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当年为何“暂停高考”

作者:successful  于 2024-12-31 13:11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网络文摘|已有8评论

毛主席当年为何“暂停高考”
薄墨 · 2024-12-31 · 来源:书友互联|微信公众号


复后,从80年代到90年代,大家可以搜搜看,他们研究出什么了呢?除了研究出了如何侵吞倒卖国有资产,高科技一样没有,吃着公家的,住着公家的,干了一团毛线,一团寂寞啊。

  有些人啊,对于断章取义、割裂历史、抹黑伟人、造谣生事、无中生有的事情,干的是真叫一个炉火纯青。正事、好事、实事是一件也不干,干也干不出来。或许未来我中华民族应该再加一个第57个民族:“渣族”。

  他们泼在毛主席身上的脏水,如今近半个世纪过去了,很多谣言、抹黑早已经不攻自破,在事实面前只能闭嘴。但是这些人不知道是“资本爹”给的任务还是因为“没有良心”只能惯性干坏事,他们总是去造谣生事。

  最近我又听到了一种声音:说毛主席暂停高考,导致人才断层,为我们国家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这就是非常典型的断章取义,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大多数人的认知能力还是很浅的,居然还信,他们只能看到事情的表面,而看不到事情的本质,然后被带偏了节奏。

  如果大家再听到任何对毛主席不利的话,往毛主席身上泼脏水的,请先问自己一个问题:毛主席是不是伟大的战略家?有谁还能比他老人家更智慧?如果你心中的答案是肯定,那就不用思考,肯定是故意抹黑。

  既然提到了高考,那我们就说说毛主席为什么要暂停高考。

  明朝洪武年间,洪武六年到十七年,差不多也是十年,明太祖把科举停掉,主要原因就是:按照当时的科举制度,选不出他想要的人才。选上来的人才都是什么人呢?元朝旧臣的官宦子弟,官二代们。

  毛主席当时发现了一个问题:高中到大学没有农村的孩子。经过深思熟虑慎重思考后,先是在六十年代开始使用简体汉字,目的就是扫盲,扫盲的目的是为了以后能给农村的孩子们更多的出路选择,也就是说毛主席要保持工农革命的基本盘,否则高考持续进行下去,能考入大学的就没有工农子弟了,基本都是官二代,或者是家里有点权势的,有点钱的。

  而1966年,我国当时的农村人口占比90%多,另外1966年之前的大学生,毕业后都不愿意去基层,不愿意去农村下工厂接受再教育,毛主席为中华民族未来大计考虑,只能暂停高考。

  1977年恢复高考,某些人当然欢喜雀跃,但你看看,现在农家子弟能上好大学的是不是在急剧减少,或者根本无法上岸了。有些学校,父母不是教授的,不是特殊阶层的,根本进不去,而进去的就是妥妥的保送,这就是事实。山东的孩子考七百多才能进清华,而且整个山东省才有几个名额,再去看看北京的某些学校,有多少清华的学生连高考都没有参加过。

  但是在暂停高考的那十年,国家各方面建设并没有像某些人所说的那样停滞甚至崩溃,相反是获得了巨大的成就,那十年并非所有的大学都停止了招生,清北复旦一直在招生,只是不是通过高考,而是通过保送选拔工农兵学员,保证毛主席提倡的“又红又专”,这也是当时为什么政审那么严格的重要原因,而且也是从60年代到70年代,国家设立的所有重点工业项目全部都完成了的源头所在。

  高考恢复后,从80年代到90年代,大家可以搜搜看,他们研究出什么了呢?除了研究出了如何侵吞倒卖国有资产,高科技一样没有,吃着公家的,住着公家的,干了一团毛线,一团寂寞啊。


转  发




高兴

感动

同情
1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1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8 个评论)

回复 浮平 2024-12-31 13:43
这篇文章充满了逻辑谬论,仅列举几种如下。读者可以对照逻辑谬误的定义和概念,进一步分析为什么这些问题会被认为是谬误。这不仅反映了部分观点的偏颇,同时也揭示了在一个过度强调政治意识形态的环境中,人文教育和逻辑训练被忽视可能导致的深远影响。值得深思。

