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头再来(27)征战之礼

作者:苏诚忠  于 2021-6-12 06:57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原创文学

吴运将宪法的来龙去脉原原本本地为柳展雄解释了一遍。柳听了后很是高兴,“痛快,这话对我的胃口。以后就跟你干了。”
吴运说,“好呀,我们这里还就缺你这样的人才。可有一点,你不是给我干,你是给中山国全体国民干,也包括你自己。”
上面这两支队伍,就是吴运的底气。
不久,吴运的六千人,与赵王雍的人马在封龙相遇了。赵王一看,中山国来了这么点人,笑了,“直接投降算了,还打什么呀?就算封龙固若金汤,怎敌我十万大军,每人吐口吐沫也把你们淹死。”他在城外高声叫喊:“城上的中山守军听着,赶紧投降,免得我动手,否则,大军到处,玉石俱焚。”
吴运在城楼上抱拳行礼,“大王差了,中山国与你们没有仇恨,为什么要进犯我国?”
吴运在城外的两棵树上,以及城楼的两个角上安装了四个大喇叭。他一说话,震得几公里的地面,嗡嗡作响。把赵王雍吓了一跳。但是赵王雍还是得打起精神,扯着嗓子喊,力图与吴运的声音扯平,“中山自古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它已离开母亲怀抱太久了。”
原来,当初晋国还没有被三家瓜分的时候,曾经几度攻打占过中山国。所以,赵王说中山国属于赵国。从地图上可以看出,如果把赵国比喻成一个摊鸡蛋的话,中山国就是鸡蛋黄,只不过摊偏了一点,使它的一侧贴到了蛋白的外缘。仅仅这么一处与燕国接壤而已。但它的存在,使得赵国几乎一分为二,这让赵王对于北部地区难以行行使权力。
赵王为什么要与吴运争辩土地所有权的问题?原来,周朝开国的时候,便把一切事物用“周礼”安排下来。其中,打仗叫做征战之礼,所以有个先礼后兵之说。他们相信,军队的士气最重要,因此,从出发前就要祷告上苍,此后每经过一处山川大泽,都要祷告,以此获得发动战争的法理依据。按照正规的征战之礼,必须事先“请战”,双方约好地点时间才可以进行。如果不宣而战,称为“袭”,被当时的诸侯国引以为耻。最后,到了两军阵前,还要相互指责对方的无理和强调自己的正义。经过这番铺垫后,依然无法和解,才开始交战。两国交战,三军依次决战,己方左军对敌方右军;己方右军对敌方左军,最后中军对中军。战场上鸣鼓时,敌我双方军队开始进击,前后较量三次,以三局两胜,分出输赢即可,所以杀伤力并不大,这种较量类似武术竞技。每次双方进击较量时,其它各军就只能在一旁观看,不得帮忙。当时参战的都是贵族,最低阶层是“士”,都是有身份的人,普通百姓没有权利参加战争。‘国人’可以当兵,‘野人’不能当兵。因为,打仗是一门艺术,有一整套的礼义,只有贵族才能学习。打仗,交战双方要互相有礼,有节制,不可肆意杀戮;年龄太小的不杀,年龄太老的不杀。如果俘虏了敌国的诸侯(君主),同样还要以臣子的礼节,向受俘的诸侯稽首、奉觞和进献玉璧,以示敬重。追击逃跑的士兵,不得超过一百步。射箭的时候,只能射一箭,等到对方反射一箭后,才能射第二箭,否则就被认为是一种耻辱。生死事小,失节事大。原本是在这种地方体现出来的。
在战场上,双方军士保持着“动之以仁义,行之以礼让”的原则,不能使敌军的士兵两次受伤,不能在对方还没有准备好阵势时,就出兵攻击。这种做法的确能够限制一些杀戮,但是,架不住数百年后,各位君王逐渐利欲熏心;凡抛开了周礼行事的,都占了便宜,而坚守周礼的,都吃了亏,甚至被人灭了国。直到孙武提出了“兵不厌诈”以后,这一套礼数开始崩塌。到了商鞅时代,走向另一个极端,按照获得敌方的头颅数量晋升爵位,最后还统一天下。所以,吴运认为,在战争上的仁慈只能适可而止,对于恐怖分子,只好消灭。否则就会让商鞅的理论统治天下。西方国家以法治天下,所以,代表法律的女神是蒙着眼睛的,她一手举着一个天平,另一只手握着一把利剑。
历史证明,沿用周礼会导致战争越来越残酷,而现代战争发挥了民主,开发人脑潜力的优势,才使得战争规模越小。最后的结果可能是仅仅杀死为首的几个恐怖分子而已。并以此告诫独裁国家,靠暴力一定吃亏,因为,暴力无法取得高端科技。所以,民主才是真正的‘恃德者昌,恃力者亡。’
吴运对赵王说,“不对,是先有的中山国,后来是晋国入侵中山。你怎么说中山是你的?”他这样说是因为,此刻,他感觉周礼对于各国君主还有一些约束力,也就是两军阵前先要用舆论攻势压倒对方,然后鼓舞士气,展开交锋。吴运并不能确定这种相互指责一定会奏效,但他还是想要试一试。
赵王雍,“不是入侵,是收复。”
吴运,“收复和入侵有什么不同?反正是掠夺。”
