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教授论文《谈〈易〉录》11

作者:kyotosizumoto  于 2016-8-31 23:18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周易研究》|通用分类:文史杂谈

关键词:论文

十翼次第 
《十翼》次第,诸本不同。宋人陈振孙曰:“徽仲所录《上下经》并录《击辞》《彖》《象》,随经分上下,为六卷。《上下系》二卷,《文言》、《说卦》各一卷。”是次序为《彖》一《象》二《系》三《文》四《说》五。元人董真卿曰:“古经《上经》第一、《下经》第二、《上彖》第三、《下彖》第四、《上象》第五、《下象》第六、《系辞上》第七、《系辞下》第八、《文言》第九、《说卦》苐十、《序卦》第十一、《杂卦》第十二。”是次序为《彖》一《象》二《系》三《文》四《说》五《序》六《杂》七。宋人邵博曰:“古《易》卦爻一、《彖》二、《象》三、《文言》四、《系辞》五、《说卦》六、《序卦》七、《杂卦》八。”是次序为《彖》一《象》二《文》三《系》四《说》五《序》六《杂》七,所变在《系》三《文》四与《文》三《系》四二者。六径唯《易》有序之别,关乎宏旨,实前贤之大功也! 

古易十家 
古《易》者,《古易》也。《古易》也,前贤以为即汉之费氏易学,非也。《古易》者,古文易学,一也;古本《周易》,二也。一为字体论,一为次第论。故《通志堂经解》云:刻《古易》十种,一曰:《古周易》,二曰:《费直易》,三曰:《郑康成易》,四曰:《王弼易》,五曰:《吕大防易》,六曰:《晁说之易》,七曰:《吴仁杰易》,八曰:《唯阳王氏易》,九曰:《九江周氏易》,十曰:《东莱吕氏易》。十家《古易》,无非文字与次第之别。 

五易之说 
三易、十易之外,别生五易之说。五易者,非五易也。何谓也?乃言爻象之五种变故,曰:变易;如《乾》变《坤》。曰:交易;如乾坤交为《泰》《否》。曰:反易;如《屯》反为《蒙》。曰:对易;如《需》《讼》与《晋》《明夷》。曰:移易;如《泰》移为《损》。此清人仲氏易学之看家法宝也。清人李恭称其法有破千载之长夜之效。实无非讲爻象之上下正反之变也。取易之名,其义在易。《易》之称,以惑人耳目矣。吾不与也。盖《易》之入人心,文化之类皆可援之以为说。而士林尤以明《易》为自身高价之物。一者见其玄朗,一者见其弘富。故陋识者以为通《易》一经,更可以经学家名世。实大谬也。《易》本奇法,然不得生怪诞名利之说以惑众也。二三子不可不识之。 
   
经文字数 
《易经》字数,古今不一。开成石经为二四四三七字。宋人郑耕老《劝学》为二四○○七字。宋人周密《九经》为二四一○七字。清人汪汲《十三经纪字》为二○九九一字。《应酬典则》为二四七○七字。民国徐式圭《易经字说》为二○四一三字。上述诸计皆误。夫经与传,他经皆属两道,独此合为一体,尊圣人述作之功也。然经之字数不应及传。余计之如下:卦象一字,卦上卦下四字,爻位二字,皆计入卦内。则《乾卦》七十二字,《坤卦》九十五字,《屯卦》一○五字,《蒙卦》九十字,《需卦》七十七字,《讼卦》九十四字,《师卦》八十一字,《比卦》八十二字,《小畜卦》七十八字,《履卦》七十六字,《泰卦》一百字,《否卦》七十字,《同人卦》七十三字,《大有卦》六十三字,《谦卦》六十三字,《豫卦》六十二字,《随卦》八十三字,《蛊卦》七十三字,《临卦》六十四字,《观卦》六十八字,《噬嗑卦》六十九字,《贲卦》六十八字,《剥卦》六十七字,《复卦》八十八字,《无妄卦》七十三字,《大畜卦》六十六字,《颐卦》八十六字,《大过卦》七十五字,《坎卦》八十六字,《离卦》八十四字,《咸卦》六十三字,《恒卦》六十二字,《遁卦》六十七字,《大壮卦》八十三字,《晋卦》八十二字,《明夷卦》九十九字,《家人卦》六十五字,《睽卦》一○一字,《蹇卦》六十四字,《解卦》八十四字,《损卦》一○一字,《益卦》一○四字,《夬卦》一○一字,《姤卦》八十字,《萃卦》一百字,《升卦》六十四字,《困卦》一一六字,《井卦》九十字,《革卦》八十一字,《鼎卦》八十九字,《震卦》一○一字,《艮卦》七十八字,《渐卦》九十四字,《归妹卦》八十九字,《丰卦》一○三字,《旅卦》八十七字,《巽卦》八十六字,《兑卦》四十七字,《涣卦》七十五字,《节卦》五十八字,《中孚卦》八十三字,《小过卦》一一○字,《既济卦》八十三字,《未济卦》八十八字,夫此计则经文共五二一六宇。若卦象下计则五一五二字。若卦上卦下不计而卦象讦,则四九六○字。若卦象卦上卦下二者不计,则四八九六字。经文老子云云,皆五千妙谛尔,何其相类也若是! 

