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南课本中的中越战争:中国在越南三光政策真相 [2018/11]
- 回看马航MH370事故,60多位芯片专家丧生,谁才是真正的凶手? [2019/06]
- 在美德堡工作的印裔曝光:病毒制造后泄露,导师及知情者被暗杀 [2020/08]
- 间谍金无怠到底被谁出卖? [2018/12]
- 网传王立军交待的部分材料流出 [2019/06]
- 老兵披露越南女兵色诱细节 [2019/12]
- 击毙越军头号美女特工阮文慧。, [2018/11]
- 毛澤東發動文革真相:並非晚年昏聵 [2018/11]
- 五名中国女子移民以色列,都因为一个虚构的犹太民族 [2019/02]
- 中越残酷的特工战以越南屈服而告终 [2018/11]
- 沙甸事件镇压的始末 [2019/03]
- 官媒:美国为难中国,一群美籍华人为什么要幸灾乐祸? [2019/05]
- 死亡陷阱——真实的铁列克提事件 [2018/11]
- 中东火药桶爆炸前夜,21世纪动荡的第二个十年来了 [2020/01]
- 美国最大的生化武器基地突然关闭 那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2020/03]
- 一篇文章,讲清楚长津湖的来龙去脉 [2021/10]
- “饿死三千万”原来是蒋经国出资100万美元炮制而成的 [2019/07]
- 又一个挺方方的女作家被免职 [2020/06]
- 毛主席为何钟情湖北?偏爱东湖? [2020/09]
- 遗憾!如果宋时轮听毛主席的,美陆战一师绝对逃不掉 [2021/10]
- 武汉人、湖北人......都是中国人 [2020/01]
- 陈永贵追悼会:八宝山冷冷清清,大寨人山人海 [2023/03]
- “美国文化革命”?拜你所赐! [2020/06]
- 关于红卫兵运动的历史考察 [2022/01]
- 评谢盛友的 “邓小平 三落三起” [2022/12]
- 给“台独”死硬分子拉清单意味着什么? [2021/11]
- 魏巍:论毛泽东晚年 [2024/11]
- 一声“万岁”,让毛主席喜忧参半 [2023/03]
- 永不消逝的红色——纪念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逝世48周年 [2024/09]
个人囤粮能躲过“粮食危机”?
如果未来真的出现“粮食危机”,资本的利益与人民的利益必然是对立的,资本的意志与人民的意志也是对立的,斗争在所难免,国家机器反映谁的意志,这就是需要人民团结起来争取的事情了。
8月11日,新闻联播批评了大胃王吃播造成食物浪费现象,重提“培养节约习惯,杜绝餐饮浪费”;
12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又通报了主粮产地粮食收购同比减少;
又据媒体报道,受全球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向中国提供粮食的22个国家先后宣布禁止粮食出口;
加之上个月网传东北储备粮出现质量问题,接踵而至的消息引发了民众关于“粮食危机”的担忧。
有人对此予以反驳,其理由一是粮食局通报只是说收购减少,粮食主产区报告的夏粮产量“再创历史新高”;二是我国的粮食进口虽然已经占到15%,但主要是用于加工食用油和养殖业的大豆,水稻、小麦等传统主粮完全可以自给自足。
这些解释有一定的道理,但想要说明“粮食危机”完全不存在,还不够。“粮食危机”的担忧更多地是源自对数据的不信任——一到检查,粮库就着火,这个现象不是偶然吧?
