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对自媒体stone记的看法——不精明的利己主义投机分子 [2019/07]
- 公子沈:这名马里兰大学的中国留学生真的辱华了吗? [2017/05]
- 公子沈:中国经济神仙也救不了 [2016/04]
- 万达告别房地产,首富一夜洗白白 [2017/08]
- 中国老百姓在乱世中应该如何自保(升级篇) [2017/07]
- 美帝、内债和中国老人:压垮未来中国的新三座大山 [2018/08]
- 撕人家的海报,难道还有理了? [2017/09]
- 公子沈:章莹颖同学在美失踪,中国人在幸灾乐祸什么? [2017/06]
- 勃列日涅夫实现了苏联梦,然后呢? [2017/07]
- 公子沈:中国五大社会阶层的真面目 [2017/05]
- 公子沈:揭露华人的爱国投机主义 [2017/09]
- 章莹颖美国遇害,全家人诈捐骗绿卡? [2017/09]
- 这位人民教师成功预言了祖国的大败局 [2017/07]
- 中国建设国际双一流大学是天大的笑话 [2017/11]
- 公子沈:人工智能是压倒中国模式的最后一根稻草 [2017/06]
- 公子沈:一带一路是21世纪中国朝贡新体系 [2017/05]
- 这九个字,可以解释整个世界局势和中国问题 [2017/07]
- 海外华人生存自保指南 [2018/01]
- 作为一名奔驰车主,我对奔驰辱华的不同看法 [2018/02]
- 一名伟大的囚徒:第一个死在狱中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奥西茨基 [2017/07]
- 公子沈:对“辱华”的杨舒平同学讲讲人生的经验 [2017/05]
- 每当意外发生,总有人喜欢秀智商下限 [2017/10]
一觉醒来,看到美国又发生了枪击案,这回是在德克萨斯的教堂,至少27人死亡。
刚刚从美国旅游归来毫发无损的公子沈,看来还需要继续在公子犯堂普及一下基础知识。
记得举世震惊的拉斯维加斯枪击案过去没几天,美国国内讨论枪支问题掀起过一阵高潮。
当时出了两篇爆款的文章。
一篇是统计学家Leah Libresco在《华盛顿邮报》发表的文章,标题是《我曾经以为控枪是答案,我的研究告诉我并非如此》。他认为与其控枪,不如把精力放在其他更重要的民生问题上。
另一篇是专栏作家Bret Stephens在《纽约时报》上的标题更加惊悚:《废除宪法第二修正案》。
文章一出,两个人顿时火了,均被各自的反对者喷得体无完肤。
可见,多少年来,民间枪支是否泛滥一直是美国社会争论的重要话题。
不得不承认,美国确实几乎成了3亿人口“全民皆兵”的国家。据统计,美国平均每100人拥有88.8支枪,远超全世界各国。
第一个最主要原因是:美国维护个人权利的历史传统根深蒂固。
美国的独立运动基本上靠的就是老百姓组建的民兵,并且获得了人民战争的胜利。
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明文写道:“人民持有武器的权利,不得被侵犯”。
许多美国人认为,如果普通人没有持有武器的权利,就只能任人宰割和压迫。
拥有武器的权力都没有,就谈不上保卫自己的生命权和财产权,就不可能有今天的美利坚合众国。
最权威的民调现实,至今绝大多数的美国人仍然坚决地认同这一点。
第二个原因是美国的民族性格。美利坚民族一开始的形成过程就在跟野蛮的印第安人斗智斗勇、在荒芜的大西部开疆拓土,当然你也可以说是强盗出身。
后来他们又与强大的大英帝国对着干,民风彪悍、尚武斗狠,民族性格又轴又拧、绝不服软。
枪支对美利坚民族太重要了,枪支文化作为亚文化一直在美国盛行。每年全美各地举办的枪械展销会,就像国内的庙会一样热闹。我曾经在距离大城市很远的美国乡间高速路边的一间超市里,也见到过出售枪支的柜台。
美国人拥武的痴迷程度,连他们的英国大表兄都表示理解不能。
纵观历史,美利坚民族确实是一个不服管教、刁民辈出的民族,他们对个体权利的维护程度达到疯狂境地。“不自由、毋宁死”的精神,在美国更好地传承了下来。
