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南课本中的中越战争:中国在越南三光政策真相 [2018/11]
- 回看马航MH370事故,60多位芯片专家丧生,谁才是真正的凶手? [2019/06]
- 在美德堡工作的印裔曝光:病毒制造后泄露,导师及知情者被暗杀 [2020/08]
- 间谍金无怠到底被谁出卖? [2018/12]
- 网传王立军交待的部分材料流出 [2019/06]
- 老兵披露越南女兵色诱细节 [2019/12]
- 击毙越军头号美女特工阮文慧。, [2018/11]
- 毛澤東發動文革真相:並非晚年昏聵 [2018/11]
- 五名中国女子移民以色列,都因为一个虚构的犹太民族 [2019/02]
- 中越残酷的特工战以越南屈服而告终 [2018/11]
- 沙甸事件镇压的始末 [2019/03]
- 官媒:美国为难中国,一群美籍华人为什么要幸灾乐祸? [2019/05]
- 死亡陷阱——真实的铁列克提事件 [2018/11]
- 中东火药桶爆炸前夜,21世纪动荡的第二个十年来了 [2020/01]
- 美国最大的生化武器基地突然关闭 那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2020/03]
- 一篇文章,讲清楚长津湖的来龙去脉 [2021/10]
- “饿死三千万”原来是蒋经国出资100万美元炮制而成的 [2019/07]
- 又一个挺方方的女作家被免职 [2020/06]
- 毛主席为何钟情湖北?偏爱东湖? [2020/09]
- 遗憾!如果宋时轮听毛主席的,美陆战一师绝对逃不掉 [2021/10]
- 武汉人、湖北人......都是中国人 [2020/01]
- 陈永贵追悼会:八宝山冷冷清清,大寨人山人海 [2023/03]
- “美国文化革命”?拜你所赐! [2020/06]
- 关于红卫兵运动的历史考察 [2022/01]
- 评谢盛友的 “邓小平 三落三起” [2022/12]
- 给“台独”死硬分子拉清单意味着什么? [2021/11]
- 魏巍:论毛泽东晚年 [2024/11]
- 一声“万岁”,让毛主席喜忧参半 [2023/03]
- 永不消逝的红色——纪念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逝世48周年 [2024/09]
郭松民 | 再评赵立坚的奇袭:不让挑衅者全身而退
“恐美症也好,崇美症也罢,都是一种半殖民地的文化遗存。”
正如我昨天在《赵立坚的奇袭》【点击阅读】一文所担心的那样,今天就看到了消息“美国一律师事务所就新冠肺炎疫情向中国提起集体诉讼”,索赔金额高达数十亿美元。
如果这一诉讼真的进入庭审程序,不难想象,某知名主持人主张中国向世界道歉的微博【点击阅读】、某著名女作家“封城日记”【点击阅读】中的一些篇章等,都可能成为美国律师们当庭出示的“证据”,由于这些“证据”出自“中国人”之手,因此就更容易说服那些懵懂无知的陪审团成员。
这无疑是一种“里应外合”,尽管我并不认为他们事先在一起“开过会议,作出决定,约定时间,集体行动”(“封城日记”语)【点击阅读】,并因此指证他们是汉奸,但默契应该是有的。这些年来,在各种置中国于不利地位的共同操作中,我们总是能够看到这种默契。
美国国内法管不了中国,这是毫无疑问的。但美国霸道的“长臂管辖”,会以法律的名义给中国造成很多麻烦。这一点,在至今仍然了犹未了的孟晚舟事件中,我们已经见识过了。
这一事件,再次凸显了赵立坚奇袭的巨大意义,它事实上是对美国蓄势待发的法律战所做的一次火力反准备,打乱了美方的部署,取得了先声夺人的效果,使美国的法律进攻部分失去了舆论掩护。
行文至此,要再次强调,单靠赵立坚一人是打不赢这场舆论战的,赵立坚已经营造了一个非常有利的态势,现在需要知识界、舆论界乃至官方的主力部队适时跟进了。
02
—
赵立坚的奇袭,令美国恼羞成怒,也让国内一些精英恼羞成怒,纷纷把各种各样的帽子扣向赵立坚——
“这已经是要把矛盾无限升级,把国家带向战争灾难的节奏”、“陷国家于不义,唯恐天下不乱,害国、害人民”,等等。
诸如此类,不一而足,简直是要赵立坚为第三次世界大战负责了。
美国肆意向中国头上泼污水时,这些人装聋作哑,赵立坚刚做了一次小小的战术反击,这些人就按捺不住地跳将出来,究竟是为什么呢?
