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南课本中的中越战争:中国在越南三光政策真相 [2018/11]
- 回看马航MH370事故,60多位芯片专家丧生,谁才是真正的凶手? [2019/06]
- 在美德堡工作的印裔曝光:病毒制造后泄露,导师及知情者被暗杀 [2020/08]
- 间谍金无怠到底被谁出卖? [2018/12]
- 网传王立军交待的部分材料流出 [2019/06]
- 老兵披露越南女兵色诱细节 [2019/12]
- 击毙越军头号美女特工阮文慧。, [2018/11]
- 毛澤東發動文革真相:並非晚年昏聵 [2018/11]
- 五名中国女子移民以色列,都因为一个虚构的犹太民族 [2019/02]
- 中越残酷的特工战以越南屈服而告终 [2018/11]
- 沙甸事件镇压的始末 [2019/03]
- 官媒:美国为难中国,一群美籍华人为什么要幸灾乐祸? [2019/05]
- 死亡陷阱——真实的铁列克提事件 [2018/11]
- 中东火药桶爆炸前夜,21世纪动荡的第二个十年来了 [2020/01]
- 美国最大的生化武器基地突然关闭 那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2020/03]
- 一篇文章,讲清楚长津湖的来龙去脉 [2021/10]
- “饿死三千万”原来是蒋经国出资100万美元炮制而成的 [2019/07]
- 又一个挺方方的女作家被免职 [2020/06]
- 毛主席为何钟情湖北?偏爱东湖? [2020/09]
- 遗憾!如果宋时轮听毛主席的,美陆战一师绝对逃不掉 [2021/10]
- 武汉人、湖北人......都是中国人 [2020/01]
- 陈永贵追悼会:八宝山冷冷清清,大寨人山人海 [2023/03]
- “美国文化革命”?拜你所赐! [2020/06]
- 关于红卫兵运动的历史考察 [2022/01]
- 评谢盛友的 “邓小平 三落三起” [2022/12]
- 给“台独”死硬分子拉清单意味着什么? [2021/11]
- 魏巍:论毛泽东晚年 [2024/11]
- 一声“万岁”,让毛主席喜忧参半 [2023/03]
- 永不消逝的红色——纪念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逝世48周年 [2024/09]
其实印度这点家底,在对手眼里都是插标卖首,毫无意义。印度还是应该早点在谈判桌上的态度更认真一些,更走心一点。
任何国家的媒体都有不同的立场,有激进的,偏民族主义的,也有偏保守的,偏大众立场的,印度也不例外。面对同一件事,不同媒体有不同的看法和立场,这是很正常的事,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尤其是在印度,毕竟是所谓的民主自由国家,在这种时候出现不同的声音,也十分正常。至于说印度媒体相互分工配合,都是在按照莫迪的指挥部跳舞,那也太高看莫迪在印度国内的地位和控制能力了。
现在印度国内媒体在加勒万河谷冲突之后,大体上分两种状态,一种状态是像打了鸡血一样上蹿下跳,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叫嚣着不惜一战,完全不顾印度自身和对手实力的差距;另一种状态则是对印度自身的情况相对比较了解,对双方的差距也比较了解,认为印度现在应该更加理性和谨慎一些,不要被民族主义情绪绑架。
很显然,前一种媒体是印度国内相对比较大众化的媒体,而后一种则相对来说比较精英化一些。也正是因为比较大众化,所以面对的读者群和主要受众相对来说层次低一些,而印度的一大特点大家都清楚,就是教育并不普及,大多数人对中印边界的情况并不了解,无论是历史还是现状,都不了解。更不用说双方的实力对比情况了,所以只是一腔热血,不够理性,很容易被人带节奏。
莫迪现在面对的就是这样的国内民众,而他又是一个通过大选上台的领导人,所以他的言行必须要照顾到方方面面,考虑到各种情况,在各种势力和需要之间找平衡点。既不得罪他的基本盘支持者群体,也不要真的把事态继续扩大,走向战争,也不能不考虑军队这时候的实际情况,尤其是他对自己是否能够真的控制住军队,其实并没有太大把握。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事发之后,莫迪在不同场合所作出的姿态和表态都是不太一样的,可以说是上什么山唱什么歌。在面对国内精英阶层的时候,表现得比较理智,承认对手并没有越过实际控制线,冲突也并不是发生在实际控制线的印度一侧,这就等于间接承认了是印度越过了实际控制线,主动挑起了冲突,印度并不是被欺负的一方。
而在面对大众的时候,他又必须要做出强硬的姿态,来维持他的支持率。尤其是他这样靠着民粹主义上台的领导人,这时候更加清楚,不能完全和社会上的主流民意、主流社会情绪对着来,当印度国内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的时候,他也需要做一些姿态来表明他和
印度普通民众的感情是一样的,而不能把自己放在对立面的位置上。从目前来看,印度真正的精英阶层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是比较谨慎的,因为他们对双方的现状和实力对比相对来说是比较了解的,对对手的了解也远远超过普通大众,可能也有一些信息渠道来了解双方在事发地区的真实实力对比情况,所以他们现在表现得更加谨慎一些,认为印度并没能力现在针锋相对的在这个地区与对手对抗。
他们看上去比较冷静的姿态,既是劝莫迪不要冲动,也是劝印度国内老百姓要克制自己的情绪,尤其是要避免对抗进一步升级,让局势继续恶化。无论是持久战,还是打一场高烈度的短时间的战争,印度都没有什么胜算可言,天时地利人和各方面,印度都没有优势,这时候如果还继续激化矛盾,这是很不明智的选择。
从另一个层面说,这其实也意味着,精英阶层其实对莫迪也并不完全放心,并不认为莫迪有能力驾驭好目前的局面,尤其是担心莫迪会被他的支持者盲目的民族主义情绪所绑架,从而做出不理智的决定。加上印度最近频繁的向这一地区调兵遣将,又多次提出不合理的要求,精英阶层的这种担心可能正在逐步增加。
民族主义情绪是把双刃剑,既可以用来打击对手,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也很容易玩脱,引火烧身,最后自己被民意和社会情绪所绑架。莫迪现在其实就是在走钢丝,这是很危险的,随时都有可能掉下去,摔得粉身碎骨。印度现在也受到了疫情的冲击,PMI已经下降到了7,工业增加值更是跌幅达到了55%,经济情况非常糟糕,这时候印度如果还想在边境问题上打消耗战,其实是耗不起的。
从印度国内的情况来看,其实现在印度的人均收入水平仍然是比较低的,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也非常困难,现在又碰到了疫情的冲击,失业率大幅增加,日子就更加难过了。在这种时候,印度老百姓更应该现实一点,脚踏实地一些,不要轻而易举的就被国内某些政客和政治势力带节奏,这才是更加理性也更加明智的选择。
遗憾的是,印度方面目前为止似乎仍然没有做出实质性的缓和局势的措施,而是在不断的提出不合理的要求,不断向边境地区增派军队和武器装备,又是叫嚣要部署防空导弹系统,又是声称8分钟内可以对对手发动空袭。其实印度这点家底,在对手眼里都是插标卖首,毫无意义。印度还是应该早点在谈判桌上的态度更认真一些,更走心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