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可怕的病毒 [2020/01]
- 陈破空欠考虑 [2020/01]
- 策略与机遇 [2020/03]
- 乱世也要生存 [2019/11]
- 权本主义----手机 [2023/09]
-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2019/06]
- 习近平的选择 [2019/12]
- 范冰冰VS赵家人 [2018/10]
- 川普为何屡赞习近平? [2020/02]
- 中国芯 [2018/04]
- 介绍两位墙内学者 [2019/08]
- 张首晟的心结 [2018/12]
- 说绘画 [2020/10]
- 教育是这样腐败的 [2017/05]
- 谈谈郭文贵 [2017/05]
- 谈爱国 [2019/07]
- 还‘共产’吗? [2017/06]
- 换个角度看香港 [2019/08]
- 神秘的基尼系数 [2017/06]
- 公德与私德 [2018/07]
- 澳洲高校风云 [2017/08]
- 无法融入国际社会的中共 [2019/09]
- 统一的希望 [2018/05]
- 一个使美国矮小的政策 A Policy Making America Smaller [2019/03]
- 谈“母亲论” [2019/06]
- 世界新秩序 [2024/12]
- 核讹诈的杰作 [2022/02]
儒家的大一统思想是从小国开始,通过法家的阴谋,逐渐合并而形成的。在开始的时候,儒家不知道大一统的后果,虽然仅仅是一种意造,但还有不少合理的成分。一旦使用各种阴谋实现了大一统之后,失去了言论自由,便形成一个无法进取的社会。历史中,人们总能够看到,凡是分裂的时代,必定是思想、文化、科技飞跃的时代。我们常说的欧洲‘文艺复兴’时代,就是在纷争中出现的。这说明在古代,各国纷争实际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它让有思想的人得到发展的机会。我常说,创新就是社会的道德,一个社会,没有创新就是腐败的开始。在法律不健全的古代,思想家虽然对这个道理认识不足,但是小国之间的竞争,在客观上促进了各国的创新。列国纷争可以被看成是一种互相监督的手段。列国之间不但要监视你的实力,还要监视你的道德水准。一旦出现了大一统,统治者以为高枕无忧了,这个时候,最大的隐患就出现了。苏轼在《晁错论》的开头这样写道,“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原因在于大一统的情况下,所有的矛盾都被人为地,不惜成本地掩盖了。看不到矛盾,矛盾就不断的积蓄,等待爆发。当决策者出现问题时,小国之间永远是动小手术,而大一统则需要动大手术。
最近,遵义市正安县一位老人,被一条流浪土狗撞倒摔成十级伤残。警方调查发现,这是一条无主狗,但当地居民万某长期向该狗投食。因此,万某被法院判处罚款7万元。无独有偶,一位22岁,名为丽丽的女孩,因拒养2岁弟弟被父母起诉,父母胜诉。这两起案件诠释了,什么是合法政府,什么是非法政府。合法政府的一切法律法规是为了人民着想,非法政府的法规,是要把责任推给人民,把自己打扮成伟光正。当这些矛盾被人为地掩盖后,社会的根基就动摇了。从这里我们看出大一统对于社会的危害。解决的方法必须借助外部势力。这也是大一统政权最害怕的,因此,中共不断强调主权大于人权。而事实上中共的出现,本身就是当初苏联的投资;外部干涉的结果,按照中共的这套说法。他们根本就是非法组织。外部势力的介入,就如当初的列国纷争一样,是一种,在愚昧社会中,不得不采取的监督与反腐手段。失去了这种约束,大一统社会将陷入惨无人道的地狱。
大一统的另一个危害是,创新人才得不到就业的机会。由于各地的问题不一样,而大一统的解决方法却要划一。各种选拔人才的方法,以及被选人才的素质也是划一。这种统一洗脑的人才无法适应各地的具体要求。唐朝是大一统的时代。韩愈在《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中对宰相说:如今我已经是四张的人了,求职到处碰壁。古代的知识分子(指春秋战国),三个月得不到职位就要互相安慰。而当时,这个国家不录用,可以到别的国家。如今,天下一君,四海一国,不在这里求职,就只能出国了。不肯出国的,就只好甘于平庸。以后,所有的人也就不思进取了。
大一统解决问题的方法划一,教条,问题越来越多。独裁者应付不了,不得不简化处理过程,结果只能是人为地硬性压制。中共选择最高领导人时,需要有各省工作经验,实际上就是大一统思想的产物。以为有了这些经验,就可以把经验推广。其实,各地情况不一样,在各省蜻蜓点水地干过一段,对任何地方都没有深入研究过,结果,当然就是万金油干部。只知大处着眼,不懂小处着手。自然假、大、空盛行。
