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莞式服务在洛杉矶发扬光大 [2016/08]
- David:去过东莞,死而无憾 [2016/08]
- 我无可救药 [2016/11]
- 我和邓小平小儿子的一面之缘 [2016/07]
- 记我在洛杉矶的一次艳遇 [2016/08]
- 美国和中国,到底哪里更不安全? [2016/07]
- 命都不值钱,何谈尊严? [2016/11]
- 令计划的唯一罪名是什么?, [2016/07]
- 我们到底还是不是人类? [2022/07]
- 还有什么可以免遭不测 [2021/01]
- 陈欣怡打了全中国人民的脸 [2016/08]
- 回国难,难于上青天 [2021/01]
- 出国越久就越爱国是谁提出的悖论? [2016/07]
- 贫困县里的官老爷 [2016/09]
- 中国人得了被迫害妄想症 [2016/08]
- 我的老师是流氓——为中国教师节而作 [2016/09]
- 在中国,说命不值钱,其实也不对 [2016/11]
- 《我们对日本的恨从何而来?》 [2022/07]
- 坦然面对生命的凋零 [2016/08]
- 又一出因不守规矩导致的悲剧 [2016/07]
- 说说我的体育那些事儿 [2016/08]
- 为什么出了人命才能破案? [2016/08]
这里,我们不知道是不是小姑娘主动告发爷爷还是在警察的诱导下为之。警察诱导6岁小孩作证爷爷肇事,无疑有鼓励告密之嫌,也不符合亲属作证义务豁免条款。而即使是小姑娘童言无忌或是大义灭亲,媒体也不应该对这种事情大肆报道,这对一个年仅6岁的小孩,没有任何好处,对她将来心理会造成伤害。尽管我们从小被教育要诚实,要有正义感,但是,小孩告发的是自己的亲生爷爷。《论语•子路》有曰:“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这段话主要表达的就是叶公告诉孔子:自己乡里有一位正直的人,在其父亲把别家误入自家的羊顺势占为己有时,他站出来控告或举证该不良行为。而孔子则表达了与叶公不同的主张,他认为父子之间不主动告发而沉默于对方的不道德的行为,这本身也包含了“直”或“德”。古人有“人之至亲,莫亲于父子”的说法,“父子相隐,天理人情之至也,故不求为直,而直在其中”,也就是说,父子间有天然的恩情在,父会为子隐,子会为父隐,此是自然而然的事。“父子相隐”的“隐”用现代的话来说,是知而不告、知而不证,即可理解为不主动去告发,不主动去作证。
事实上,在现代法律条款中,也有孔子的父子相隐思想,例如亲属作证义务豁免,也就是被告人的亲属没有作证的义务,有豁免权。这里蕴含着独特的人性关怀,彰显了法的人伦精神,体现了法对实质公平、正义、人权价值的追求。
我们国家历来就有告密文化,统治者灌输给百姓的是大义灭亲,这有利于统治者的统治。中国第一个告密者据称是商纣王时代的崇侯虎,当时,商纣王杀了不喜淫乐的九侯父女,周文王西伯昌背地里感叹,被崇侯虎告发到商纣王,结果周文王北商纣王囚禁。从此,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无数告密者,下级告发上级,妻子告发丈夫,儿子告发父亲。这种告密文化在文革时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我家邻居就有一个智商不太高的女孩,在一次父亲偷听敌台时,被她告发,当警察敲门来抓人时,她兴高采烈地去主动把门打开,眼看着自己的父亲被警察抓走。
直到现在,告密文化的余毒也在深深侵蚀着人们的心灵,挑战着中国人的道德底线,老毕仅仅在私人聚会时说个段子就被人告发,告密者不仅心安理得,当局对这一行为也予以鼓励和支持,说明告密文化有着广泛的市场,中国已经成为告密者的天堂和乐土。
告密文化,从小培养,一个年仅6岁的小姑娘,就被鼓励告发爷爷,告发了爷爷,还被新闻媒体广泛报道,使得小姑娘从小就觉得,告发自己的亲人是应该的,是被政府肯定的,完全不明白“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的道理,反而认为大义灭亲才是应该的,这对小孩子的心智成长是多么大的扭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