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南课本中的中越战争:中国在越南三光政策真相 [2018/11]
- 回看马航MH370事故,60多位芯片专家丧生,谁才是真正的凶手? [2019/06]
- 在美德堡工作的印裔曝光:病毒制造后泄露,导师及知情者被暗杀 [2020/08]
- 间谍金无怠到底被谁出卖? [2018/12]
- 网传王立军交待的部分材料流出 [2019/06]
- 老兵披露越南女兵色诱细节 [2019/12]
- 击毙越军头号美女特工阮文慧。, [2018/11]
- 毛澤東發動文革真相:並非晚年昏聵 [2018/11]
- 五名中国女子移民以色列,都因为一个虚构的犹太民族 [2019/02]
- 中越残酷的特工战以越南屈服而告终 [2018/11]
- 沙甸事件镇压的始末 [2019/03]
- 官媒:美国为难中国,一群美籍华人为什么要幸灾乐祸? [2019/05]
- 死亡陷阱——真实的铁列克提事件 [2018/11]
- 中东火药桶爆炸前夜,21世纪动荡的第二个十年来了 [2020/01]
- 美国最大的生化武器基地突然关闭 那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2020/03]
- 一篇文章,讲清楚长津湖的来龙去脉 [2021/10]
- “饿死三千万”原来是蒋经国出资100万美元炮制而成的 [2019/07]
- 又一个挺方方的女作家被免职 [2020/06]
- 毛主席为何钟情湖北?偏爱东湖? [2020/09]
- 遗憾!如果宋时轮听毛主席的,美陆战一师绝对逃不掉 [2021/10]
- 武汉人、湖北人......都是中国人 [2020/01]
- 陈永贵追悼会:八宝山冷冷清清,大寨人山人海 [2023/03]
- “美国文化革命”?拜你所赐! [2020/06]
- 关于红卫兵运动的历史考察 [2022/01]
- 评谢盛友的 “邓小平 三落三起” [2022/12]
- 给“台独”死硬分子拉清单意味着什么? [2021/11]
- 魏巍:论毛泽东晚年 [2024/11]
- 一声“万岁”,让毛主席喜忧参半 [2023/03]
- 永不消逝的红色——纪念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逝世48周年 [2024/09]
新冠病毒快速变异,这对开发药物和疫苗有什么影响?
先来看看新闻:新冠病毒已经在全球各地持续扩散,多国研究人员称发现本国新冠病例已出现变异。发生变异后,不同的新冠病毒的致病特点会有所不同,比如在中国的病毒的致死率是2%,而在欧洲则可能会导致更高的死亡率。
3月3日,中国科学院主办的《国家科学评论》发表《关于SARS-CoV-2的起源和持续进化》一文,通过对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103个新冠病毒全基因组分子进化分析发现,新冠病毒已于近期产生了149个突变点,并演化出了L和S两个亚型。
其中 S 型是相对更古老的版本,而 L 亚型更具侵略性,传染力更强。从占比上看,L 亚型更为普遍,达到 70% ,S 亚型占 30% 。论文作者特别强调,新冠病毒不是新近发生变异而分化成 L 和 S 型,而是这两个突变型在病毒爆发的早期可能就已经存在,是现在的隔离和医疗措施把可能更有害的 L 型频率给降低了。
值得注意的是,巴西卫生部2日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巴西有2例确诊病例。巴研究人员发现首个病例与在德国发现的病毒更加相似,而第二个病例则与在英国发现的病毒更加相似。据介绍,这两名患者都是今年2月在意大利感染后回到巴西的。
圣保罗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表示,病毒出现的变异是疫情在相关地区传播留下的印记,可被研究人员用于追踪病毒传播路径。不过,专家表示二者与在中国发现的病例也有所不同。
在澳大利亚,同样有研究人员声称发现病毒正在发生变异。据《印度教徒报》3日报道,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表示,这种被称为SARS-CoV-2的病毒正在发生变异。
