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房子

作者:履霜,坚冰至  于 2016-10-30 15:04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流水日记


  图一:2010年,我第一次拍秦岗村,坎坷不平的街道和村内凌乱的景象印象深刻,另一个最接受不了的,是走在村内无处不在的土尘,所谓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对应那时的秦岗村最为贴切不过。

 2016年8月2日,又去秦岗。

  秦岗变化很大,当我贴出了今日秦岗的照片,有几位博友说,这是你们那里的示范点吧!博友的意思很明显,这里是政府推出来的典型,来领导了让看,其它村肯定是很不好的。

 秦岗村确实是典型,但秦岗只是全镇48个村子里把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做得最好的一个村,人家付出了很多的辛苦,才有了如今的整洁环境,走在了其它村子的前边。

  那天去秦岗,一是想看看秦岗与我六年前镜头里有啥不同,另一个想法,是要拍拍村里的一些老房子。

 走进路南的这一家,八十多岁的老太太很热情,还要切西瓜让高锋和我吃。拍着照片,愉快地交流着,老太太非让我们留下吃瓜吃饭,我笑了,说,不能拿群众一针一线的,老太太也笑,说,这西瓜不能算。



  图二:要去农户家中拍照片,我自己带着相机肯定不方便,就邀了同事高锋同行,高锋是秦岗村包村干部,在村里很熟,带着我穿门过户就方便许多。



  图三:去的几家,都是村里的扶贫对象,在村里的扶持下,这几户帮扶对象都要重新建房,拍下来秦岗村这几栋最破旧的老屋,秦岗村就不会再有人居住这样陈旧潮湿的破房了。



  图四:这应该算是典型的老房子了吧!除了文物类的古建筑,鄢陵农村能见的老房子没法比这个更老了。



  图五:堂屋是老房子,东屋看起来也是,只是换了换门,推门进去,装修了,没一点儿老的迹象,就没拍,出来又关了门。


  图六:堂屋是几十年前农村最常见的景象,夏天天热,堂屋铺张小床,从地里汗流浃背地干活回到家,用晒好的热水擦洗擦洗身子,一大瓷碗井拔凉水,加入一大把黑糖,咕咚咕咚喝了,再躺小床上美美地吹吹风扇,不知不觉睡着了。一直到女人做好了捞面条,孩子把食香蒜汁也端上了,才起身吃饭,吃罢饭一抹嘴,跟女人孩子说几句,还可以再睡一觉。到了下午四五点钟,起身出门,盯着炙人的暑气又钻进了蒸笼般的玉米地里。


  图七:老屋破沙发,室内收拾得倒是挺整洁。



  图八:烟熏火燎的陈旧木窗可有些年头儿了,不用说,这里是厨房。



  图九:斑驳的老门,正静静地诉说曾经的过往。风风雨雨的侵袭,岁月终于把它曾经的坚强和力量消磨殆尽。纹路还在,虫洞还在,开了,关了,几十年的日子就过去了。



  图十:太多人的记忆里,都有着同样的景象。凌乱的柴禾,厚厚的大铁锅,很轻的铝质炒锅,沉沉的铁锅铲,炉膛内旺旺的火苗烧到了灶膛外,在炉膛火苗前蹲着,终于有点儿受不了那种炙烤,赶紧把屁股下的小板凳往后挪挪……


  图十一:第二户人家在秦岗村最南侧,有些偏僻,也很安静。



  图十二:拍的这几家都是贫困户,都有对应的县乡帮扶单位和个人,两只山羊就是对他们帮扶的措施之一。



  图十三:堂屋里确实够乱的。不是特别困难,谁家会这么乱?

 屋子的墙壁里侧是土坯,外墙是蓝砖,俗称“里生外熟”,这样的房子确实很难见到了。



  图十四:屋脊上有铁旗装饰物,问问主人,主人说那时候都兴这,也弄了个,不知道啥意思。



  图十五:这边是破瓦屋,邻居家已经是楼房了。

 新楼房门楣之上弄个“以马内利”,不知道这以马内利是一句祝福的话还是一个人名,但见了太多,我知道这户人家不用说肯定是基督徒。

 看明朝的历史资料,金发碧眼的外国人明朝竟然就开始把基督教往中国传播了。这个宗教不得了,让一群黑发黄皮肤的中国人相信人类是一个金发碧眼的洋人创造的,实在不容易。看现在的形式,基督教大有在中国遍地开花的趋势,犄角旮旯都是基督教的气息,他们的触角似乎已经没有碰不到的地方了。

  我想,是不是也跟中国农民精神世界太过空虚有关系?

  最近在给一本书当校对,看到里头1951年就说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六十多年过了,中国的物质是高速往前跑的,而文化相比较的话,就有龟爬的嫌疑了。

  特别是农村,总感觉还不如三十年前热闹,那时候村里还有些舞龙舞狮高跷武术戏曲之类的集体娱乐,现在都抱着个电视、电脑、微信过日子,内心似乎越来越多了孤独感。

 要是中国那许许多多的村子里都有群众愿意参与的集体娱乐活动,个人也有机会接触更多的陶怡性情的爱好,甚至可以有充分交流的场所和大环境,那一定是中国农民之大幸,更是国家之大幸了。

  真要那样,我想,中国农民就不会潮汐般地涌进教堂里喊“阿门”了。

  ——当然,我不反对宗教信仰。

  熟悉的博友里,木子李和恩光瀚都是虔诚的基督教徒,我们的交流一直都很愉快,而且木子李还是个时尚的女孩子,大学学的是艺术,我曾经很好奇她为啥会信仰宗教,但终于还是觉得应该尊重人家的选择,就没问。

  要是两位博友碰巧看到,很想问问:一、这么年轻为啥会信仰基督教?二、“以马内利”是啥意思?

  交流中,能感觉到木子李和恩光瀚的与众不同,希望他们都是开心、顺利的,阿门。



  图十六:莫非是因为“以马内利”了,才脱离了贫困,建了楼房,装了太阳能?



  图十七:以我三十七年的人生经历来看,办啥事儿都没有捷径,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地走下去,才能找条适合自己活下去的路。

  今天专门拍贫困户家的破房子,再看看街坊四邻,楼房都建好了,前边的邻居还买了车。天上不会掉馅饼,大概也不会掉汽车,一定是人家很努力地付出了辛苦才挣钱了,才买了轿车。

  当然,没有贫困户懒惰的意思,就我的了解,之所以贫困,都有各自特殊的原因,要么病,要么灾,一次打击,许多年翻不过来身——比如其中的一户,本来条件挺好,都挺能挣钱,因为儿子的一次车祸而丧失了劳动能力,儿媳跑了,撇了孙女,老两口儿年迈,家中缺了劳力,想不贫困都难……



  图十八:这家的房子院墙更寒酸,我往里一探头,墙上挂个挺大的空调外机,正呼呼地吹风……这家到底穷不穷啊?



  图十九:最后一家贫困户,刚进大门就撞上个空调……一旁的的邻居弄不懂我拿着相机是干啥的,赶紧很认真地解释:儿媳妇回来了,年轻人都怕热,不装空调会中?



  图二十:要说儿媳妇怕热吧!这大热天的,人家一个人憋在逼仄的淋浴间里正热火朝天地洗衣服。



  图二十一:我的“主”啊!

  你真的是无处不在?

  到哪儿我都躲不过你啊!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1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19 04:57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