Ad Hominem(人身攻击)
Red Herring(转移话题)
Moral Equivalence(道德等价谬误)
Circular Reasoning(循环论证)
False Dichotomy(非黑即白谬误)
Appeal to Authority(诉诸权威)
Post Hoc Fallacy(因果谬误)
Appeal to Motive(诉诸动机)
Cherry-picking(选择性证据)
Hindsight Bias(事后偏见)

这些逻辑谬误的广泛存在,不仅影响了对历史事件的客观评价,也暴露出逻辑思维训练缺乏时,公众话语如何可能被情绪化或意识形态化所主导。
回复 successful 2024-12-31 14:03
恢复高考培养出来人一批低学历, 低智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 蠢货 .一大堆学生工作找不到 ,只能当送外 ,卖猪肉 ,....
1 回复 浮平 2024-12-31 14:15
successful: 恢复高考培养出来人一批低学历, 低智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 蠢货 .一大堆学生工作找不到 ,只能当送外 ,卖猪肉 ,....
高科技的发展和经济的腾飞都是因为文革后恢复高考的教育成果,同时也存在问题。所以不能用翻烧饼和非白即黑的政治偏见观点来对待高考。

一党专政的集权制度与市场经济的不耦合匹配程度造成的现状是事实,只有承认了事实之后才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理性平衡方法,靠发牢骚和翻烧饼,找替罪羊和责怪不同政治派别的方式都只是情绪化的态度。
1 回复 屠龙刀之原界 2025-1-1 00:10
当年废高考,是因为当年全国各地的教育水平相差太大。貌似公平的高考,其实是最不公平的!当然后来实行的“推荐制”也是弊端很多。被推荐去上大学的,其实也是关系重重。比如习近平就是被“推荐”去上大学。本家有个表亲,他当年是一个工厂的“革委会”头目,于是他的女儿就被”推荐“上了师范。

恢复高考,开始应该说是很公平的!因为全国各地都荒废了应试教育,对于每个地方的孩子们,相对来说还是公平的。随着时间推移,南方诸省平均于全国的教育水准开始显露,政府不得不”南北分傍“。以至后来出现了南方人500分高考最后只能工地搬砖,北方人高考500是大楼的设计者。

到了这些年,北方的应试教育也蓬勃发展,尤其是穷乡僻壤的衡水,出来几个“天才”!把应试教育推到了极致。这就是人们在不断的钻制度的空隙,是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这是人性,没办法。

台湾有个诺贝尔化学奖的李远哲,尽管他也是应试教育的产物,但是他对其深恶痛绝。于是在台湾实行了教育改革,学习西方那一套,也就是所谓的“综合评测”,什么社会活动(慈善活动,公益事业。。。),课外技能(音乐,体育。。。),结果到现在,又变成了“拼钱”!谁家有钱,能参加的起这些虚头八脑的活动,谁的孩子能上好大学!