赵王雍,“原先这个地方是我们晋国的,后来我们赵国继承了这块土地。”
吴运,“那照你这么说,你应该把晋文公的后代找出来,把赵国归还给他才对,为什么跑到我们这里来捣乱?你有什么法理依据。而且,目前赵国的昔阳,过去是中山的地盘,荀吴欺骗我们,说是借道,然后背信弃义,占领了我国的那片领土。”
赵王雍想都没想吴运的话就说,“自古战争都是胜者为王,这就是合法性。别跟我扯别的。”
吴运,“不对,合法与非法本该来自人民的意愿,由于独裁统治绑架了民意,所以才战争不断。今天,我不是代表任何君王,而是代表人民和你开战。我们是要保卫自己的家园,而你们是用一个没用的君王名号做借口来掠夺我们的土地。为了你的一己之私,致使生灵涂炭,赵国人民不希望这样,中山国人民也不希望。”
赵王雍第一次听说这种道理,他感觉新奇,也为吴运的‘幼稚’感觉好笑,自古都是‘礼乐征伐出自天子’,到了吴运这里,怎么变成了‘礼乐征伐出自人民’?他高喊,“我就是代表赵国人民来收复中山,我代表赵国人民来讨伐你,让这片领土回家的。这也是中山人民的愿望。”
直到此刻,赵王雍依然认为,吴运说的这些是按照周礼打仗前,双方先要指责对方的错误。其实,吴运是有意跟他耍贫嘴,这是文革中学来的本事,当对方跟着耍贫嘴,边上又有人听,尤其是文革本来就没有合法性,只要你能转个弯,把当时的议题与这个合法性扯到一起,对手就输了。能够做到这一点,就能获得周围人的支持。就是因为有了这手活,出身不好的吴运总能一次次摆脱困境。如今的话题还是一样,无论怎么解释,由于封建主义从来就没有合法性,所有,一代一代往上推,都是按照掠夺的方式转手,这要是扯上合法性,十天半个月也扯不完。他一看,赵王上钩了,立刻来了情绪。
吴运说,“中山国有自己的议会,人民可以当家做主,所以中山国能够代表人民发出自己的声音,你是君主,是独裁者,你什么时候代表人民?谁给你的合法性?”
赵王雍,“就你们那群乌合之众的议会,一天到晚,两党恶斗,谁说了也不算。连个拍板的都没有,到了战场上,指挥官和指挥官也意见不统一,怎么会赢?还说我没有合法性?”
“我们中山国,甭管怎么变,最终结果还是人民说了算。你怎么知道在战场上,我们内部的意见不统一?你懂什么是民主吗?但是,我们却能看透你们的独裁,说你没有合法性,你就是没有合法性,因为谁也没选你当领导。”
赵王雍,“我们的合法性是我们祖先打下的江山。是周天子的册封。”
吴运雍,“合法性只有一个,你弄出两个来,就说明两个都没有合法性,两种说法抱团取暖,狼狈为奸,相互矛盾。”
赵王雍,“等我把你打趴下,你就知道什么叫合法性了。”
吴运,“依仗武力得到的土地就是合法的吗?那你们和土匪有什么区别?你问问你身后的赵国军人,是不是谁抢的土地就属于谁?他们要同意这种说法,以后我上他们家,把他打出去,他们家就是我的。”
赵王雍,“在我的国家,有我罩着,谁敢这样干,我就杀了他。”
吴,“你这不是承认自己是一伙土匪吗。你就是黑老大。不打自招。”
赵王雍,“别废话,周天子就是合法性。”
吴,“周天子就合法吗?周厉王不也是天子,照样被人民赶走?桀、纣都是天子,他们合法吗?”
赵王雍,“周厉王不是好王,他是坏王。桀、纣也是坏王。”
吴,“那你根据什么说,现在这个王就是好王?如果他也是个坏王,你的合法依据也就没了?”
赵王雍,“你少来,自古都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今天,要是咱们俩调换位置,你就不这么说了。”
吴运,“即使我们今天把你打败,也不会占领你们的土地,我们的做法是让人民拥有真正的选举权,一人一票选出他们的领导人。你要是认为人民拥护你,你也可以参加竞选。你敢吗?”
赵王雍一时不知道怎样回答。吴运抢着说,“如果你没有合法性,凭什么要求这十几万人的军队给你卖命?打了胜仗,他们得不到什么好处,好处都让你们这群权贵分了。可打了败仗,死得最多的就是无辜百姓。你问问那些韭菜,愿不愿意让你这么胡作非为?”
赵王雍,“愿不愿意,那是我们自己家里的事情。那是我们主权范围的事,你管不着。”
吴,“天下的规则必须是人权大于主权。你那套封建主义的理论必定会被历史淘汰。赵国的百姓每个人都有自家的事,他们有他们的人权。你凭什么剥夺他们的人权,逼他们上战场?他们不想这样做,你肯听吗?你要是不听他们的,天下人就不会听你的,天下人就要管你的事。”
赵王雍,“我就代表赵国人民,赵国人民就是我。”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3-16 16:33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