之母:名字是信息传递与记忆过程中最基本的一环(母)。就宇宙来讲,混元一体,是没有名字的。人们为了记忆和交流才把连续的世界分割成不连续的一小块,一小块,并强行、人为的给予命名。因为在表达时,要一个字,一个字的进行。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当我们开始思维的时候,出现了一片连续的,浑然一体的想法,这个想法,在还没有被切割成词汇时,是非常奇妙的。它比形成文字表达后的东西更真实,更准确,更美。且只有在这个时候,我们的思想才能任意驰骋。
常有,欲以观其徼:徼的意思是边界,‘观其徼’的意思是弄清楚说话的具体含义,就如同我们常说的“某某说话有边。”常有,就是说,不断的用文字来表达我们的思想,其目的就是让我们记忆和交流的东西更加准确(有边)。按照斯托依克学派的观点:“最初是感情冲动。接着是有了思想,变成想说的话。最后,以词汇表示那个由最初的印象产生的所有内容。”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两种过程虽然由两个词汇来代表,但它们都是来自说话的需求。它们是天地间最为玄妙的事物,是玄妙中的玄妙,是探索所有玄妙的大门。换句话说,就是一切其他学科的基础。
对这段话的误解来自独尊儒术以后,学术趋于功利,忽视本源,氛围中就失去了语言学。看一看荀子的《正名》以及名家的一些文献也许能恢复到原先的思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