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南课本中的中越战争:中国在越南三光政策真相 [2018/11]
- 回看马航MH370事故,60多位芯片专家丧生,谁才是真正的凶手? [2019/06]
- 在美德堡工作的印裔曝光:病毒制造后泄露,导师及知情者被暗杀 [2020/08]
- 间谍金无怠到底被谁出卖? [2018/12]
- 网传王立军交待的部分材料流出 [2019/06]
- 老兵披露越南女兵色诱细节 [2019/12]
- 击毙越军头号美女特工阮文慧。, [2018/11]
- 毛澤東發動文革真相:並非晚年昏聵 [2018/11]
- 五名中国女子移民以色列,都因为一个虚构的犹太民族 [2019/02]
- 中越残酷的特工战以越南屈服而告终 [2018/11]
- 沙甸事件镇压的始末 [2019/03]
- 官媒:美国为难中国,一群美籍华人为什么要幸灾乐祸? [2019/05]
- 死亡陷阱——真实的铁列克提事件 [2018/11]
- 中东火药桶爆炸前夜,21世纪动荡的第二个十年来了 [2020/01]
- 美国最大的生化武器基地突然关闭 那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2020/03]
- 一篇文章,讲清楚长津湖的来龙去脉 [2021/10]
- “饿死三千万”原来是蒋经国出资100万美元炮制而成的 [2019/07]
- 又一个挺方方的女作家被免职 [2020/06]
- 毛主席为何钟情湖北?偏爱东湖? [2020/09]
- 遗憾!如果宋时轮听毛主席的,美陆战一师绝对逃不掉 [2021/10]
- 武汉人、湖北人......都是中国人 [2020/01]
- 陈永贵追悼会:八宝山冷冷清清,大寨人山人海 [2023/03]
- “美国文化革命”?拜你所赐! [2020/06]
- 关于红卫兵运动的历史考察 [2022/01]
- 评谢盛友的 “邓小平 三落三起” [2022/12]
- 给“台独”死硬分子拉清单意味着什么? [2021/11]
- 魏巍:论毛泽东晚年 [2024/11]
- 一声“万岁”,让毛主席喜忧参半 [2023/03]
- 永不消逝的红色——纪念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逝世48周年 [2024/09]
毛泽东时代没有慈善组织,不照样战胜了新中国初期的鼠疫、战胜了肆虐全国的血吸虫病?那个时代会怎么做呢?这次疫情能够成为一次反思和转折的契机吗?
新型冠状病毒疫灾已经在整个中华大地肆虐,牵动了无数国人的心。这两天,地处重灾区湖北的武汉红十字会陷入了舆论漩涡之中。
先是网友指责武汉红十字会将1.6万N95口罩捐给了治不孕不育的莆田系医院,获捐口罩每天还有很大数量投向社区超市(是送给居民还是卖给居民呢?)。而抗疫一线亟需口罩的武汉协和医院只获得了3000个口罩。
武汉红十字会先是回应称这是定向捐赠,网友扒出这家莆田系医院与所谓定向捐赠的北京某生物公司存在资本关联,这就有了资本集团通过公益捐赠搏名声、顺带避税的嫌疑。
莆田系医院赶紧声称获捐物资不是来源于北京的这家公司,武汉红十字会也发表声明称是工作失误——将KN95写成了N95,将捐赠数字写错了……可笑的是,这份声明的日期又写错了。
紧接着,武汉红十字会仓库获捐物资堆积如山,却没有足够人力分配的新闻也逐步曝出,舆论的焦点很快集中在武汉红十字会的低效上。
2月1日下午,央视记者探访武汉红十字会。记者试图探访仓库物资分发处,但受到保安阻拦,并且交涉过程中直播被切断。
与武汉红十字会的工作低效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舆论扒出仅有12人编制的武汉红十字会2019年的人均工资福利高达27.98万元,每人月均2.3万元,远高于武汉人均工资的两倍。而按照相关规定,公益组织平均工资不得超过当地平均工资的两倍。
舆论对武汉红十字会的声讨铺天盖地袭来,武汉红十字会的当事人也开始在网上抱怨、回怼。
救灾如救火,武汉红十字会现在才抱怨没有足够的志愿者帮忙干活搬运物资,平时联系的志愿者去哪里了?平时的群众工作做到哪里去了?危急时刻就检验出来依靠社会组织创新社会治理的成色!
就在这时,网上一帮带节奏的公益人也加入了声讨武汉红十字会的浪潮中,说什么要捐款给某演员、给某基金。可某演员就能把捐赠的救灾资金百分百用到救灾上吗?网友早就给出了数据质疑:
国字号的红十字会问题重重,可这些民办的基金会、社会组织问题更多。
至于某基金,他们克扣获捐资金给敌对势力的帐还没算完呢?这次武汉疫情某基金的前秘书长还跳出来呼吁“由市场机制来自动解决疫区城市的生活用品保障问题”,“开放国际救助和社会救助力量进入”。
社会自组织这么牛x,国际救助组织这么牛x,怎么澳洲这个社会组织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一场山火烧了4个月、烧边整个澳洲、烧死5亿动物,到现在还没有被扑灭呢?
市场这么牛x,这次疫情怎么会出现六十多块钱一颗的白菜?怎么会出现涨价十倍多的口罩,更还有大量假冒伪劣口罩呢?
所谓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实质上不过是行政职能的市场化。
公益组织不乏真心做公益的人和社会组织,但更不乏把公益当作一项职业、当作赚钱工具的人。
笔者在下线时间通过承接公益项目在本地做了一些社区居民服务和工友服务的工作。为了顺利项目结项拿到资金,这些所谓的公益机构、社会组织不惜摆拍留痕、伪造数据、填写大量图标。基层权力部门干的那些并不没有他们“专业”——这个“专业”不是体现在联系群众的业务能力上,而是在应付检查上。反而想真心做公益、把主要精力放在做事上的人,做出来的简报和图表却没有他们的漂亮,出资方反而不满意,这还不讽刺吗?
笔者无意在官办的红十字会、慈善总会和民办的某基金、某组织之间站队。
毛泽东时代没有慈善组织,不照样战胜了新中国初期的鼠疫、战胜了肆虐全国的血吸虫病?那个时代会怎么做呢?
——口罩、防护服、消毒水会由国家统一分配,优先配置给抗击疫情的医生、病人,接着是坚守在一线岗位的环卫工人、人民警察、公交物流系统的职工,然后再给社区居民定额定量发放……
——蔬菜、肉类、米面粮油必然是由供销系统统一采购、在分发到各个居民小区、医院、企事业单位,又岂会出现哄抢和涨价?
——亟需搬运救灾物资的时候,革委会主任一声号召,大家还不争先恐后?解放前的淮海战役就是靠的一百万支前民工,到了新中国社会组织力、号召力更是空前提升。
而对于资本而言,天灾就是发财的机会,切不要指望他们大发善心,基金会背后同样是资本。
笔者十分认同安生的观点,救灾必须靠政府和人民。
由政府出面统一集中救灾物资,按需、按轻重缓急分配,给群众平等获得救灾必需品的机会,而不是按照市场规则保障有权有钱的,同时还让少数人囤积居奇发大财。
基层权力、红十字会动员不了群众,民间社会组织平时也只是做做样子挣点钱,真要他们出面分配救灾物资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造成这个现象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私有化、市场化使得社会共同体原子化,人人成了“为自己”的“理性经济人”。
这次疫情能够成为一次反思和转折的契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