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可怕的病毒 [2020/01]
- 陈破空欠考虑 [2020/01]
- 策略与机遇 [2020/03]
- 乱世也要生存 [2019/11]
- 权本主义----手机 [2023/09]
-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2019/06]
- 习近平的选择 [2019/12]
- 范冰冰VS赵家人 [2018/10]
- 川普为何屡赞习近平? [2020/02]
- 中国芯 [2018/04]
- 介绍两位墙内学者 [2019/08]
- 张首晟的心结 [2018/12]
- 说绘画 [2020/10]
- 教育是这样腐败的 [2017/05]
- 谈谈郭文贵 [2017/05]
- 谈爱国 [2019/07]
- 还‘共产’吗? [2017/06]
- 换个角度看香港 [2019/08]
- 神秘的基尼系数 [2017/06]
- 公德与私德 [2018/07]
- 澳洲高校风云 [2017/08]
- 无法融入国际社会的中共 [2019/09]
- 统一的希望 [2018/05]
- 一个使美国矮小的政策 A Policy Making America Smaller [2019/03]
- 谈“母亲论” [2019/06]
- 世界新秩序 [2024/12]
- 核讹诈的杰作 [2022/02]
司马憙告辞,返回中山国后,向中山君报告说:“赵王不是贤明的君主。他不喜欢道德修养,却追求淫声,美色;不喜欢仁德礼义,却追求勇武暴力。我听说他竟然还想得到阴姬。”中山君听后脸色大变,很不高兴。司马憙接着说:“赵国是强国,他要得到阴姬的心思已是肯定。大王如果不答应,国家就会危险;如果把阴姬给他,不免会遭诸侯耻笑。”中山君说:“那该怎么办好呢?”司马憙说:“大王立阴姬为王后,以此断绝赵王的念头。世上还没有要人王后的道理。即使他想来要,邻国也不会答应。”中山君于是立阴姬为王后,赵王也就没有再提娶阴姬的事。
吴运听乐毅讲过这事以后,心想,这司马憙真是商战公关的好材料。无中生有,死人都能给说活了。于是,暗地里雇人了解情况。逐渐发现,其实,司马憙并不像他父亲所说,是个华而不实的无能之辈。他除掉季辛的手法的确恶劣,但是,在封建体制下,人人需要自保,不这样干,就会被别人吃掉。季辛其实是当时的少壮派,鹰派的代表;主张一切用军事力量解决问题。一天到晚要求国君给他追加军费,而司马憙主张先搞好经济,再加强军备。这就是俩人的真正矛盾。战国时代,由于没有法制观念,大家名为尊重礼法,实际上,都是用潜规则办事。比如,晏婴想要在齐国推行法制,但齐王对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人的宠爱,使得他只能使用一招,二桃杀三士的手段,将这三位法外之人除掉。司马憙玩的也是类似的手段,只不过,他玩的不漂亮而已。就是因为玩得不漂亮,所以,如果按照儒家的史观撰写,那么,晏婴就变成历史上千古歌颂,二桃杀三士的贤臣,而百代骂名落到司马憙头上。但按照普世价值的观点来分析,司马憙的所作所为,并没有太大的过错。吴运通过乐毅的关系,逐渐让司马憙弄明白,民主政治的核心理念,并且,邀请他入股自己的公司。不久,司马憙暗杀了卿士爰骞,谋害了大将军季辛的事情,还是被人揭露了出来。受害的两家人,要求法办司马憙。吴运请律师帮助司马憙打官司:最后,以有关“买凶杀人”和“刑讯逼供”律条还没有通过立法为由,使司马憙躲过一劫,仅仅是在报纸上受到了谴责,对两个家庭的成员进行赔款。并且促成了这两条法律通过。此后,吴运与司马憙成为了朋友。这样就保证了整个国家的稳定,也保证了吴运这次出战赵军可以后顾无忧。
