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东周找饭辙(20)环境的作用

作者:苏诚忠  于 2022-2-8 04:57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原创文学

平牟,“我的意思是说,如果在大同社会,很容易就发现这只看不见的手。利用它可以大大减轻管理成本。但是,在小康社会,就难以发现这只手,或者说,即使看见了,也装看不见。”
墨,“为什么?”
平牟,“因为过分强调这只手的话,等级就没有意义了,一大批官僚要丢掉饭碗。不但如此,更重要的是,没理由贪污了。小康社会的秩序就被打破了。”
墨翟,“你是说,大同社会没有等级,因此,按照等级往上爬就没有出路。只有从经营上,从劳动上,从科技发明上找出路才有可能?”
平牟,“对呀,最伟大的发明往往出自最平凡的人群中,各种性格导致他们的看法迥然不同。当他们的个性能够充分发挥的时候,就能从各种角度发现新东西。在没有等级的社会,上面这些秉性就是任人为贤的理论依据,也是人与人拉开距离的依据,那是胆识和能力造成的差别。而像小康社会那样讨好领导,是没用的。所以,生活在大同社会的人都需要知道。不要以为成功只属于你个人,其实,是大环境才决定一切。所以说最伟大的,是那些发明了私有制的人,是那些将权力分解的人,他们为大同社会带来了一切。”
墨翟,“你是说,发明创造需要的是一种不追求固有等级的环境。而我们现在的环境只能为了等级,把阴谋诡计当作聪明,把潜规则当作智慧。把认真观察宇宙的当作傻瓜?”
平牟,“对呀,大同社会中,既有‘傻瓜’也有‘聪明人’,这就叫多元化。无论你是谁,都享受到‘名一艺者无不庸’,如果是爱思考却不善交际的‘傻瓜’,那就轻松愉快地发明创造。而对社会有兴趣的‘聪明人’,则时时刻刻为大家警惕着,是否有人像古代的君王那样,在人们的不知不觉中盗取权力,妄图恢复小康。可是,小康社会的上层,就只能是善于关系学的人,因为,维稳指望他们来完成。”
墨翟陷入了一段深思。
平牟,“大同社会中,将科学技术看作是一种资产,只有这样才能在技术上突飞猛进。那么,问题来了。这个资产是属于谁的?”
墨翟想了想,“是发明者的。”
平牟,“对,是发明者的。可是如何表现出来呢。你不能说我拿着一个发明当钱花吧。因此,需要一种专利法。有了它,就能把发明创造变成钱币。也就是说,谁使用这个发明,谁就要付钱。”
墨翟,“专利,莫不是像厉王那样的专利?”
平牟,“有些类似,区别在于,大同社会的专利是依靠自己对人类的贡献而得到的。小康社会中的专利,是周厉王靠枪杆子和流血得到的。那种专利和土匪小偷没什么两样。”
墨翟,“还有一个问题,如果我们变成了大同社会,但还有很多地区是小康社会。难道他们不知道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难道他们不会也发展科学?”
平牟,“这个不必操心,小康国家对待科学的态度就如对待周礼的态度。把它宣传成最最最先进的代表,然后要求所有的人对它顶礼膜拜,这就形成新的礼乐仪式,还是脱离不了等级崇拜的思维模式。在这种新的形式主义下面,这类国家无法在科学技术上有所突破。他们做什么都像演戏。只要制度不改,谁也扭转不了这个走向,他们争权夺利还忙不过来呢。”
墨翟还是不放心,“他们一定不会改变做法吗?”
平牟,“他们绝对改不了。小康国家的政权本来就没有合法性,因此,小康国家的一切任务就是围绕着维稳展开。为了维稳就要建立一个任人为亲的官僚机构,所有的机构其实都是为了维护一个个谎言而存在的。既然任何脚踏实地的新发现,新发明都是对于这个官僚体制的挑战。而统治者又不知道任何新思想的后果是什么,会不会被潜在的对手用来对自己不利?所以,总在游移不定中坐失良机。许多大同国家很容易解决的问题,在小康国家就是迈不过去这个坎。原因是,大同社会中,谁上台,谁下台与维稳无关,有条件任人唯贤,你的新思想与传统观念不一样,没关系,一切由选票做主,谁有能力谁来决策;就好像你的产品行不行靠顾客买单,如果权力参与了销售行为,那就是犯法。有了这样透明的法制系统,当权者绝对放心。不会有任何人成为自己的潜在威胁,真要出现对社会不利的事情,早就被就被民众揪出来了。”
墨翟,“小康国家就必须依靠官僚集团来维持吗,就不能减少冗员吗?”
平牟,“不能,小康国家没有那只看不见的手。而且,就是因为没有这只手,所有的官僚机构都必须贪污腐化。因为,这是官场的见面礼,你不贪,那不是看不起我们吗?他们个个都有自己的道理,‘最高当局都不合法,我们为什么要道貌岸然?大家都是碰运气混日子,谁也不比谁强。凭什么你来指手画脚?’”