仔细分析一下这些人的心理,大致上可归结为两种情况:
第一, 恐美症发作,认定美国不可战胜。既然如此,与美国较量,就必然会失败,失败了之后还要付出更大代价,还不如一开始就投降,无论怎样忍气吞声都不要得罪美国。
这种恐美症(“恐洋症”),来自于鸦片战争后晚清和民国在反侵略战争中每战必败,每败必割地赔款的惨痛教训,慈禧、李鸿章、蒋介石等都深信永远打不过洋人,因此及早投降才是老成谋国,近代主流知识精英心中,也因此存在严重的失败主义情绪。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恐美症”已基本痊愈,但晚近三十多年来,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部分知识精英的“恐美症”又再次恶性发作了;
第二, 崇美症发作,为美国的“文明”所震慑。正如我在《非要中国道歉是一种什么心态》【点击阅读】一文中所指出的那样,这些人在美国面前有“贱民”心理,他们认为世界是有等级的,美国处于最高等级,美国指责其他国家是可以的,其他国家的人指责美国,则属于犯上作乱,是可忍孰不可忍!
说到底,恐美症也好,崇美症也罢,都是一种半殖民地的文化遗存,这意味着,去殖民化的问题,不仅在特区和宝岛存在,在内地的部分知识精英和文化精英中也存在,需要在适当的时候进行一次大力扫除。
03
—
精英指责赵立坚的主要理由之一,是赵立坚的反击会破坏中美关系,导致中美不能合作。
但我的看法恰恰相反,赵立坚的反击是有利于中美关系、有利于中美合作的。
这里要引用抗日战争期间,毛主席为处理国共关系确立的原则:
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
毛主席是不世出的辩证法大师,他总是能够同时看到矛盾着的两个方面。
为什么斗争才能确保团结?
1、只有斗争才能制止对方破坏团结的行为;
2、只有斗争才能防止对方从破坏团结的行为中获得好处。
抗战八年,国民党发动的三次反共高潮,都在这一原则下被粉碎了,国共团结抗战的局面,一直维持到了抗日战争胜利。
在今日世界,中美之间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现在大家看对立的一面比较多,有没有统一的一面、需要合作的一面呢?
有的。许多全球性的问题,如经济、安全,甚至这次疫情,没有中美两国的合作是解决不了的。
但合作必须是平等的合作,是充分尊重中国利益和话语权的合作,绝不是美国为主,中国为从的合作。
那么,赵立坚的反击为什么有利于中美合作呢?
1、这是对美国部分政客无端指责中国,破坏中美关系行为的一种制止;
2、如果中国主流舆论能够及时跟进的话,美国将会发现,向中国甩锅不仅不能得到好处,反而会使自己陷入更加尴尬的境地。
这样的事情反复出现几次,美国终将会意识到,挑衅中国得不偿失,美国不可能在挑衅之后不受报复。
美国有了这样的教训,中美关系就会平稳多了,中美合作也会顺利多了。
这就是赵立坚的奇袭对中美关系的积极意义。
相反,那些把“谈判就是妥协的艺术”挂在嘴边,动辄就主张对美退让的人,才应该对中美关系的恶化负责,正是他们刺激了美国不断升级挑衅的胆气。
还是毛主席对美国看得最透彻:
“美帝国主义者很傲慢,凡是可以不讲理的地方一定不讲理,要是讲一点理的话,那是被逼得不得已了。”
这就是说,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美国就会回归理性。
这应该成为我们今后处理中美关系的基本准则,赵立坚的奇袭则是一次小小的测试。
郭松民 | 赵立坚的奇袭
关键,要看政府及民间舆论界的觉醒与跟进,但恰恰在这方面,中国并没有准备好!
“在争夺话语权领域,一场罕见的漂亮仗!”