也就是说,全球各地研究不约而同地发现:病毒正在加速变异。
事实上,这在预料之中,新冠属于RNA病毒,这类RNA病毒是非常容易变异的。 除了新冠,RNA病毒还包括: 埃博拉病毒、 SARS 病毒、MERS病毒、艾滋病病毒... 这类RNA 病毒与我们所熟知的天花病毒,乙肝病毒性质是完全不同的,天花病毒、乙肝病毒是DNA病毒,能够产生比较稳定的抗体,它开发的疫苗是稳定的、有效的。但是,RNA病毒变异性快,抗体不稳定,这决定了新冠病毒疫苗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最近,关于新冠疫苗的消息,就像是兴奋剂,让朋友圈一轮轮刷屏。
1月23日,斯微生物宣布与中国疾控中心、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展开合作,应用mRNA技术投入新冠肺炎疫苗研发,到2月7日,进入动物试验阶段。
2月23日,浙江疾控中心:第一批疫苗已产生抗体,进入动物实验阶段;
2月25日,天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黄金海教授团队已经成功研发出新型冠状病毒口服新型防治制剂。很快辟谣说未经过临床试验。
3月3日晚上,网上流传“陈薇院士注射了全球第一支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图文消息,但很快辟谣,事实是陈薇出征武汉前,注射的是提高免疫力药物……”
回望17年前,2003年,SARS猖獗时,各种SARS疫苗的消息不断,多少专家学者,多少科研机构要到了项目,高调投入疫苗研制,喜讯就像大年夜的烟花,一个接一个。
当时媒体还报道了盛况:一场有200余家国内科研机构参与的SARS疫苗研制竞赛正在悄悄上演,并形成了北京、武汉、广州、上海几大中心,而香港和台湾也不甘人后。
在北京主要以6个研究机构分成两组进行。在武汉,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联合武汉大学医学院和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形成了SARS疫苗研制的中部据点。在广州,主要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实验研究部和广州医学院为两支主要力量。上海主要有三支SARS疫苗研制小组。上海市政府已先期投入了约200万元人民币给这3个研制小组。
这些地方SARS疫苗实验室都在夜以继日地上马各类SARS疫苗的研制。即使在周末通过电话采访这些实验室或专家时,也能感觉到紧张的气氛。各种研讨会、实验项目和合作工程都在进行当中。
现在到网上搜一搜这些报道不断。但后来,非典结束了,疫苗也就没影了。据当时的说法是,非典结束时,终于到了可以大规模做实验时,疫情却已快结束,没有病人可以做实验。疫苗成果“胎死腹中”。
且不说研发投入的问题 ,一个重要原因可能是SARS疫苗的难度。
SARS也属于RNA病毒,疫苗开发并不成功,主要是没有稳定的抗体。以SARS为例,其疫苗的动物试验表明:它只对曾经那株特定的SARS 病毒有效果,而与此同时对于任何变异后的病毒,特别是普通流感病毒的抵抗力会大大削弱。而原先那株特定的萨斯病毒,其实已经不会再来,你再遇到的是不同的病毒株。
过去几十年里,艾滋病疫苗、伊博拉疫苗、SARS疫苗等,曾经被许多个公司研发出来,只不过都没有通过人体试验,也没有一个都批准应用。
这一次,新冠病毒发生快速的变异,也预示着药物及疫苗的研发和试验的难度。
武汉大学医学部病毒学研究所教授杨占秋4日也向《环球时报》表示,新冠病毒发生的突变,对疫苗设计和疫情诊断都具有很大意义,如果不同病例身上的病毒基因序列有别,那么同样的诊断工具和疫苗可能就无法起效,在设计上必须更加精准。
专家说的比较委婉,事实上就是病毒速度变异快,疫苗开发更难了,很可能疫苗肯定跟不上病毒变异,这也是新冠RNA病毒的本质所决定的。
我们对付细菌可以用抗生素,但对付RNA类病毒,是目前医学为难的一个领域,但好在,疫苗并不是唯一的解决方案,中国有中医等方法控制疫情,所以,对于疫苗,别那么兴奋了,病毒变异有多快,疫苗开发有多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