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可怕的病毒 [2020/01]
- 陈破空欠考虑 [2020/01]
- 策略与机遇 [2020/03]
- 乱世也要生存 [2019/11]
- 权本主义----手机 [2023/09]
-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2019/06]
- 习近平的选择 [2019/12]
- 范冰冰VS赵家人 [2018/10]
- 川普为何屡赞习近平? [2020/02]
- 中国芯 [2018/04]
- 介绍两位墙内学者 [2019/08]
- 张首晟的心结 [2018/12]
- 说绘画 [2020/10]
- 教育是这样腐败的 [2017/05]
- 谈谈郭文贵 [2017/05]
- 谈爱国 [2019/07]
- 还‘共产’吗? [2017/06]
- 换个角度看香港 [2019/08]
- 神秘的基尼系数 [2017/06]
- 公德与私德 [2018/07]
- 澳洲高校风云 [2017/08]
- 无法融入国际社会的中共 [2019/09]
- 统一的希望 [2018/05]
- 一个使美国矮小的政策 A Policy Making America Smaller [2019/03]
- 谈“母亲论” [2019/06]
- 世界新秩序 [2024/12]
- 核讹诈的杰作 [2022/02]
中印的心结在缺少面子。那么,这个面子到什么地方了呢?它被西方国家拿走了。越是穷国、弱国就越需要面子来支撑。就像人一样,阿Q如果没有自我安慰的本领,他就没办法生活。相反,挣足了面子的人,常常要做一些吃亏的事情以换取自己与别人心理上的平衡。
周惠王十四年(公元前663 年),山戎攻打燕国。燕向齐国告急,齐桓公发兵救燕,讨伐山戎,直至孤竹国才班师回朝。燕庄王感激不尽,送齐桓公入了齐国国境。齐桓公认为,按照周礼,诸侯相送不应当出境,便将燕庄公所至之地割给燕国,命其复修召公之政,奉职于周朝。诸侯闻知此事后,对齐桓公愈加敬服。这里要注意的是一个‘命’字,齐桓公有条件命令燕庄公。才把土地让给他。
阿Q心态是怎么来的呢?它来自从封建主义,过度到资本主义的转型。如果是封建主义,像齐桓公,土地归我所有。我想怎么处置,别人管不着。那么,谁也不会说三道四。麻烦就出在,过度时期,作为政治术语,土地是人民的,而实际上,没有任何人对土地拥有处置权,却要有人做出决定,怎么办?只能寸土必争。这就使喜欢无事生非的爱国贼们,有条件绑架决策者的意志。为了息事宁人,只好绕过这些人,秘密交易。但只要爱国贼依然猖獗,那么,再秘密的事情,迟早有一天也会被披露出来。
如何走出阿Q心态?也许,德、英、法三国的例子给了我们一些启发。在历史上,这三个国家之间,战争不断。直到二战以后,他们明白了,战争获得的土地,远没有建设与发明创造带来的利益多。换句话说就是:斗利不斗气才能使所有的人得到更多的实惠;类似中国的化干戈为玉帛。双方都刻意淡化土地的作用,而强调经济利益相互渗透,以及文化交流。但儒家文化的等级划分,以及‘各为其家’的思想造成东亚地区,为一点小事攀比成风。台湾电影《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就是为斗气杀人。这个‘少年’两个字说得好。凡是斗气的,都有未成年的成分。不想做‘巨婴国’就要先学会别斗气。除此以外‘共产’思想,使得中国的经济利益,无法与别国相互渗透,文化上也不可能真正交流。只能是隔着玻璃窗,进行对比。
孔子说:“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后世人把它解读为:“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这个解释,本人实在不敢恭维,比较,“君子不器。”就会发现,用‘合群’与‘勾结’来解释‘周’和‘比’不够恰当。所以,这句话应该解释为:君子考虑得周到却不和人攀比,小人喜欢和人攀比,但考虑得不周到。在小事上面斤斤计较的人,很难考虑到全局。表现在现代中国,就是从民间到学界,几乎每个人都在为自己关心的那个小问题和别人比较。你要是敢不当巨婴,一定遭到封杀。最明显的就是军事问题。我们不断的看到,媒体上出现,中国的飞机如何领先世界,中国的坦克如何所向无敌。中国的航母如何超前,中国的导弹一枝独秀等报道。言外之意就是,打印度小菜一碟。这其实是给决策者制造压力,唯恐天下不乱。不是爱国贼是什么?科技使得生活水平高速发展,同时,破坏生活的能力也大幅提高。只有穷疯了的国家才希望打仗。因为,打一仗,大家从新洗牌,变得平等。
上面说过,近代解决领土纷争的问题,从根本上讲,是靠提高本国科技水平,获得自尊。提高自身水平是根本,妖魔化别人是愚蠢,想靠动武来炫耀是奇笨。即使是已经成为霸主的齐桓公,在对待楚国的态度上,也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中印两国走出这种困境的唯一方法就是从发明创造上面找到出路。当新成果多到不必再和任何国家攀比时,心态自然平衡。那么,领土纠纷问题就会逐渐淡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被两国人民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