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可怕的病毒 [2020/01]
- 陈破空欠考虑 [2020/01]
- 策略与机遇 [2020/03]
- 乱世也要生存 [2019/11]
- 权本主义----手机 [2023/09]
-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2019/06]
- 习近平的选择 [2019/12]
- 范冰冰VS赵家人 [2018/10]
- 川普为何屡赞习近平? [2020/02]
- 中国芯 [2018/04]
- 介绍两位墙内学者 [2019/08]
- 张首晟的心结 [2018/12]
- 说绘画 [2020/10]
- 教育是这样腐败的 [2017/05]
- 谈谈郭文贵 [2017/05]
- 谈爱国 [2019/07]
- 还‘共产’吗? [2017/06]
- 换个角度看香港 [2019/08]
- 神秘的基尼系数 [2017/06]
- 公德与私德 [2018/07]
- 澳洲高校风云 [2017/08]
- 无法融入国际社会的中共 [2019/09]
- 统一的希望 [2018/05]
- 一个使美国矮小的政策 A Policy Making America Smaller [2019/03]
- 谈“母亲论” [2019/06]
- 世界新秩序 [2024/12]
- 核讹诈的杰作 [2022/02]
现代社会中的信任与封建时代中的信任是不一样的。《中国的生存法则变了!你再不懂就彻底晚了!》https://new.qq.com/omn/20190612/20190612A0NMQL.html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每个人就像在大海上航行的小船,现在的海面是波涛汹涌,浪头不断来袭,选择安逸的人,一定会被巨浪掀翻。看一下这个社会吧,没有一种商业模式是长存的;没有一种竞争力是永恒的;没有一种资产是稳固的。无论你是一个多么牛的人,总有一种革新针对你。比如机器人要取代蓝领、人工智能要取代白领。所以,我们必须随时做好各种准备和防范,静观其变。”这段话,只有一句不适合其他国家:“选择安逸的人,一定会被巨浪掀翻。”民主国家,即使是选择安逸的人,也有生存的空间,只不过穷一点。如果,一个社会中有人活不下去了,那他一定造反;大家都别过了。或者说,只有中国正在往死路上逼迫穷人。而目前,这个体制还能维持。该文还对封建主义提出了挑战,“未来,没有任何一个人有义务对另外一个人忠诚。”而中共推崇的封建主义‘定于一尊’,要求人人忠于某个领导的思想,这是他们不理解未来变化趋势的体现。正是这种坚持以考验来选拔人材的制度,出了不少笑话。这里先说说考验制度怎么发展到今天的。孔子也有一大堆辨别人材的语录,可是,真要按照他那套办法去做,未必奏效。比如,“巧言令色鲜矣仁。”就不敢恭维。外交官、律师、节目主持人、公关小姐等,靠嘴吃饭的,哪个不是巧言令色,他们都不仁吗?唐代诗人白居易写过一组诗《放言五首》,其中的第一首和第三首是讨论辨别人材的。诗写得很好,就是不解决问题。比如,“试玉要烧三日满,辩才须待七年期。”意思是说,只要考验的时间足够长,就能考验出来;和没说一样。但既然是封建主义,这也是无奈的选择。发展到了中共,可以说是登峰造极了。电视剧《风筝》就描写了一位党员用一辈子的时间取得上级的信任。而上级用一辈子的时间认可了这位党员。双方得到信任之后,电视剧就结束了。这种信任带来什么效益了呢?答案是,什么效益也没有。如果是个反例,也就是说,用一辈子的时间发现了某人的‘不忠’会怎样呢?答案还是,毫无用处。