卜具之衍 
汉人桓谭《新论》:“殷人筮有五曰:蓍;曰:蒿;曰:荆;曰:箭;曰:竹。周人始专以蓍筮,以龟卜。”考上述卜具,非草即竹,是木也。而《火珠林》以钱代筮,是金也。夫卜具之衍,进求其简,连及卜法之衍进,化其繁。故卜法之兴衰,亦见卜具之更迭也。反之亦然。五行以外,皆可为卜具也。火亦为卜具也。如灼龟。然不为直接之法,实间接之能。水之卜具者,余留意虽久,然冥得其妙也,同道若有通此术者,敦请教我。 

阴阳术数 
御女术定日泄之度,曰:人年廿者四日一泄,卅者八日泄,四十者十六日一泄,年五十者廿一日一泄。一向不知四八、十六之后缘何非卅二而为廿一?殚思良久乃释之。此术数之法,盖诸日合为四九,正大衍之术。以上排下,故为廿一日矣。夫阴阳者,《易》之形质也,亦可为御女之基。观夫诸,皆以《易》数论,是天地自然之《易》与人《易》者若之一也。 

伏羲之名 
伏羲之名,亦作伏牺、伏牺、伏戏、炮牺、包义、庖牺、庖牺、宓牺、虑牺、义皇、皇羲、皇牺、春皇、木皇、泰皇、太昊、太帝、泰帝、雄皇、皇雄、太皡、戱皇、雄义、皇熊、太雄、太羲、泰雄、泰义、人皇凡卅一例。古巴比伦亦有福巨氏作八卦之传说,一名之变也。王献唐先生《炎黄氏族文化考》:“戏、牺、义三字同音。伏、虑兴包、庖为双声音转,皆字音同或音通通用。包与伏、虑具重唇,犹冯犹冰,具牟之音转也。”名之多重,亦见文化之变迁。盖伏义之族,影响深远,各地之人依音而定其尊,遂有数十例之名也。 

近世诸人 
近世学人承乾嘉之遗风大且立者,曰:王国维先生;曰:陈寅恪先生;曰:钱钟书先生。此所谓开一代风气者。然举凡大且立之学人,皆不以擅《易》名,何谓也?惟十力先生独占江东。然往古则逆之。此古今学风之一变也。盖近世学人,或以史名,或以文傅,独穷哲理之上而卓然大家者十一二也。故于《易》只可拈出史籍,以求一二。立新学,则短于易学三味。降至清末,易学贫困,难生新论。诸先生多得益于中西体用之学。于《易》则弃其玄怪,不愿专心。遂成大匠罕言《易》之弊也。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2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kyotosizumoto最受欢迎的博文
  1. 复旦海归副教授持刀 [2021/06]
  2. 秦剛傅曉田深層家世背景揭秘 [2023/07]
  3. 胡锦涛胡春华当年杀佛才惹出今日之祸 [2022/10]
  4. 新常委登场揭示了胡锦涛被架走的原因(立刻看视频) [2022/10]
  5. 從木樨地到西單:我親身經歷的六四殺人現場(上) [2023/06]
  6. 胡锦涛一直被软禁在京西宾馆顶楼 [2022/10]
  7. 复旦杀王书记简历 [2021/06]
  8. 老复旦 [2021/06]
  9. 抢先发布《金正恩同志逝世讣告中文稿》 [2020/04]
  10. 一个传遍全世界的反美假视频是如何出笼的? [2020/03]
  11. 唐代《推背图》对武汉肺炎之预测关系的重大揭密 [2020/02]
  12. 我对于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发言的看法 [2020/03]
  13. 《中南海听床师及其信徒们,你们都中计了》 [2022/05]
  14. 《海归博士回国工作前十点须知》 [2021/06]
  15. 我预言瘟疫和兵变已应验,静待溃坝和国君死 [2022/09]
  16. 唐山打人事件真相——我的推测 [2022/06]
  17. 俄罗斯扣押中方60多架客机后中方的反应 [2022/08]
  18. “我无法呼吸!”的中国现实版(转发视频,真假难辩,欢迎大家追究真伪) [2020/06]
  19. 中共第一代领导人是否支持过台湾独立 [2022/08]
  20. 野鸡博士陈春花继续造假,北大丢卒保车 [2022/08]
  21. 中国人,你能不能不作弊不说谎? [2022/03]
  22. 古有苏门四个学士,今有苏门六百博士——苏氏父子经营的爱尔兰欧洲大学再探 [2022/08]
  23. 最新皮尤调查引起的蔑中趋势及其如何改变 [2022/07]
  24. 油嘴滑舌的習近平王朝畫餅充饑還要畫到何時 [2024/01]
  25. 抗战前陈寅恪说“屈服日本乃上策” [2022/07]
  26. 谈郭沫若杰出的学术贡献和他自辱谋生之术(立刻看视频) [2022/08]
  27. 检讨一下大清朝的战狼对外政策 [2022/07]
  28. 从本月26日开始至今,我博客被本网禁止上传图片,如继续限制我会停止博客更新。 [2022/10]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4-9 16:50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