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对自媒体stone记的看法——不精明的利己主义投机分子 [2019/07]
- 公子沈:这名马里兰大学的中国留学生真的辱华了吗? [2017/05]
- 公子沈:中国经济神仙也救不了 [2016/04]
- 万达告别房地产,首富一夜洗白白 [2017/08]
- 中国老百姓在乱世中应该如何自保(升级篇) [2017/07]
- 美帝、内债和中国老人:压垮未来中国的新三座大山 [2018/08]
- 撕人家的海报,难道还有理了? [2017/09]
- 公子沈:章莹颖同学在美失踪,中国人在幸灾乐祸什么? [2017/06]
- 勃列日涅夫实现了苏联梦,然后呢? [2017/07]
- 公子沈:中国五大社会阶层的真面目 [2017/05]
- 公子沈:揭露华人的爱国投机主义 [2017/09]
- 章莹颖美国遇害,全家人诈捐骗绿卡? [2017/09]
- 这位人民教师成功预言了祖国的大败局 [2017/07]
- 中国建设国际双一流大学是天大的笑话 [2017/11]
- 公子沈:人工智能是压倒中国模式的最后一根稻草 [2017/06]
- 公子沈:一带一路是21世纪中国朝贡新体系 [2017/05]
- 这九个字,可以解释整个世界局势和中国问题 [2017/07]
- 海外华人生存自保指南 [2018/01]
- 作为一名奔驰车主,我对奔驰辱华的不同看法 [2018/02]
- 一名伟大的囚徒:第一个死在狱中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奥西茨基 [2017/07]
- 公子沈:对“辱华”的杨舒平同学讲讲人生的经验 [2017/05]
- 每当意外发生,总有人喜欢秀智商下限 [2017/10]
中学时我们上历史课和政治课,很多知识点都是浅尝辄止,没有学通,或者被误导,以至于造成今天许多中国人连最基本的党、政、军、法、国、民的基本概念都没分清楚,对中国的历史更是一知半解。
如果一个中国人对本民族的历史和根源都没有清楚的认知,那就是中国人文社科基础教育的失败。
不过公子犯堂公众号的读者现在有福了,我未来会用一系列文章来回顾中国的历史。跟着公子沈重新再上几堂历史课,把过去被洗过的脑再重新更换一套,寻找到中华民族的真相吧!
梁启超说过:“凡主权者喜欢干涉人民思想的时代,学者的聪明才力只有全部用去注释古典”。在我被和谐了不少文章之后,我也只好拿出时间和精力去注释一下古典。
虽然历史不能假设,也不存在所谓的规律,但我们至少可以站在今人的角度,去分析历史的进程和因果关系。
各位盼望我能嬉笑怒骂评论时政的读者,自然会从我对历史的分析和阐述中领悟到现实的意义。
今天,我们先从秦始皇说起。
中学的教科书上写道:“秦灭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我在之前的文章里讲过,从秦开始,中国就结束了封邦建国的封建制,开始了中央集权的郡县制。所以课本上的这句话自相矛盾,“中央集权”与“封建国家”是对立的。
好,先不说教科书的硬伤。至少,秦建立了中央集权,这是所有人都同意的。
这时候,丞相李斯跳出来对秦始皇说:“古者天下散乱 ,莫之能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
李斯这段话,就是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开始。
其实,当皇权集中到一个人的身上,“并有天下”,必然就会出现“别黑白而定一尊”的局面,也必然会扼杀民间的言论与思想自由。
最后,在秦始皇“敢有挟书者族”的一声令下,曾经在春秋战国时期群星璀璨的中华文化与思想被付之一炬,所有的书籍只剩下医药、占卜、种树的内容。
同时,由于“诸生皆诵法孔子”,当时的数百名知识分子被砸死活埋,甚至还对孔子墓地掘地三尺。孔子就算想到了死后被秦人挖了一回祖坟,他也万万想不到被2000年之后的现代中国人又挖了一次。
幸好,当时还有一些人冒着被满门抄斩的凶险,私自保留了《论语》、《尚书》、《诗经》和其他诸子百家的著作,不至于我们到今天对祖宗问题一问三不知。
可惜的是,中国人从思想和精神上,开始与后来世界文明的前进方向渐行渐远。
我认为,所有人在试图回答“中国为什么在近代落后于西方”的“李约瑟难题”的时候,必须要回望到秦代大一统的这段历史。
当然,即使没有李斯,中国历史也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后来,秦二世而亡。正所谓“祖龙魂死秦犹在”、“百代都行秦政法”,秦的出现已经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一段延绵不绝的漫长的中央集权时期。
有人可能会问,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是改变了吗?其实不然。汉代只不过用儒家做了包装,实际上罢黜百家与焚书坑儒的做法没有什么不同。至少,集权体制没有丝毫改变,甚至加深了思想的大一统,彻底否定了百家争鸣的社会自由。
所以,后来宋代诗人才会评价说:“汉儒之罪甚秦灰”——汉代儒家比秦代焚书所犯的罪过还大。
其实,在两千年以来的漫长时期,权力中心所作的一切努力,不论是进行经济上的变法还是制度上的改制,不论是分裂割据还是打着统一之名,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争夺和保住至高无上的皇权,为了能“正朔相承”。
这个把整个国家之命运系于一人的制度,导致了中国历史上政乱频生、文祸横行、阉党乱国、外戚专权、生民涂炭,只有在屈指可数的几位千古明君的统治下,才得以短暂生息。我未来会写到这几位皇帝的事迹。
自然,这样大一统的皇权专治导致我们不可能出现欧洲分散式的资本主义及启蒙运动,也不可能迅速改变方向,全面吸收西方的先进文化、思想和技术。这也是后来大清国与拥有“四强藩”的日本在明治维新时期的区别之一。
总之,秦朝是中国所有帝国的祖宗,始皇是中国所有独财者的祖宗。
好不容易到了现代,我们终于恍然大悟,决定全盘接受西方,选择引入马列,然后再来一次“焚书坑儒”,清除其他的异端思想和阶级理念。
当时的主政者写道:“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无论在思想和行为上,都与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暴君惺惺相惜。
不过实验了一段时间之后,却发现还是特么选错了对象。当然,这是后话,不再多言。
我们从秦统一的这段历史中,可以学到什么?
首先,在中央集权的体制下,不可能有言论与思想的自由,不可能有超越先进的创新与崛起,更不可能顺着世界文明的潮流大踏步前进。
只要没有在本质上彻底的改变这个“秦政法”的专治体制,我们终究处在一个短暂的历史阶段。只有目光短浅格局太小的人,才会为今天的成绩欢呼雀跃。
在这个短暂的历史阶段中,即使在某种程度上有所开放,也只能保持短暂和有限度的稳定与进步,最终还是会以另一种形式重复千年以来的朝代更替与循环,稳久必乱、合久必分。
这一点,从秦始皇大一统之后就已经注定了。这是民族的命运,也是中国崛起的历史局限性。
其次,在任何一个阶段内,所有支持权力中枢的人,都会有伴君如伴虎的感觉。只要你跟着这个体制走,随时会成为替罪羊或牺牲品,寿终正寝算你运气好。
我们不要看某个人前一天还意气风发,准备加官晋爵,嘲笑吃瓜群众。第二天突然他就被双规,亦未可知。
主张焚书坑儒、严刑峻法的宰相李斯,自己最后落得被腰斩和夷族的悲惨下场,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
公子沈
2017年7月28日
注:据传言10月份之后个人公众号可能不保,请读者加我微信:gongzishen2016,获取文章更新地址,以防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