最有意思的是,绝大多数经过这种考验的人,都不靠谱。比如,列宁最亲密的战友,在斯大林眼里就都不可靠,他把他们差不多杀个一干二净。而斯大林最相信的赫鲁晓夫,在他死后,第一个站出来反他。中国也是一样,考验了几十年的林彪要杀毛。再看阿尔巴尼亚,霍查的亲密战友谢胡,一夜之间就成了反革命。网上有一篇《党史上的“反党集团”知多少》https://wenku.baidu.com/view/84540e1eb8f67c1cfbd6b8b0.html?rec_flag=default就说明一个问题,封建主义的考验制度是一种费力而无用的笑话。现代社会根本不用这种方法相互考验。现代社会的信任是在双方都获利的前提下,只要弄清楚对方不傻就成了。比如,索马里海盗问题最终的解决是一位日本商人。他与海盗首领见面后问,“你们为什么当海盗?” “没饭吃。”“那好,我给你们提供捕鱼船,你们捕鱼,最后卖给我好不好?”于是,问题解决了,海盗的人力成本比日本水手低很多。双方各取所需。日本一向过度开采海洋渔业资源,是环境的破坏者。但是把这个任务交给海盗以后,再也没有国家向海盗抗议破坏环境里。这就是现代的信任,不需要多年的考验,一分钟搞定,只要明白对方不傻就成。
从这里,我们还能解释,为什么共产党内部斗争那么残酷?其实,原因非常简单:有权全有,没权全没。只要有权,国家就是你的,什么住房、汽车、医疗、修养、子女教育等等一切,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甚至不必包二奶,自有人送上门来。可是,权利只能一个人有。你有了,别人就不能有。古人还相信有的人生下来就不平等,如今,没人信这套。你和别人有什么区别,还不是饮食男女一样不少。凭什么你一个人什么都有,别人什么都没有。那还不一有机会就往死里整你。大家都盯着一个位置,当然就是你死我活。就和古代争皇位没什么区别。从这里人们也许会明白,为什么要有私有制,为什么要“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目的就是不要出现这种你死我活的局面。美国总统,上台挣工资,下台走人,有退休金,多一分他也拿不走,不用拼命。
孟子说,“无恒产者无恒心。”上面的例子告诉我们,没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条宪法,那么,所有的人就会为了争夺权力而拼个你死我活。因为,权利只能由一个人享有。你说了算数,我说就不算数;反过来也一样。在这种绞肉机似的斗争中,所有的人都要一次又一次的站队,每一次其实都是一种赌博,与忠于谁或者不忠于谁,没关系。历史上,东西方都曾经历过这种时期。不同的是,西方人能够总结经验,摆脱这个谜局,而中共则害了一批人,再接着害第二批人,从来不知道反思;害别人也害自己。
西方人摆脱这个谜局的关键一点就是承认,所有的人都是自私的。因此,为所有的人
制定一套宪法,在这个框架下,只要你承认自私,没有犯罪记录,你就是可信的正常人。在这个基础上,一切事情都用利益来摆平。中共不这么想,他们要把所有的财产抓到自己手上。然后,由他们分配给你,因为他们是世界上最“无私”的活雷锋。分配最为公平,所以要听他们的。这种说辞骗中国老百姓可以,但是,到了世贸组织上,人家看不听你白乎,于是,贸易战出现了。
封建主义存在的条件是谎言与军队。有军队就要有战争。在现代社会,只有民族主义可以挑起战争。这就是封建主义盛行的亚洲地区不断鼓动民族主义的原因。
最近有网民翻出了日本历史,对比一下,很像眼下的中共:“1936年,日本先后退出《伦敦海军协定》和《华盛顿海军协定》,重启海军竞赛,西方忍耐了;1937年,攻打南京的日军轰炸了美国军舰,美国忍耐了;1939年,日军攻克了海南岛,破坏了西太平洋的海洋现状,英美忍耐了;1940年,日军进军印度支那北部,英美忍耐了。英美忍耐了这么多回,为何日军进军西贡,威胁了南洋航道,英美却突然暴跳如雷呢?”普希金在《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中说得明白,一个人无止境的贪婪,总会有一天受到报应的。封建主义者每次看到自己占了便宜,总以为是别人的软弱。因为,他们认识到的世界实在是简单:获取任何东西的最有效方法只有两样,抢和偷。所以,军队和情报是最光荣的职业,而商人的牟利则是可耻的,卑微的。西方人曾经犯过这种错误,那时,就连莎士比亚都认为商人可耻。但如今,他们明白了。可问题是中共什么时候能够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