沉默了一下。
平牟,“今天已经不早了。大家准备在哪里休息?”
墨翟,“我们四海为家,随遇而安,天当被,地当床。”
平牟,“哪能这样,今天,我请各位吃大碗面。也只能找个便宜的院落租下。大家先将就一晚,以后,慢慢再想办法。”
墨翟的弟子中有人说,“先生不必破费,我们自己能够解决。”
平牟,“这样吧,我想以后一方面和大家探讨科学的道理,另一方面,建立一间工厂,让大家在里面工作。至于生产什么产品,看情况再说。反正能做的品种很多,哪样好卖咱们生产什么。每天上午讨论学问,下午一起工作。怎么样?”
“我们可以干全天,晚上讨论学问。”
平牟看着墨翟,“你的弟子们太着急了。”
墨翟犹豫了一下对弟子们说,“大家就不要客气了。咱们听平先生安排。记住平先生的好处就是了。”
第二天大家就开始了新的生活。先是墨翟给弟子们讲解,新的学习目的是将兼爱、非攻、非儒、平等、科学、民主、法制的思想如何变成现实。然后是平牟来解释什么是科学。
根据发明与发现的顺序,物理最好从力学开始讲。但是,讲力学,怎么也绕不过牛顿。可这样又有了问题。对于一点没有欧洲概念的学生,讲不讲欧洲的地理、历史和人文呢?这要一讲起来就没边了。可是,不讲呢,像是文革中,把牛顿第一定律说成是运动学第一定律。这样讲的后果是学生不知道这些定律是怎么来的,渐渐的就认为,各种定律来自不可知的神,而非人,于是,失去了发现基础理论的能力。欧洲那些伟大的科学家,哪一个不是靠着研究前人的著作成功的?甚至为了读懂原著,还要努力学习原著使用的文字。中国人想要有类似的成就,就不能偷懒。在这个问题上,绝对没有弯道超车的道理。想到这里,他还是把欧洲历史用最简单的方法,从最原始的地方讲起来。他拿起笔,画了一张世界的草图:
“同学们,我要讲的内容,来自一个遥远的地方。它叫欧洲,这里是我们周朝,这里是欧洲。很多科学知识,是欧洲人最先发现的。”
高石子举手提问,“为什么是欧洲人最先发现?”
平牟,“这个问题提得好,欧洲是一个个的小国,没有大一统的中央政权。一堆分裂的小国与一个大一统国家的区别在于,小国人民为了自己的生存,思考的问题就是眼前最基本的内容。而大国的学者们,需要解决的是如何维稳,治国平天下的大问题。说得更清楚一点就是,大国人多,每个人身上刮一点血就能发大财。这种发财方法即安全又省力,即容易学,又有大量的古书记载。‘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指的就是这些知识。青少年们只要努力背书,不但父母全力支持,而且,‘书中自有颜如玉。’连美女都看你顺眼。就像孔子所说,“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为了这个大目标,具体问题就不必考虑了。小国则没有这种便利,人口就那么些,大家都认识,你怎么好意思割别人韭菜?而且,也没那么多韭菜供你割?唯一的办法就是向大自然要,这就是发明创造的动力。以后我们会讨论,科学与这种泛泛的大道理恰恰相反,它要求人们在一个个微小的差别中找出理由来。回顾历史,我国古代,黄帝出生以前,也曾经是一个个小的部落,那个时候,曾经有过不少发明,为什么现在没了呢?”
徐弱,“为什么?”
平牟,“知识分子要生存是有条件的。失去了这个条件,知识分子没了,整个社会的知识也就逐渐的枯竭。目前,我朝虽然也有不少小国,但是中央政权要求我们统一在周礼的指导下行事。可随着各国之间的兼并,国土面积逐渐增加,知识分子的出路越来越少怎么办,必须增加编制才能为更多的人找到官位。过去,知识分子,如果三个月找不到官做,就惶惶不可终日,需要到朋友间吐槽,得到安慰。有官位就有一切。所以,没有官做的人,忙着到各国送礼求官(出疆必载质)。而君王也能重视这种自荐的知识分子,因为,他们的能力,的确有讨价还价的资本。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反正国家多得数不清。一个一个的尝试。‘周不可则去之鲁,于鲁不可则去之齐,于齐不可则去之宋,之郑,之秦,之楚也。’试想,一旦出现大一统的局面,‘天下一君,四海一国’,那么失去官职的知识分子,只能离开自己的祖国,到夷狄去工作了。(见《韩愈·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所以说,各国之间的吞并,正导致知识分子求官的路越来越窄,失去了在和平环境下,平等的竞争机会,举目望去,都是上下级的关系在空谈治国;学的都是人情练达,实际上是以权谋私,或者发动战争,把矛盾转嫁给其他国家。也就是说,发明创造与大一统势不两立。所以,在发明创造这一块,我们只能学习欧洲。”
高孙子,“平先生意思是说,大同社会才有发明创造的可能。那么,欧洲那些小国都是大同社会吗?”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3-26 21:14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