诸多因素决定了群众不是在凭空担忧。
例如,ABCD四大粮商垄断了全球80%的粮食交易,掌握了国际粮食定价权;90年代中后期,四大粮商正式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通过合资甚至是控股的方式在中国布局;新兴崛起的第五大粮商——益海嘉里更是已经在中国国内的粮食贸易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新冷战开启的局面下,这是一个相当不确定的因素。
又如,我们可以看到城市周边的大片良田因为城镇化和房地产开发被侵占,虽然有占不平衡的原则,但是即便严格执行,新开垦的耕地无论是地段还是质量一般都不及市郊平原;打着经济合作社名义的,很多耕地被用来搞观光农业(例如很多地方都在搞什么薰衣草基地),或者是经济作物种植,雨后春笋般出现了很多葡萄之乡、柚子之乡、猕猴桃之乡;因为谷贱伤农,一些地方也出现抛荒现象或是季节性抛荒(原本耕种两季的土地现在只耕种一季)。
指出这些潜在的威胁,并不是想证明粮食已经出现危机,只是希望防患于未然;更不是希望制造恐慌。在市场体制下,恐慌只会导致挤兑,挤兑对于任何经济体都是一场灾难,没问题都会制造出问题。
如今,恐慌情绪已经在局部蔓延,部分地区已经有去超市买大米囤粮的现象。超市售卖的大米、面粉都是有保质期的,粮商的生产能力、库存以及市面流通的主粮总量,与日常消费量是挂钩的,这个从相对长的时间段来看,基本稳定在某个范围。
如果14亿人原本是每月采购一次粮食,现在突然都去囤积半年的粮食,市面流通的大米、面粉马上就会紧缺,无论是粮食的库存还是生产能力都无法满足这种突然猛增的需求。这时,资本必然选择囤积居奇,进一步加剧紧缺,趁势大幅推高粮价。
资本从来都是唯利是图的。随着“粮食危机”的恐慌情绪蔓延,这几天,农业板块的股票逆势上涨;与此相似的是,非洲猪瘟以及年初的猪肉短缺期间,养猪巨头的各家股票也是大幅增加。按理说,猪瘟来了,养猪巨头也会蒙受损失,现实情况却相反,危机往往会成为资本巨头发财的机会。100个馒头单价1元出售,与50个馒头5元出售,哪个利润会更高呢?股价的上扬正是缘于对盈利增加的预期判断。
更为可怕的是,为了谋取暴利,资本甚至会人为地制造短缺。我们在前些年一再经历的“蒜你狠”、“姜你军”,都是资本囤积居奇、人为制造短缺导致价格暴涨的结果。
我们的粮食流通领域目前已经高度市场化了,非主粮的需求比重毕竟没那么大,主粮一旦进入追涨杀跌的资本盘,后果是无法想象的,更是广大底层民众难以承受的。
真要是碰到“粮食危机”,抢购粮食产生的挤兑灾难且不说。大米、面粉都是有保质期的,个人囤积又能囤多少?三个月还是半年?之后呢?
少数人的囤积行为必然加剧大多数人的短缺,实际上是一种极端自私的行为,反而给资本趁机哄抬粮价制造了机会。到了这一步,有钱、有渠道的可以囤积,剩下的绝大多数中低收入家庭怎么办?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危机从来不是个人能够扛过去的,不要侥幸地以为你可以成为少数中的一员。人民只有团结起来,才能防范危机、度过危机。
防范危机需要的是保粮食生产,需要全面的社会动员和政策安排,保证足够的耕地,这个任务只有靠国家机器;
至于说粮食危机如果真要到来,也不会一下子全没粮食了,只会首先出现短缺,例如5亿吨变成4.5亿吨。这0.5亿吨的缺口怎么办,进口保证不了的话,如果社会是一个整体、一个利益共同体,大家每人少吃一点,造成不了太大影响,顶多就是体重减一减,渡过暂时的危机并不难,这个任务也只有国家机器可以完成。这种处理方式在毛泽东时代已经有了成熟的社会经验,那就是被攻击抹黑了几十年的供给制和票证制度。
问题是,阶层分化已经撕裂了这个利益共同体。一切交给市场的结果就是资本配置资源,资本必然囤积加价,大赚特赚,必然有一部分人不仅是吃不饱,甚至会吃不到饭,后果可想而知。这种情况,在中国社会几千年的历史中反复上演。
如果未来真的出现“粮食危机”,资本的利益与人民的利益必然是对立的,资本的意志与人民的意志也是对立的,斗争在所难免,国家机器反映谁的意志,这就是需要人民团结起来争取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