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断气”,谁会是最大赢家?

作者:successful  于 2025-1-2 11:39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网络文摘|已有23评论

乌克兰“断气”,谁会是最大赢家?
有里儿有面 · 2024-12-31 · 来源:有理儿有面|微信公众号

  2024年还剩最后一天,不过欧洲使用廉价俄罗斯天然气的好日子,也只剩下最后一天了。明年1月1日起,乌克兰将正式关闸断气,停止俄罗斯天然气的过境运输。

  这一“断气”的噩耗已经让欧盟各国倒吸了一口凉气。

  2019年年底,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与乌克兰签订了为期5年的天然气过境协议,俄罗斯的天然气经乌克兰到达斯洛伐克,再由斯洛伐克输送到奥地利、匈牙利、意大利等多个欧洲国家。

  乌克兰的这条输气管道,也成为欧洲多国使用俄天然气的主要通道,据统计,俄罗斯2023年输送到欧洲的天然气总量为283亿立方米,其中约150亿立方米都要过境乌克兰才能到达欧洲。

  然而,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天然气过境协议即将于12月31日到期。这也就意味着,再过一天,如果该协议不能续签,那么大半个欧洲就会面临“断气”的尴尬局面,欧洲无疑将会再次爆发能源危机。

  那么,该项天然气过境协议能够续签吗?这条欧洲的能源“大动脉”又能否保住呢?

  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怕是悬了。

  现在,延续近3年的俄乌冲突还没有缓和的迹象。因此,在12月20日,乌克兰总理什梅加尔向该国最高拉达(议会)宣告,俄罗斯天然气的过境运输将于明年1月1日中断,由于协议到期,过境运输将于当天早上7点停止。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也在前一天发表同样的声明,他宣称,“我们不会允许他们用我们的鲜血再赚取数十亿的资金”。

  看来乌克兰方面算是明确表态了,坚决表示要“关闸”,不可能和俄罗斯续签天然气过境协议,想以此来打击俄罗斯的经济贸易,给普京“下绊子”。

  但让人感到意外的是,乌克兰拒绝俄罗斯的天然气过境,先着急的不是俄罗斯,而是欧洲。

  位于北半球的大多数欧洲国家,本来在冬天就寒冷刺骨,天然气供应一旦中断,取暖、发电和工业生产全都成了问题。

  首先,受“拉闸”直接影响的就是匈牙利、斯洛伐克这些高度依赖俄罗斯天然气的国家,匈牙利的电力和能源供应很大一部分都靠这条管道维持,斯洛伐克不仅每年从该管道进口3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满足其国内大部分需求,而且每年还可以从该管道赚取5亿欧元的中转费。

  其次像德国、意大利这些工业大国,更是对天然气的需求量巨大。虽然近年来欧洲在努力推进绿色能源替代传统能源,但想在短期之内完全摆脱对俄罗斯的天然气依赖,也是不可能实现的事。

  因此,这第一个跳出来反对乌克兰“拉闸”的就是斯洛伐克总理罗伯特·菲佐。

  为了能够保住这条“大动脉”,让自己“续气”,就在乌克兰宣布“拉闸”的第二天,菲佐就坐不住了,紧急访问了俄罗斯,成为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罕见访问俄罗斯的欧洲领导人之一。12月27日,菲佐还隔空喊话泽连斯基,表示如果乌克兰要中断俄罗斯天然气过境协议,那么自己就将限制对乌克兰的电力供应。

  看来菲佐是真的急了,反正乌克兰还在打仗呢,这电力没了保障还得了?毕竟斯洛伐克目前占乌克兰电力进口的近20%,是乌克兰电力的重要来源。

  于是,泽连斯基又站出来指责菲佐是在访问俄罗斯、接受了普京的指示后,开辟针对乌克兰的“第二能源战场”,双方你来我往,吵得是不可开交。

  除此之外,菲佐还不忘在欧盟对乌克兰“参了一本”。12月29日,随着乌克兰和斯洛伐克之间的能源争端持续升级,菲佐专门写了一封公开信给欧盟理事会和欧盟委员会,痛批乌克兰“拉闸”的决定,他表示乌克兰没有与欧盟或受影响国家就此事进行磋商,就单方面宣布这个决定是错误和极端不负责任的行为,会在未来两年给欧盟造成1200亿欧元的损失,欧盟以往对乌克兰的支持完全是建立在“自我毁灭和对欧盟造成极大损害”的基础之上。

  泽连斯基意图对俄罗斯的天然气重拳出击,普京都还没喊疼,乌克兰反倒是和自己的欧洲“盟友”先内讧了。

  既然乌克兰认为“拉闸”会对俄罗斯经济造成重大打击,那么俄乌冲突已经持续了近三年,为什么到现在才想起来要“拉闸”呢?泽连斯基早干嘛去了?

  其实,这条“能源大动脉”对大家都有好处。

  对俄罗斯来说,每年能通过这条输气管道将天然气卖到欧洲,赚到几十亿美元的收入,对乌克兰来说,每年也有8亿美元的天然气过境费进账,对欧洲来说,也通过获取俄罗斯廉价天然气,让自己不必在寒冷的冬天挨饿受冻。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虽然俄乌冲突延续至今,但是这条输气管道在各方的“默契”之下,也在战火中保存完好,没有受到波及。

  既然对大家都有好处,为何乌克兰现在又不愿意与俄罗斯续签协议,突然宣布要“拉闸”呢?