例如,你在美国网站上经常会看到人们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与公权力对抗的自拍视频,比如坚决拒绝出示身份证或指责违规警车,上前与警察进行对峙、辩论、争吵,据理力争,不厌其烦。
总之,在美国这么一个奇葩国家要想全面禁枪,可能性基本为零。
无论发生多少起意外事件,民众持枪权利的立场也不会动摇。在拉斯维加斯枪击之后,著名媒体人Bill O'Reilly甚至表示:“自由总是要付出代价的”。
虽然无法全面禁枪,但民选的美国并非是国内网民认为的那样无所作为。实际上,多年来美国一直在不断加强枪支管控方面的措施,维护人民的生命安全。
例如,在1930年左右,美国已经有一半以上的州宣布禁止或管控全自动步枪(俗称机关枪)的使用。1934年,罗斯福总统签署命令,要求对购买民间武器的公民进行背景调查、指纹记录和联邦登记。
1968年,比罗斯福时期更加严格的联邦法律《枪支管制法案》正式签署。1986年,管控的枪支类型范围又进一步扩大到新式机枪。
据统计,美国历史上一共至少出现过16项关于枪支的联邦法令和最高司法审判,管控越来越严格,手续越来越复杂。
在美国,实际情况远不像某些人在网上说的,似乎所有人都能合法地、轻易地获得枪支。
根据1968年通过的《枪支管制法案》,有1年以上监禁记录者、监狱逃犯、家庭暴力罪犯、非法移民、精神病患等九类人是严格禁止持枪的。
除了联邦的控枪政策,80年代起美国大多数的州也都在联邦层面之外,陆续采取了不同形式、或宽或严的控枪措施,区别非常之大,具体的法律条款、定义、范围、限制也颇为复杂,例如某些州必须申请合法持枪证,经过批准后才能购买枪支。
在此多说一句,我发现公众号和自媒体上许多人对美国的状况所知甚少,连美国各州控枪法律完全不同都不知道,连全自动与半自动武器在法律上的界定都分不清,却想当然地对美国评头论足。
更有意思的是,数据显示,几十年来美国的枪支犯罪死亡率和总体犯罪率均在不断地下降。
目前,美国最大的争论焦点不是禁不禁枪,而是能否进一步收紧枪支管控措施,加强枪支使用的限制。
或者说,问题在于加强管制是否能够有效控制这些恶性事件的发生。
反对者认为,枪不杀人,人才杀人。刚刚发生的纽约汽车撞人事件就证明了这一点。更何况,再严格的禁枪也难以避免悲剧的发生,比如英国、法国、西班牙的恐怖袭击,以及某些全面禁枪的发展中和落后国家频频发生的恶性案件。
他们认为,限制获取枪支的合法渠道,不仅侵犯民众的宪法权利,而且限制了好人持枪自卫、阻止犯罪(DGU)的可能性,坏人却仍然能从非法途径获得枪支。
反对者的背后,有代表枪支产业从业者利益的全国步枪协会(NRA)的支持。
反对者所言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据司法部90年代做过的多次统计(NCVS),每年大约有6万至12万起使用枪支自卫的案例。
既要保护民众的持枪权利,又要代表控枪的民众意见,美国民选出来的政客处于两难的境地,陷入到了无休止的政治博弈中,因为首先选民自己就是带有矛盾的心理。
如何取得自由与安全的平衡,考验着美国人的智慧和能力。
在我看来,魔鬼在细节里。只有从微小的细节操作入手,不喊口号、不走极端,通过联邦、各州、两党、各方利益团体之间复杂而漫长的谈判、协商、妥协,做出一些细小但重要的改变。
例如,首先民间严格禁售半自动步枪的改造装置——撞火枪托(bump stock),然后把禁售范围逐步扩大到部分杀伤力强的半自动步枪。
我认为某种程度的控枪就够了。全面禁枪难以实现,就算实现也杜绝不了这类恶性的枪击事件再次发生。全面禁枪的效果,可能跟美国扫黄和扫毒的效果一样,该有的还是到处会有。
总之,美国的枪支问题有特殊的时代背景和体制的复杂因素,能否进一步控枪或禁枪,也将由全体美国人民的共识与意愿来体现。
这时,在天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一个茹毛饮血的原始食人族部落。部落里有一群还穿着遮羞布的原始人,看着美国人带来的电视机和计算机,嘲笑并关心着美国的社会治安问题。
公子沈
2017年11月6日
防失联,加作者微信:gongzishen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