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可怕的病毒 [2020/01]
- 陈破空欠考虑 [2020/01]
- 策略与机遇 [2020/03]
- 乱世也要生存 [2019/11]
- 权本主义----手机 [2023/09]
-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2019/06]
- 习近平的选择 [2019/12]
- 范冰冰VS赵家人 [2018/10]
- 川普为何屡赞习近平? [2020/02]
- 中国芯 [2018/04]
- 介绍两位墙内学者 [2019/08]
- 张首晟的心结 [2018/12]
- 说绘画 [2020/10]
- 教育是这样腐败的 [2017/05]
- 谈谈郭文贵 [2017/05]
- 谈爱国 [2019/07]
- 还‘共产’吗? [2017/06]
- 换个角度看香港 [2019/08]
- 神秘的基尼系数 [2017/06]
- 公德与私德 [2018/07]
- 澳洲高校风云 [2017/08]
- 无法融入国际社会的中共 [2019/09]
- 统一的希望 [2018/05]
- 一个使美国矮小的政策 A Policy Making America Smaller [2019/03]
- 谈“母亲论” [2019/06]
- 世界新秩序 [2024/12]
- 核讹诈的杰作 [2022/02]
中国留学生是澳大利亚的一项巨额收入。澳洲人误以为,他们来,是为了获得澳洲的思维方式。但事实是什么呢?看看婚姻鄙视链就明白了,海归博士在中国的价值等于国产博士的十倍。其实,海归博士接触的,仅仅是学校,并没有了解社会,尤其是底层社会。中国最早的一代留学生平均年龄只有12岁。他们熟悉了美国生活,长大后,回国与中国文化碰撞,擦出火花。现代的留学生,年龄在18岁以上。中国文化没学好,到海外与西方文化碰撞,有的头破血流,有的被动接受。他们更注重表面现象;看到澳洲楼没有中国高,汽车没有中国的豪华,福利水平也在下降,自豪之心油然而生。再说这些澳大利亚的老师,收了学生的钱,他们就真心教授自己的全部学识。可问题是,除了英语外,他们自己那点知识也没多大价值,却又不承认。
既然鸡同鸭讲,课堂上的对立也就顺理成章。所以,归根结底还是在于大学体制。其实,真正的学习还是靠自己。回顾各位学者的经历能看出,16岁的爱因斯坦写出他第一篇论文。也就是说,他在上大学以前,已经有了思考的方向;他上大学,带有镀金成分。牛顿22岁时,为了躲避伦敦大瘟疫,休学两年,期间发现了微积分和万有引力。从选专业也能看出问题。所有的专业都是为已有的师资量身定制的,要想得到他们的认可,只好削足适履。比如,达尔文求学时没有进化论专业。牛顿报考时,没有力学系。爱因斯坦读书时没有相对论课程。不迁就成吗?不肯委曲求全,就只能放弃大学,例如,比尔盖茨、乔布斯、扎克伯格。这说明在创新领域,学说和标准是一同建立的。因此,用任何旧有标准来衡量都不会出现重大成果。而中国不但崇拜旧有标准,还将它与收入挂钩,外加黑箱作业。即使有良知的学者也得变成乡愿。
中国的传统观念是;名师出高徒。但它不适用于大学。对于任何创造性的学术来说,‘名师’是一种迷信。而中国的情况尤为复杂。比如,文革中散布了另一种迷信,读书无用论:微积分不用学,工人师傅一把锉刀就解决问题,治聋哑可以针刺哑门等等。学术专制的一言堂,其危害性,不亚于没有约束的权利。文革结束,社会走向另一个极端:没上过学就等于不专业;还是迷信。成功需要破除迷信,走出迷信是一种赌博。所以,研究赌博有助于打破迷信。秦国当年从一介马夫,被人压迫数百年后,最后一搏。汉武帝被匈奴欺负多年后,还是赢在敢赌。所谓天才,就是耐心分析并敢于下赌的人。牛顿敢于挑战亚里士多德,爱因斯坦敢于挑战牛顿,陈景润上高中时听说了哥德巴赫猜想。都是因为以新的角度发现了前人的破绽。所以,关键在于发现某种学说的负能量,此后才是如何解决它。因此说,发现问题的人比解决问题的人更伟大。有些问题,可能今生无解,所以是赌。如果只研究正能量,那么从根本上就不会有创新。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没学过的东西能被很快掌握。因此,只传承正能量的地方已经不算是大学,是技校。技校特别好管理,教出来的是精英,不是天才。随着中国对大学管理的力度增加,其技校化的速度,早已领先世界。很多人预言,本世纪内,大学将会消失,因为过于完备的管理限制了创造力;可技校却如鱼得水,继续存在。对大学来说,最困难的是对一个人的‘评价’,任何硬指标‘学位’、‘学衔’都无法准确公正。反倒是很多论坛做得比大学更好,但论坛没有硬指标。因此,想要理解一个人,不动脑子只看文凭,恐怕不行。目前,大学是依靠传统理念而存在。某些幻想作品也为大学添加了神秘色彩如:哈利波特,花千骨,微微一笑很倾城等。
弄清楚这些,才能弄明白在海外高校中发生了什么。首先是为了赚钱而招生,而教师不愿意承认这一点,认为自己代表学术。但当学生发现真相后,采用了从中国带来的市侩手法,自认是爱国,外加留学半年后想家。结果,校园里上演了闹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