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去十几天 菜园成了惊喜不断的热带雨林 [2023/07]
- 让亚洲梨甜大、多汁、高产的秘诀(多图) [2016/08]
- 亚洲梨快熟了 如何才能防止虫咬鸟啄和兽偷? [2016/09]
- 华人庄园主在北美的土豪生活 (多图) [2016/08]
- 惊心动魄的羚羊谷之旅 防疫新规下手机被拿走 [2021/11]
- 华人庄园主的土豪生活遭空前打击 欲哭无泪 [2016/08]
- 黄石公园大棱镜温泉的阴阳三重天 [2023/08]
- 应对奥密克戎 这些自救的东西都备好了没有? [2021/12]
- G20其实是个大忽悠 [2016/09]
- 驱车深入死亡谷 于最荒凉处 追寻最震撼美景 [2021/12]
- 没有海空军 陆战1师能否逃出长津湖? [2021/10]
- 王宝强离婚巧遇日本投降 全国人民很受伤 [2016/08]
- 徒手攀登天使降临顶 全美最凶险刺激的步道 [2021/12]
- 是什么打趴了东方不败王宝强? [2016/08]
- 1500米男子自由泳 中澳两国都输不起 [2016/08]
- 朝鲜战争到底谁侵略了谁?黒马赢家又是谁? [2021/10]
- 李奇微谈南韩军队 韩国人听了要跳楼 [2021/10]
- 她不是魏则西 但比魏则西更悲惨 [2016/09]
- 美国与欧洲合力 竟然不敢撄俄罗斯之兵锋 [2022/01]
- “八国联军”要赔款 中国觉得合理吗 [2020/04]
- 我的书房同别人的大不一样 学哲学走火入魔了 [2021/11]
- 朝鲜战争像牌局 大怪小怪一路吃下去 [2021/10]
长津湖战役之所以被称为朝鲜战争中“最悲惨可怕”的战役,并不仅仅是战火的猛烈残酷,更主要是极度严寒天气导致了双方大量战士非战斗伤亡。
今天,地球的另一端,在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中印边境,类似的情况或许正在渐显端倪。
彭博社10月18日报道,中印最新一轮军长级会谈陷入僵局。据知情人士透露,中国提出从一个战略要地天南河谷地,印度称为德普桑盆地(Depsang Plains)的撤军要求遭到印度的断然拒绝。
南华早报10月17日引用外交观察人士的话称,在本周两国谈判失败后,有争议边界两边的中印军队预计将留在原地熬过寒冬。
新德里军事观察家Chaturvedy Rajeev Ranjan更直言不讳地指出,双方的姿态表明,双方的立场都在变强硬,几乎没有进行有意义谈判的空间。他说:“双方都在为冬天做准备,即使在寒冷的冬天,边境也很可能仍然火热。”
冬季对于位于世界屋脊上的天南河谷地来说,令人闻之色变,气候的严酷是长津湖的几倍。长津湖海拔1700多米,天南河谷地海拔5200多米。长津湖最低温度零下37度,而天南河谷地12月以后均在零下40度,最冷可达50度以下。至于世界屋脊的寒风凛冽更不是长津湖可比的。
去年中印在天南河谷地所在的边境西段发生冲突,双方对峙持续过冬天。印度一方不断爆出大量士兵被冻伤的消息。更有人士透露,印方在冲突中死亡的士兵中,有几个是受伤后冻死的。
据俄罗斯卫星新闻社去年10月12日的报道,印度陆军副总司令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呼吁解决防寒设备问题。他说印度的国防工业必须发展,以便能够提供军事物资以满足武装部队的需求。知情人士说,十月以后,中印西线边境的气温开始急剧下降。突如其来的大雪阻塞了印度军队的后勤补给线。列城的医院人满为患,大部分住院的士兵都是冻伤了的。印度陆军副司令的讲话表明,如果没有及时提供防寒材料,印度士兵将因冰冻和冻伤而遭受更多的死亡。
中国得益于基建狂魔的美誉,边防部队的供应线比印度好得多,而世界工厂的能力,也使中国边防部队能够及时得到充足的高性能防寒装备和营房,因此去年冬天中国方面没有士兵冻伤。但这仅仅是和平时期或者低烈度冲突下展示的情况。如果爆发战争,严酷天气对双方士兵带来的致命威胁绝对不能低估。
拿长津湖战役来说,当时美军的防寒装备不能说不好,正常情况下绝对不怕长津湖的严寒。然而战火导致的受伤流血得不到及时救治、因落单得不到营帐庇护、军装损毁失去保暖功能、食品匮乏导致没有能量补充等等,使美军在长津湖战役中冻死冻伤的人员不在少数。据英国BBC资料,美军陆战1师因严寒导致的伤亡人数达7千多人。
既然大家都知道中印边境寒冬腊月的可怕,为什么双方都不肯让步呢?因为这个天南河谷地/德普桑盆地,对双方而言,都是极其重要的战略要地。
该地面积约1500平方公里,北、西、南三个方向均被喀喇昆仑山包围,只有向东地势比较平坦,一条冰川河流什约克河由北向南流淌,汇入印度河。