01
—
先说一下背景吧。
新冠肺炎在欧洲、北美蔓延开来之后,“中国病毒”一词就登上了推特的热搜榜。
在此之前,美国部分高官、媒体与议员就已经使用“中国病毒”来称呼新冠肺炎,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则公开将新冠病毒称作“武汉冠状病毒”。
除此之外,美国国务卿蓬佩奥还在接受采访时说,由于中方不公开、不透明,美方获得的信息不完善,导致美方落后于疫情挑战。
这意味着,美国官方公然要把应对疫情不力的责任甩锅给中国,并且煽动美国公众仇视中国的情绪。
在这样背景下,法国《费加罗报》居然把“鼠疫”、“西班牙流感”的发源地都归到中国、维基百科英文版中的“西班牙流感”词条,发源地也被改为中国。
事实上,很少有人知道,导致全世界2500万到4000万人死亡的“西班牙流感”,其真正的发源地是美国——“零号病人”出自美国得克萨斯州哈斯克尔美军训练营,时间是1918年3月4日。
02
—
这种把病毒的起源向中国甩锅的行为,未来对中华民族的危害将不下于新冠肺炎,甚至有过之而不及。
如果中国对这种攻击只是一味辩解,甚至采取清者自清、公道自在人心、事久自然明之类的“佛系”态度,会产生什么后果呢?
第一, 中华民族的每一份子,甚至每一个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的人都会成为受害者,中国人尤其会受到歧视,走到哪里都会被视为“移动的传染源”,不管是去旅游、去消费、去投资,都不能免于被歧视;
第二, 如果未来由于某种原因,中国和西方发生战争,对方可能会把中国人视为“病毒的携带者”,采取残酷战争手段而不会有任何心理障碍,也不会有道德上的愧疚;
第三, 由于中国率先取得了对抗新冠病毒的胜利,中国事实上正在领导着全球的抗疫之战,并以中华民族固有的慷慨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国家和民族。但是,如果听任这种把病毒起源、扩散归咎于中国的说法蔓延,中国在世界上就成了“戴罪立功”的形象,无论我们做得再多,也不能获得感恩和应有的回报;
第四, 中国由此会背负传播疫病的“原罪”,在国际社会中再难抬起头来,甚至可能遭遇天文数字的索赔。
03
—
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3月12日晚,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他的推特上,用中英双语连发5条推文,对所谓新冠肺炎起源于中国的说法,强势反击。
这样几条最为有力——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主任罗伯特·雷德菲尔德(Robert Redfield)周三在众议院监督委员会承认,一些似乎死于流感的美国人在死后的诊断中被检测出新型#冠状病毒呈阳性。”
“美国疾控中心主任被抓了个现行。零号病人是什么时候在美国出现的?有多少人被感染?医院的名字是什么?可能是美军把疫情带到了武汉。美国要透明!要公开数据!美国欠我们一个解释!”
“美国报告了3400万例流感病例,其中2万人死亡,请告诉我们其中有多少与新冠肺炎有关?”
04
—
如何评价赵立坚的这次反击?
用军事术语来说,这次反击可以用“批亢捣虚”来形容,打出了我军最擅长的“打穿插”战术,从敌军防线的结合部直冲要害,恰似战史上有名“奇袭白虎团”之战!
从时间节点上来说,赵立坚选择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主任罗伯特·雷德菲尔德承认美国有流感死者可能罹患新冠肺炎之后——这正是美军防线的明显缺口——显得有理有据。
从选择平台看,赵立坚具有外交部发言人的官方身份,但平台是个人推特账号,这就可进可退,为主力部队的回旋预留了巨大空间。
正因为如此,在外交部的例行记者会上,当有西方记者挑衅性提出这个问题后,发言人耿爽就从容优雅地把球踢了回去:
“你是在关心赵立坚的观点是否代表中国政府的观点,我想你更应该先去问一问,最近一段时间来,美国个别的政府高官攻击抹黑中国的言论,是不是代表美国政府的观点?”
这是最近三十多年来,中国在争夺话语权领域,罕见的一场漂亮仗,美国国务院因此召见中国大使,恰恰证明赵立坚击中了要害,美国因找不到反扑的着力点而气急败坏!
05
—
赵立坚的奇袭是出神入化的神来之笔,效果也很明显。
这几条推文已经迫使美国在“病毒起源”以及“扩散责任”这两个问题上转入防御,事实上陷入被动。
但是,要取得这场舆论战的胜利,单靠一次奇袭是远远不够的,正如杨育才(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的奇袭不能决定金城反击战的胜负一样,赵立坚的奇袭也不能决定舆论战的胜利。
关键,要看政府及民间舆论界的觉醒与跟进,但恰恰在这方面,中国并没有准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