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头再来(71)吴运的心病

作者:苏诚忠  于 2021-8-28 08:03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原创文学

吴起,“血亲之间的骨肉相残,本来都是为了争夺物质利益,与政治主张没有关系。如果不是周礼作祟,非要把这种物质利益的争夺与政治捆绑在一起的话,当兄弟之间的基本生活条件得到满足后,本不应该发生械斗的。在大同社会,有了健全的法律,而且,政治家处处受到人民的监督,因此,只有真心施展政治抱负的人,才会从政。如果仅仅为了钱的话,开公司,做生易能赚更多的钱。可是,小康社会,故意贬低商人的地位,这就等于让所有的人都去争夺政治上的等级,当然打个没完。在大同社会,作为政治家,你自己说你的政策对人民有利不成。那需要人民的认可,外加舆论的认可。世界上的所有事情都是不断变化的。如果你的政策没有得到百姓的认同,没有选择你,那么,四年以后,你还可以修改自己的政策,再一次竞选。小康国家的每个王朝都是开始昌盛,然后逐渐衰败;再由新王朝取代。但是大同国家则是几大阵营观点的较量。每次阵营的替换,相当于小康社会的一次王朝更迭。小康的王朝更迭需要发生战争,死人无数,但大同社会中的政治阵营更换,仅仅是选票比例的变化,一个人都不死?”
主父,“没有继承人的情况下,改变政府,还不流血,真的不敢想象。”
吴起,“我国已经实行好几年了,主父大概不关心报纸。或者不相信报纸。一旦所有的人都尊重百姓的意见,都认可选票,就没有理由发生流血冲突。所以,改成民主制度以后。王位就不是一切,而是国家的象征。无论谁来做王,都是礼仪上的代表。没有实际权力。没有做王的王室成员,你需要选择做平民还是贵族,做平民,你有被选举权,可以参加首相选举。作为王室成员,你不能从政,但是,你每年有一笔生活费。在这种原则下,所有的政治犯就都不是犯人。”
主父看到过去几天发生的悲剧,特别是自己差点也没命,心里非常难过。儿子们都是自己的骨肉,如果不接受民主改造,以后还不知道有多少杀戮在等待着这个家族。不过,他转念一想说,“我听说,将军早年曾经为了妻子织布的手段高超而休妻。不知可有此事?”
原来,在娶齐国宗室女以前,还娶过一位很贤惠的妻子,那是一位心灵手巧的姑娘,尤其善于纺纱织布。可惜吴起少年轻狂,不懂得安心过日子,嫌她不懂打情骂俏。有有一天,吴起从街上买来一条丝带对妻子说:
“你能织一条一模一样的吗?”
妻子二话没说,量了尺寸,便在织布机上咔嚓咔嚓地织了起来,没花太多时间就织了一条新的丝带出来。
吴起拿起两条丝带一比较,发现妻子织的这一条反而比买的更加精致。
吴起,“我让你织得和这条买来的一样,而你却织的比这条还好,是怎么回事?”
妻子满心欢喜地以为丈夫赞扬自己,便说,“用的材料虽然是一样的,但是我多下了些功夫,当然织得特别好啦。”
没想到,听到的竟是丈夫的训斥,“我可没有这样吩咐过你!你这么不听我的话,那就收拾东西回家去吧。”
这吴起刚在街上被人挖苦说他,“大事做不来,小事不肯做。还不如一个妇人。”如今妻子做得比自己要求的还好,他认为妻子这样做是想羞辱自己。妻子大哭着跑回了娘家,吴起也不阻拦,反而写了一封休书,派人送到了老丈人家里。
老丈人心里纳闷了,这叫什么事儿。我闺女的女红做得好,男人们心疼还来不及呢,怎么到吴家那儿成了休妻的理由了?他亲自带家人找到吴家,要向吴起讨个说法。吴起仍旧是不认错。面对岳丈的指责,他冷冷地回答说,“我在家从来不说空话(起家无虚言)。她不听我的话,我就要休她;我既然休了她,就绝不反悔。”
两家人吵闹了半天,最终因为吴起休妻的态度坚决,只好解除了这桩婚姻。
如今主父提起这件事,明显就是给吴起设了一道坎,看他怎么过。
吴起已经不是当年的狂妄少年,多次谋职,不是遭白眼,便是干不长,所以回答,“想不到,主父连这事都知道,谢谢。的确,当年是我年少轻狂,做得不对。现在很是后悔。”
这话等于反将了主父一道,意思是;“见义不为,无勇也。”
