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可怕的病毒 [2020/01]
- 陈破空欠考虑 [2020/01]
- 策略与机遇 [2020/03]
- 乱世也要生存 [2019/11]
- 权本主义----手机 [2023/09]
-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2019/06]
- 习近平的选择 [2019/12]
- 范冰冰VS赵家人 [2018/10]
- 川普为何屡赞习近平? [2020/02]
- 中国芯 [2018/04]
- 介绍两位墙内学者 [2019/08]
- 张首晟的心结 [2018/12]
- 说绘画 [2020/10]
- 教育是这样腐败的 [2017/05]
- 谈谈郭文贵 [2017/05]
- 谈爱国 [2019/07]
- 还‘共产’吗? [2017/06]
- 换个角度看香港 [2019/08]
- 神秘的基尼系数 [2017/06]
- 公德与私德 [2018/07]
- 澳洲高校风云 [2017/08]
- 无法融入国际社会的中共 [2019/09]
- 统一的希望 [2018/05]
- 一个使美国矮小的政策 A Policy Making America Smaller [2019/03]
- 谈“母亲论” [2019/06]
- 世界新秩序 [2024/12]
- 核讹诈的杰作 [2022/02]
“古往今来,人们有这样的共识;官做到将相,富贵之后回到故乡,才算是完美人生。追求功名的人,在寒窗苦读的时候,就连市井俗人和小孩子都可以欺侮他。比如,苏秦遭到嫂嫂的无礼对待,朱买臣被妻子抛弃。而一旦他们乘坐高车驷马,旌旗在前引路,骑在马背上的侍从前呼后拥,路两旁的人,肩挨肩,踮着脚,伸长脖子张望,口中不住的赞叹。此刻,当初那些狗眼看人低的男女,一个个东奔西跑,汗流浃背,羞赧惭愧,俯伏于地,在大车扬起的灰尘与骏马踏出的蹄印之间,懊悔请罪,多么痛快?其实,这种人,只考虑自己,小有成就,便盛气凌人,不过是被陈旧的观念当作衣锦还乡而已。(‘昼锦’含有衣锦还乡的意思。)
唯独丞相魏国公(韩琦)不是这样。他是相州人,祖上世代有美德,是当时知名的公卿。魏国公在年少的时候,已经高中(十九岁中进士),地位显赫。多年来,天下的读书人,闻风下拜,希望瞻仰他的丰采。他把做将相,得富贵,看得很淡。不像那些穷困的人,一时侥幸得志,出乎常人的意料之外,给大家惊奇,以此自我炫耀。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作为仪仗的大旗,不足以显示魏国公的荣耀;三公的命圭和礼服,不足以表现魏国公的显赫;而只有恩德遍布百姓,功勋施及国家,且这些事情能被后人铭记在金石,吟诵于乐章,光照百代,流传到永远,才是魏国公的志向。真正的读书人也是由于这一点才尊重魏国公。他怎么可能,仅仅炫耀一时,志满于一乡的赞赏呢?(孔子把仅在乡里炫耀者,称为乡愿。)
魏国公在宋仁宗至和年间,曾经以武康节度使的身份来治理相州,在后园里修建了“昼锦堂”。又在石碑上刻了诗,把它留给相州的人民。他把快意恩仇和炫耀名誉看作可鄙,把别人的吹捧当作警戒。由此,我们看到魏国公对待富贵的态度!他的志向实难估量!所以他能够出将入相,勤劳为国,顺境与逆境中的表现完全一样。当遇到大事,进行重大决策时,他垂着衣带,拿着笏板,不动声色,却把天下治理得像泰山一样稳固,真可谓安邦定国的大臣。他的丰功伟业,刻在钟鼎上,谱在歌曲中,这是国家的荣幸,闾里的光耀。我虽然没去过昼锦堂,却有幸读过魏国公的诗;我为魏国公的志向能够实现而高兴,也希望天下人都了解他,因此写了这段文字。”
对比欧阳修的述评就能看出当代人与宋代人的差异。也能看出,当代人无法立‘大志’的尴尬处境。没有个人的言论自由,没有个人发明创造的氛围,学者就只能在几个急功近利的螺丝壳里摆道场。结果是整个民族,从上到下,思想偏执。不能人尽其才,只让他们背书,把高尚的目标都堵死,那不就剩下低级趣味了吗?从49年建政以来,一直高喊新人、新事、新国家。可是,比较一下宋人,我们新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