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可怕的病毒 [2020/01]
- 陈破空欠考虑 [2020/01]
- 策略与机遇 [2020/03]
- 乱世也要生存 [2019/11]
- 权本主义----手机 [2023/09]
-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2019/06]
- 习近平的选择 [2019/12]
- 范冰冰VS赵家人 [2018/10]
- 川普为何屡赞习近平? [2020/02]
- 中国芯 [2018/04]
- 介绍两位墙内学者 [2019/08]
- 张首晟的心结 [2018/12]
- 说绘画 [2020/10]
- 教育是这样腐败的 [2017/05]
- 谈谈郭文贵 [2017/05]
- 谈爱国 [2019/07]
- 还‘共产’吗? [2017/06]
- 换个角度看香港 [2019/08]
- 神秘的基尼系数 [2017/06]
- 公德与私德 [2018/07]
- 澳洲高校风云 [2017/08]
- 无法融入国际社会的中共 [2019/09]
- 统一的希望 [2018/05]
- 一个使美国矮小的政策 A Policy Making America Smaller [2019/03]
- 谈“母亲论” [2019/06]
- 世界新秩序 [2024/12]
- 核讹诈的杰作 [2022/02]
林郑月娥回应了香港民众的五个诉求。https://www.bbc.com/zhongwen/simp/chinese-news-49576610其中第四条,站在法律的角度上不能无条件释放被捕者。第五条,用务实的态度讨论真普选。这两条回应是有矛盾的;法律的意义就是反映人民的诉求。真理的标准就是人民的直觉。人民感觉错的也是对的;因为当人民感到不舒服,就会换人来纠正。相反,如果听任了独裁者的摆布,就会出现“大跃进”,“大炼钢铁”,“大饥荒”,“文化大革命”,“计划生育”等等。真普选的目的就是按照法理,让人民的声音表达出来。现在否定了最根本的东西,否定了衡量一切的标准,却在枝节问题上表现出坚持标准(法律),骗谁哪?或者说,人民还没有决定,现行法律是否适用于本次送中运动,那么,你站在什么法律的角度上释放或者不释放被捕者?与港英时代不同的是,当时的总督至少是代表了英国人民的意愿,而当时的港民也没有反对。但现今的特首,只代表中共的意愿,外加港人的反对。
林郑月娥在周三(9月4日)的电视讲话谈到,香港政府将会实施“四项行动”。说来好笑,如果有了真普选,用不着特首废话,各位议员就会各显神通想尽办法满足人民的需求。但问题是,特首为什么要这样提呢?中国大陆一向就是这种做法,最高长官说一些大话,其实,哪样也执行不了,除非另有目的。那么,“四项行动”的目的何在?答案是,找出能够对话的代表,绕过真普选。在大陆,当年就是这么办的。找出一些头面人物来代表民意,将他们收买后,成立了政协,形成了橡皮图章,美其名曰,中国特色。而本次送中运动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领头人。谁也不代表港民,但谁都能发起行动。这就使中共摸不清头脑。所以,只要坚持这个原则,中共就没有办法,如果中共要求港民推举对话代表,那么就是一句话,没有代表,除非真选举后产生。换句话说,就是,不对林郑月娥的回应做任何答复就是最好的答复。五大诉求已经摆在那里,特首对自己的答复感到满意就够了。至于港民是否满意,那要等到真普选之后才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