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爱的老人 [2016/05]
- 海上青焙坊— Make a Difference [2016/07]
- 落叶归根---海外华人归国养老记 [2016/07]
- 雨中游古园 [2016/06]
昨晚参加了SYB第八届学生的毕业典礼,想想去年接新生时,学生们青涩的样子,今年他们就要步入社会工作了。中间听到肖老师说SYB这一年的创收,已经覆盖了总体运营费用的三分之一,心里也由衷的感到高兴。成为SYB
的志愿者两年多了,看着机构和学生们的进步,感慨良多。
SYB全称Shanghai Young Bakers,中文名叫海上青焙坊。2008年,在上海的几位热心公寓的法国烘焙师秉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助人自助理念,创办了SYB,为来自中国中西部的贫困青年免费提供一年的烘焙培训,让他们能够掌握一技之长。
后来为了项目的可持续,他们每三年挑选2-3名最优秀的学员,派送他们到法国接受进修学习,再回到SYB成为烘焙老师。截至2016年7月,他们已经选送了5名老师。今年还将派送出第三批老师。
作为一个公益组织,在成立之初,他们主要依靠一些法国企业和基金会提供赞助。后来他们开发烘焙公开课、面包篮子,参加公益集市,逐渐向社会企业转型。去年他们创造的营收已经能够覆盖运营费用的三分之一,比上一年度又上升了近13
个百分点。
SYB的学生大多来自河南、陕西、甘肃等中西部落后的贫困家庭。他们很多人15、16岁初中毕业就辍学到南方的工厂里打工。一次集市活动,碰上的一个男孩子,叫Thomas。来到SYB之前,他已经在一个电子厂里工作了两年了。他笑说,“我在工厂里是负责组装键盘的,您的电脑要是键盘出了问题可以找我!不过,我只会修键盘。”说完,他嘿嘿地笑起来。我后来问他年龄,他才17岁。我联想到我的弟弟,比他大一岁,正享受着大学校园时光呢!而面前的这个他的同龄人却在两年前就已经开始撑起家庭了。
毕业后Thomas留在了上海工作。一次在Thomas的朋友圈中,看到他发了一张照片,配文说,“今年的目标是给家里添个电视机!”。照片里,是他的家,泥土房,房间里灯光昏暗,家里唯一的陈设是一张床和一个柜子。看到那张图,我才感觉到何为“家徒四壁”。很难想象,在上海已经比肩国际化大都市的同时,在河南的某个乡村,还有的农户家里连电视机都没有。如果不是亲眼看到,真的很难相信。
当了解了这些孩子们背后的故事,你才能真切体会到SYB给他们带去的改变有多大。他们的毕业生里,有成为酒店糕点总厨的,有开了自家烘焙店的,也有的去了大型的烘焙原材料公司。看着他们从对烘焙一无所知,到用法语流利地跟客人介绍产品, “make a difference”的公益理念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每次参加SYB的活动,都是我吸取能量的机会。他们的主管之一Cécile是法国人,从09年在SYB工作,已经整整7年了。每次看到她的坚持,都带给我满满的感动。
祝福SYB,也祝福国内所有公益行业的从业人员。他们是我见过的最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