这一次,是吴运请乐毅带着五十国的士兵,在这里完成接收的任务。乐毅将五十几国的人马排列在山顶。五十国的军队,制服各异。赵国人在低处,只能看到每国士兵前几排,看不到后面的。这让他们个个心惊胆颤,还以为是五十国联军在这里堵截。赵王也心中感到困惑,各国不是支持我攻打中山国吗?怎么背后捅我一刀?他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正要上前问话,乐毅一挥手,联军士兵高喊,“下马投降,免尔一死!下马投降,免尔一死。”
赵军的士气早就瓦解,无心反抗,只能投降。长平之战胜利后,吴运心中特别兴奋,他默默念叨着,“这一次,我吴运算是积了大德了,四十万生灵,四十万条人命。”原来,原本的历史走向应该是:赵国与秦国在长平会战,秦国得胜后,将赵国四十万将士活埋。而吴运这一次,将赵国四十万人打垮,赵国再也没有能力集结四十万人对付秦国了。
说到这里,有人要问,为什么这次战争,吴运没有出动飞机?原因很简单,因为上次出动飞机的时候,各地情报站发现电报系统受到严重的干扰,可以说是瘫痪。这是由于,内燃机的火花塞引起的电磁波使得正常通讯无法进行。战争期间,通讯非常重要,出现这种事故,十分危险。吴运要求中山书院的通讯系,尽快采用晶体管放大技术,将通讯使用的波段与内燃机产生的波段分开。由于时间太短,新技术还在试验当中。此外,吴运发现,这次作战也没有必要非使用飞机不可。
吴运这一次,等于占领了整个赵国的北部。这里,有很多居民就是白狄,与中山国的白狄原本是一个民族。他们也过着游牧生活。这部分人更愿意接受中山国的条件,建立一个与中山国类似的民主制政权。自己选择自己的领导,每四年进行一次选举。土地私有化,三权分立。中山国得到的好处就是有了一个民主制度的伙伴。将来发展起来可以相互依靠,抱团取暖。
回到家中,他看到报上刊登一篇文章,“周天子讳宫涅遭犬戎围攻,被害,申后重掌朝纲,褒姒及王子不知所踪”看到这条消息,吴运心中五味杂陈,不知道如何面对:看来,一个王朝该覆灭,就得由它去,谁也救不了。我已经阻断了‘烽火戏诸侯’的事情发生,可是,周天子还是被杀了。反过来想,犬戎入主华夏,也并非是坏事。好歹敲打敲打儒家的礼教。儒家称这个民族为犬戎,实际是因为他们的图腾上,画有一只狼。崇拜强权的儒家,知道狼是一种凶悍的动物。从骨子里有一种胆怯的意识;就像是对龙的恐惧。正是这个原因,儒家没有把这个民族说成是狼戎,而说成是犬戎,自己骗自己,为的是壮胆。戎的意思是军队,犬戎的意思是像狗一样的武装力量。由此,从宣传上贬低他们。这一次,犬戎占领了镐京,可以说重创了儒家的傲慢心理;一只狗,爬到主人的头上,还把主人的天子杀了。儒家对中华民族最大的危害,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所有的人为了面子而活着,宁愿否认科学与真理。结果,千百年来,使中国文化不断内卷。说它的破坏中国文化的元凶,不为过。
为了面子,儒家文化发展出来一套进贡制度,这是一个为了面子而损害百姓利益的制度。它的基本思路就是让周边的小国到天子那里进贡,而天子用数倍的财富对他们赏赐。有了这种赔本的政策,天子的权力,表面上巩固了。当天子发现国力支付不了这种赔本生意以后,不得不让这些国家隔几年进贡一次,有些国家,甚至为了能够抢到进贡的机会,相互开战。当时流传着一首《白狼王歌》就体现了周边国家对周天子的‘感恩之心’。犬戎要的是里子,天子要的是面子,双方各取所需,都很高兴。明白这层道理后就懂得,为什么二十世纪中叶以后,要拼命拉拢第三世界?就是为了撑起国家的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