现在中国也开始有推荐名额,刚刚开始,就弊端重重。有道是有公就有私,有私就有弊。一个社会就是在政府和民众的斗智斗勇中,磕磕绊绊的向前发展!世界上就没有什么完美的制度!
1 回复 BANGZI 2025-1-1 00:29
俺上初三那年恢复高考,之前上学都是混,俺初二还在分子加分子分母加分母,数学考几分。周三下午政治学习,周六下午到工厂实习。虽然老师也鼓励大家好好学习,但是那个大环境是不讲学习的。高考恢复了就一夜之间变了天,苦了三年考上了大学。
1 回复 successful 2025-1-1 11:16
BANGZI: 俺上初三那年恢复高考,之前上学都是混,俺初二还在分子加分子分母加分母,数学考几分。周三下午政治学习,周六下午到工厂实习。虽然老师也鼓励大家好好学习,但
. 当年我们高考, 不是凭什么本事. 第一就看你出生是否红五类, 记得武昌造船厂高干子弟就保送上军校. 黑五类的子弟. 你成绩再好也是落选, 农村广阔天地等着你. 本人学习成绩一般,当年凭着军属光荣牌子, 居然也考中了, 终于避开了当农民的命运, 那是是60年代初啊 , 什么都是命悬一线......
回复 BANGZI 2025-1-1 14:52
successful: . 当年我们高考, 不是凭什么本事. 第一就看你出生是否红五类, 记得武昌造船厂高干子弟就保送上军校. 黑五类的子弟. 你成绩再好也是落选, 农村广阔天地等着你. 本
嗯。俺家二姐学习好,老师劝她上技校,因为上了高中也进不了大学,成份不好。好可惜。
回复 successful 2025-1-1 18:53
BANGZI: 嗯。俺家二姐学习好,老师劝她上技校,因为上了高中也进不了大学,成份不好。好可惜。
记得我们曾经的高中女同学, 甚至学姊 成绩又好, 长得又漂亮, 大部分成份不好,考不取大学以后, 那就肯定是居民委员会和派出所工作的目标, 反正就是往农村赶, 他们好可怜. 想留下, 就赶快找个男人结婚生孩子, 不甘心曲为人母的, 那就下农村. 无论你的青春多么年华? 多么美丽? 最终的命运就是当农妇. 你得认命. 唯有读书高啊, 我们的当年读大学是运气 ,不是凭本事.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successful最受欢迎的博文
  1. 越南课本中的中越战争:中国在越南三光政策真相 [2018/11]
  2. 回看马航MH370事故,60多位芯片专家丧生,谁才是真正的凶手? [2019/06]
  3. 在美德堡工作的印裔曝光:病毒制造后泄露,导师及知情者被暗杀 [2020/08]
  4. 间谍金无怠到底被谁出卖? [2018/12]
  5. 网传王立军交待的部分材料流出 [2019/06]
  6. 老兵披露越南女兵色诱细节 [2019/12]
  7. 击毙越军头号美女特工阮文慧。, [2018/11]
  8. 毛澤東發動文革真相:並非晚年昏聵 [2018/11]
  9. 五名中国女子移民以色列,都因为一个虚构的犹太民族 [2019/02]
  10. 沙甸事件镇压的始末 [2019/03]
  11. 中越残酷的特工战以越南屈服而告终 [2018/11]
  12. 官媒:美国为难中国,一群美籍华人为什么要幸灾乐祸? [2019/05]
  13. 死亡陷阱——真实的铁列克提事件 [2018/11]
  14. 中东火药桶爆炸前夜,21世纪动荡的第二个十年来了 [2020/01]
  15. 美国最大的生化武器基地突然关闭 那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2020/03]
  16. 一篇文章,讲清楚长津湖的来龙去脉​ [2021/10]
  17. “饿死三千万”原来是蒋经国出资100万美元炮制而成的 [2019/07]
  18. 又一个挺方方的女作家被免职 [2020/06]
  19. 毛主席为何钟情湖北?偏爱东湖? [2020/09]
  20. 遗憾!如果宋时轮听毛主席的,美陆战一师绝对逃不掉 [2021/10]
  21. 武汉人、湖北人......都是中国人 [2020/01]
  22. 陈永贵追悼会:八宝山冷冷清清,大寨人山人海 [2023/03]
  23. “美国文化革命”?拜你所赐! [2020/06]
  24. 关于红卫兵运动的历史考察 [2022/01]
  25. 评谢盛友的 “邓小平 三落三起” [2022/12]
  26. 给“台独”死硬分子拉清单意味着什么? [2021/11]
  27. 魏巍:论毛泽东晚年 [2024/11]
  28. 一声“万岁”,让毛主席喜忧参半 [2023/03]
  29. 永不消逝的红色——纪念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逝世48周年 [2024/09]
其它[网络文摘]博文更多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1-1 18:54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