  最主要的是乌克兰自己的想法,可能泽连斯基早就想“拉闸”了,毕竟中断天然气过境,俄罗斯方面的损失肯定要大于自己,只是考虑到欧盟之前对乌克兰的大量援助,为了顾及欧盟的立场,降低对欧洲经济造成的压力,所以才一直没有“断气”,但是现在协议已经到期,泽连斯基貌似有了一个合理的中断天然气过境的借口。

  其次就是乌克兰也想给“亲俄”的欧洲国家一点“颜色”看看。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匈牙利、斯洛伐克等欧洲国家因为自身的经济很大程度上依赖俄罗斯,因此一直维持着与俄罗斯的贸易联系,从而时不时站出来反对欧盟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乌克兰就是希望以此来逼迫这些国家彻底与俄罗斯切断贸易往来,不要藕断丝连。

  但是,仅仅是为了打击俄罗斯的天然气贸易就让乌克兰“拉闸”,不仅得罪了欧洲还让自己每年损失8亿美元的过境费,这理由显然还不够充分。

  其实,泽连斯基有更加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为了迎合美国,乌克兰的“拉闸”之举,正是献给美国的“投名状”。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乌克兰停止俄罗斯的天然气过境,欧洲没了俄罗斯的天然气,受益最大的不是别人,正是美国。

  就在乌克兰20日宣布要“拉闸”的当天,特朗普就在社交媒体上“威胁”欧盟,要求其大规模购买美国的天然气来缩小美国对欧洲的贸易逆差,否则就要对欧盟加征关税。

  看来作为商人出身的特朗普,已经闻到了这其中的商机,又想趁机捞一大笔了。

  实际上,美国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初、北溪-2输气管道被炸毁之后,就已经利用欧洲的能源危机乘虚而入,通过提高自己出口到欧洲的液化天然气的价格,让欧洲的企业和居民不得不承受更高的天然气使用成本,同时也让自己赚得盆满钵满。

  据相关数据统计,2023年欧盟从美国进口的LNG(液化天然气)占其进口总量的46%,较俄乌冲突爆发之前,增长了近一倍,尤其是欧洲第一工业国德国,其90%的LNG都来自美国,这也使美国取代了澳大利亚和卡塔尔,一跃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出口国。

  不仅如此,美国还利用本土和欧洲天然气的价格差,打起了欧洲企业的主意,号召这些不堪天然气成本重负的企业搬往美国,想以此让欧洲的经济实体空心化,从而重振美国的制造业。

  现在,随着泽连斯基宣布“拉闸”,欧洲即将再次面临能源危机,身后那个“吃人不吐骨头”的美国也在虎视眈眈。

  但不可避免的是,在2025年的新年里,大半个欧洲会因缺少天然气而“颤抖”,度过一个没有“底气”的冬天。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1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23 个评论)

当前只显示与您操作相关的单个评论,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评论
回复 pc60 2025-1-6 06:45
successful: 1969年, 苏联和中国有外交关系. 但是这一年发生了珍宝岛 争夺战. 为什么? 当时对珍宝岛的归属没有明确 双方的协议, 没有文字根据. 经过这场血腥的战争, 以后两国
珍宝岛事件恰恰是证明了苏联(俄罗斯)侵略扩张的罪恶嘴脸。
12下一页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successful最受欢迎的博文
  1. 越南课本中的中越战争:中国在越南三光政策真相 [2018/11]
  2. 回看马航MH370事故,60多位芯片专家丧生,谁才是真正的凶手? [2019/06]
  3. 在美德堡工作的印裔曝光:病毒制造后泄露,导师及知情者被暗杀 [2020/08]
  4. 间谍金无怠到底被谁出卖? [2018/12]
  5. 网传王立军交待的部分材料流出 [2019/06]
  6. 老兵披露越南女兵色诱细节 [2019/12]
  7. 击毙越军头号美女特工阮文慧。, [2018/11]
  8. 毛澤東發動文革真相:並非晚年昏聵 [2018/11]
  9. 五名中国女子移民以色列,都因为一个虚构的犹太民族 [2019/02]
  10. 沙甸事件镇压的始末 [2019/03]
  11. 中越残酷的特工战以越南屈服而告终 [2018/11]
  12. 官媒:美国为难中国,一群美籍华人为什么要幸灾乐祸? [2019/05]
  13. 死亡陷阱——真实的铁列克提事件 [2018/11]
  14. 中东火药桶爆炸前夜,21世纪动荡的第二个十年来了 [2020/01]
  15. 美国最大的生化武器基地突然关闭 那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2020/03]
  16. 一篇文章,讲清楚长津湖的来龙去脉​ [2021/10]
  17. “饿死三千万”原来是蒋经国出资100万美元炮制而成的 [2019/07]
  18. 又一个挺方方的女作家被免职 [2020/06]
  19. 毛主席为何钟情湖北?偏爱东湖? [2020/09]
  20. 遗憾!如果宋时轮听毛主席的,美陆战一师绝对逃不掉 [2021/10]
  21. 武汉人、湖北人......都是中国人 [2020/01]
  22. 陈永贵追悼会:八宝山冷冷清清,大寨人山人海 [2023/03]
  23. “美国文化革命”?拜你所赐! [2020/06]
  24. 关于红卫兵运动的历史考察 [2022/01]
  25. 评谢盛友的 “邓小平 三落三起” [2022/12]
  26. 给“台独”死硬分子拉清单意味着什么? [2021/11]
  27. 魏巍:论毛泽东晚年 [2024/11]
  28. 一声“万岁”,让毛主席喜忧参半 [2023/03]
  29. 永不消逝的红色——纪念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逝世48周年 [2024/09]
其它[网络文摘]博文更多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1-6 07:36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