所有的人都在变化,因此,天下太平就只能是一种动态的平衡。想要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根本思路就是错的。正是大一统思想把问题看成一种不变的状态,使得所有的人都无法看清楚一个个具体问题的要害,因此,中国古代的思想中带有了太多模糊不清的认识。看不清问题的实质,解决起来就无所适从。唐代,一天,太宗问大臣:“创业与守业哪个难?”房玄龄说:“开国时,与各地豪强较量武力,使其称臣,创业难。”魏征说:“自古帝王没有不在艰难时取得天下,而在安逸时失去天下,守业难。”问题就这样不了了之。
清代醇亲王奕譞有一段广为流传的家训:财也大,产也大,后来子孙祸也大,若问此理是若何,子孙钱多胆也大,天样大事都不怕,不丧身家不肯罢; 财也小,产也小,后来子孙祸也小,若问此理是若何,子孙钱少胆也小,些微产业知自保,俭使俭用也过了。
以上两则故事都是封建独裁的产物,说明了大一统时代,人们看不清问题所在而采取了最保守的做法。遇到任何问题,尽量躲得远远的,或者和稀泥;即使遇到了可以计算的科学问题,也玩模糊。相反,欧洲国家正是因为体积小,能够看清楚问题。能够成功的利用各种特殊的现象造福人民。比如,太宗提到的创业与守成问题,如果你没有独裁的野心,根本就不是问题。一个人,无论是皇帝还是百姓,每天也就是三餐一宿。能够认清这一点,外加有自知之明,那么,将权利还给人民,让有能力,年富力强的人去管理,也就没有什么牵挂了。而奕譞所说的,“子孙钱多胆也大,天样大事都不怕,不丧身家不肯罢。”也不是问题,如今的资本主义要求人人学会投资,所谓,富则多事。舆论迫使你,学会投资,有了正事,就不会骄奢淫逸。大一统的真正问题是,有人权太多,有人钱太多,可是都不会用。而民主政治正是解决这两个问题的良药。或者说,民主制度是用就业率来解决封建大一统的腐化问题。也可以说,高就业率,不但是为了提高产量,也是使一个国家的人才,不断受到锻炼,朝气蓬勃,不被安逸所腐蚀。
周朝以前,中国人认为诸侯国可以自己推举的首领,而各国也可以和平相处。天子不过是一位国际警察,诸侯每隔一段时间到天子那里见个面就成了。但是,秦朝建立郡县制以后,使用的手段出奇的残酷,死亡人数远远超过诸侯之间的战争,最可恶的是给中国人留下一个毁灭性的认识,以为没有大一统就没有天下太平。接下来的两千年里,人们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大一统上了,为了这个大一统,即使是阴谋诡计,说假话也理直气壮。一个国家,不说真话哪里还有什么科学?我们曾经讲过,科学science 来自直觉sense。发挥个人的独立性,独立判断才能发展科学。在民国时代,很多人都曾经思考过,各省独立与大一统,到底哪种更加优越。一般是各省的军阀希望独立,而中央的孙中山,蒋介石希望统一。当时毛在湖南也主张成立湖南共和国。并提出把中国分成27个小国。但是,这些争论都带有私心,也从来没有用民主与科学的原则衡量过。
大一统思想经过不断渲染后,改变了整个中国的学术生态,迫使文人必须接纳,从而失去了独立性。比如,三国演义中描写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就是大一统思想的变异。不但文人著书的时候必须这样叙述,就连曹操本人,也不得不利用这个思想巩固自己的势力。二十四史最终也被人用儒家思想来叙述。结果就是战争越来越残酷,百姓死亡越来越多,而身为韭菜的百姓越来越喜欢听这种血腥的描述,嗜血的故事中让他们忘记,那些血就是自己祖先的血,也是自己将要流的血。在集体失忆的泥淖中,中国人很难找回应有的独立思考能力。这就是国学中致命的缺陷。现代科技,现代叙事方法,不断告诉人们,这种思想的统一,实际上是在摧毁各种创新。它使得在新旧两种思潮夹缝中生存的墙内人民,想法变得越来越扭曲。有了大一统才有了‘汉奸’这个词。相反,在春秋时代就没有这么多的‘奸’。因为诸侯国比较平等,谁也不想灭别人的国。伍子胥带领吴国军队杀回楚国,按照大一统的说法,他是楚奸,可他并没有用吴国资源吞并楚国。利用别国资源,纠正本国统治者的错误,应该是一种正义。否则,无道之国的正义就无法伸张。大一统思想正是把这种正义,硬说成是非正义,这就造成了大一统思想最关键的假话。有了这个根本的谎言之后,接下来的谎言就一发不可收拾。民族主义情绪也逐渐积累成死循环。相反,如果仅仅用一般世俗的正义感来看待问题。为了个人的利益进行的仇杀,无论如何也比为了民族利益进行的仇杀死人少,更不要说,为了大一统进行的仇杀了。为了大一统而进行的,各集体间相互仇杀,往往伴随各集体内部更加惨烈的杀戮。因为大家都只为了一个错误观念而互不信任。历史证明了相反的事实,各地独立要比大一统太平,而个人独立又比各地独立更加太平。没有大一统思想,就没有绝对的权利和宣传。在列国纷争的年代,人与人之间还有可能通过感化回归善良,但当把大一统看作是最高原则以后,感化就非常的困难,除非摧毁他们背后的大一统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