该地区是中国阿克赛钦高原的一部分,跟拉达克一样原是中国领土,十九世纪中叶,英国殖民者把拉达克单方面划入英属版图(未与清政府谈判)。该地区因环境艰苦,英国从未派兵侵占那里。该地区虽称为谷地或盆地其实是一片海拔高达5200米的荒原,自然条件极其恶劣,1951年解放军进军西藏时到达该地,但因军需物资供应问题没有驻兵,十余年来基本是无人区,直到1960年印度沿什约克河走廊占领该地区后继续前进,蚕食中国阿克赛钦领土,导致1962年中国展开对印自卫反击战长后重新夺回,但由于同样的原因中国还是没有派兵进驻。2013年4月,解放军在该地区设立了一个临时营地,但后来由于与印度达成外交协议而撤离。这就导致印度乘机沿什约克河再次北上占领该地大部分,修建了一个大型军事基地,名为“斗拉特别奥里地”,并建有一座简易机场——斗拉特别奥里地(Daulat Beg Oldie)机场,简称DBO机场,可起降C-130“大力神”军用运输机,该地区遂为中印两方各占一部分。去年中印边境冲突前,两方实控线(LAC)之间有18公里宽面积约为300平方公里的无人区,也是一直以来中印双方的缓冲区。2020年冲突前印军开始在该无人区从南向北建立了五条巡逻线,最远的一条紧贴中国实际控制线,意图造成控制这300平方公里区域的既成事实。中国迅速采取反制,向前推进18公里,打断了印军新建的巡逻线,把这300平方公里置于中方的控制下。
去年9月17日印度电线报(The Wire)发表印退役军人、美国耶鲁大学政治学讲师施耶叙万·辛格(Sushant Singh)题为《防长弃之不顾:德普桑平原900平方公里土地巡逻入口被封》的文章指控,解放军在德普桑盆地拒绝印军进入第10巡逻点至13巡逻点之间(包括第11A巡逻点)共5个巡逻哨岗进行日常巡逻,将一处Y字形路口、中间“瓶口”处封锁,因而得以增控1962年以来最大一片土地。这一指控证实中印双方在天南河谷地/德普桑盆地的激烈争夺。
据有关权威人士透露,在本月中印最近一轮谈判之前,中国同意从3,487公里中印边界上的其他摩擦点撤离,但天南河谷地/德普桑盆地除外。
为什么双方在这块土地上不肯退让?因为它对中印两国实在太重要了。
对中国而言,印军如果从该地前出,可威胁新疆至西藏的219国道。如果印军攻占中方天文点哨所,然后再派出军队切断新藏线,那么中方新疆至西藏的运输线有可能中断,进而威胁整个边防的安全。
如果印军的装甲战车冲上喀喇昆仑山口(已通公路),攻占中方神仙湾哨所,并前出三十里,那么将威胁中国南疆的安全。
对印度而言,在该地区的后勤保障除空中运输外,地面主要靠什约克河走廊的DSDBO战略公路进行补给,这条公路可做到全年无障碍运输,除极端天气或大雪封山外,这是一条印军极为依赖的重要生命线。如果中国军队从该地前出到加勒万大河口,他们赖以生存的生命线,就会被掐断,没有后勤支援,一旦爆发战斗,那么斗拉特别奥里地的印军最终只能选择不战而降。
由此可见,如果中方退让,在该地区的印军就是悬在中方头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如果印方退让,在该地区的中国军队就是掐在印方喉咙中的一块骨刺。
据报道,印军在该地有两万人员,并配备T-90等重型坦克。中方自去年增兵以来,已有50个营近一万五千人,并配备15式轻型坦克。双方目前在盆地聚集兵力近四万。
据军事专家评论,论射程、论炮射导弹,T-90和15式旗鼓相当;论坦克炮穿甲威力,自然是口径更大的T-90占优,但15式的火炮威力已经能够做到与T-90保证相互摧毁,T-90的坦克炮威力相对有点“过剩”,而如果论火控系统,T-90自T-72升级而来的坦克火控观瞄系统,已经显著落后于15式轻型坦克上移植自99式主战坦克的全套先进火控观瞄系统,即所谓的“猎-歼系统”。
从另一个角度看,天南河谷地/德普桑盆地比较平坦,有利于印方的T-90重型坦克攻击,虽然中方15式轻型坦克灵活机动性强,但在平原上能否找到足够的掩护,还有问题,因此两型坦克对垒,鹿死谁手,还有待分晓。
据印度媒体报道,印军不断加强中印边境地区的部署,除了加强无人机部署、增派M777超轻型火炮外,还首次将米格-29战斗机部署到靠近中印边境的前沿机场。印方在后方还布置的阵风战机支援前方作战。
而南华早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解放军也在为中印边境地区的寒冷冬季做准备。为应对印军在实际控制线部署的三个M777超轻型榴弹炮团,“解放军已在边境地区部署超过100门PCL-181轻型车载榴弹炮,其射程是M777的两倍。此外,中国还向中印边境地区增派了100辆PHL-191火箭发射车,其射程远达500公里。至于歼-20战机去年就布置在了西藏高原,以应对印军的阵风战机。战机、火炮、坦克,双方都是一番大战的态势。
长津湖战役是朝鲜战争第二次战役的东线,据维基百科,中国第九兵团12万人对阵美国第10军等联合国军10万人。实际参战兵力中方为8.7万人(20军为预备队未参战),美方为陆战1师和第7师一部分3万人,双方在长津湖地区展开的兵力总计近12万。
我们相信,中印两国的政府和人民都不希望该地区发生激烈战斗,但谁也不敢完全排除万一擦枪走火局势迅速升温的可能性,如果双方控制不住最初的局面,很快就会大打起来。在双方民族情绪是如此激烈和对立情况下,双方政府和军队高层都承受不起打败或退让的结局,双方最终可能不得不全力以赴,那么参战的部队不仅仅是该地的近四万军队,其兵力规模完全可能超过长津湖,如果战争旷日持久,那么,因严寒天气伤亡的人数可能高于长津湖,天南河谷地/德普桑盆地也就可能成为下一个长津湖。
当然,我们希望这种情况永远不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