主父点了点头,“好吧,就按你们说的办吧。”接下来就是请赵王何来这里议事。毕竟他才是当今的王。这一次是派主父的亲兵前去请赵何。赵何已经失去了肥义,没了主心骨,事情很快就定下来了。
再说中山国国内,一段时间以来,最让吴运不放心的一件事就是,查遍了整个春秋战国历史,找不到一位数学家。甚至连计算圆周率最原始的方法都要几百年以后才出现。没有数学,科学就失去了灵魂。一个不懂数学的文明,根本没有发展逻辑思维的希望,甚至有人认为,没有数学的文明,根本就谈不上哲学。远古时代的伏羲曾经发明过九宫八卦,但是此后就再也没人沿着数学的思路发展这些内容。倒是不少人把它们与算命,以及各种神话附会。吴运害怕,万一自己没了,整个中山书院就可能烟消云散,至少是从内卷走向灭亡。这片土地可能仅仅因为没能在科技上找到突破口,再次回到相互杀戮的岁月。更可怕的是,这一次将使用工业化的武器,杀起人来,要比冷兵器更加凶残。一旦出现那种情况,儇橘和孩子们该怎样生存?想来想去,只能硬着头皮自己干,用自己那点高中的数学知识,尽力而为。没有老师,没有教材,经常是做题做不出来,只得叹口气:别人都已经发明出来的方法,我怎么照搬都不会?没办法,留给后人吧。正是基于这个考量,他哪也不去,就留在家里撰写数学短文,每隔七天在中山日报上发表一篇。他希望用两年的时间,一百篇短文把自己对于数学的认识讲清楚。每篇短文的后面都留下几道习题,目的是以此引起有兴趣的人研究数学。为了能将数学与物理挂钩,他还要开始定义度量衡的各种单位,并且制造一米的金属模具。把地图的测量原点,定在了灵寿城的中心,一根水泥桩上的青铜钉上。有了这些,其他工作的开展就有了标准。
使他欣慰的是,报纸上发表不久就得到了很大的反响。那篇文章讲的是,李聃在道德经中描述的发展规律与伏羲八卦的发展规律。大意是:
“数学是指导人类认识世界的,最为精确的表达系统。没有半点模糊的空间。举例来说李聃曾经说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与伏羲八卦所说的却有很大的差别。大家可曾认真的思考这个差别到底有多大?”
问题提出不久,收到李聃的反问,“《易经》上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不都是从小到大,从开始到后来表达了万物的生长过程吗?不同的仅仅是表述方法,最后都会到达相同的结果。”
吴运,“的确都表达了万物生长的过程,可是,发展的速度大不一样。八卦发展的速度之快,一般人想象不到。它的速度是1生2,2生4,4生8,8生16,16生32,32生64,接下来是128,256,生了8次就有256。生64次以后,伏羲八卦的数量达到了20位数之多,能把全天下每一粒沙子数一遍。可是,按照道德经的速度,只生到了64。可见,文王当年对八卦感到兴趣,没有什么其他原因,仅仅是对它的数字变化好奇而已,易经编排的那些故事,是后人的牵强附会。而按照李聃的意思,生64次,只有64,能一样吗?”
韩非在报上问,“就算是数量的差异很大,那又有什么用处?”
吴运,“利用伏羲八卦的原理;也就是二进位数的原理,我院工程系主任鲁班,已经制作出了可以计算的机器。或者叫做手摇计算机。再困难的计算,只要有了这种机器,就都能解决。”
以这个为契机,吴运开始讲解数列,以及各种数列的求和。引起了诸子百家的兴趣。之后,他把话题逐渐转向了极限问题。开始,给大家提出了奇诺悖论,希望大家解答。当然,没人能够解释。但是,整个学术界研究数学的兴趣提高了。局面打开了,事情就好办了。接下来讲什么是无理数,几种求圆周率的方法比较,对数的作用,什么是自然对数,导数的发展。几何方面从最初的平行线开始,到三等分一个已知角,倍立方等讲起。逐渐发展到三角函数。越来越多的人参加了讨论,吴运希望出现少年天才,童子功能够在数学上超越自己。因为,自己那点玩意,实在不怎么样。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2 18:00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