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授和当官的得了病 [2019/09]
- 中国的知识分子 [2017/11]
- 道德的变化 [2018/12]
- 从首钢的拆除看国企 [2017/11]
- 东单公园里的那一座小山 [2018/12]
- 领导的权威 [2017/11]
- 村庄 [2017/11]
- 布热津斯基的奶嘴论 [2018/12]
-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第八章 罪名:企图逃往帝国主义国家 [2016/11]
- 走后门 [2019/09]
- 北京的自来水 [2018/12]
- 大学的硬件和软件 [2017/12]
-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第一章 [2016/11]
- 疯话和实话 [2019/09]
- 方方日记 [2020/10]
-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2016/11]
走后门
电话那边的人告诉我,她从莫斯科回来了,我国派遣她和另一位专家参加那里举办的国际舞台美术会议。她为何要向一个养老金领取者通报这件事?
那是在20多年之前,我到内蒙古包头办完事要回北京了。在楼下吃完早点,打开房间的门,看见服务员蹲在窗台上擦玻璃,看到她的服装和干活的姿势,便随口问了一句:你是新来的服务员吧?她马上下来站在我面前,非常小心地回答:不是,我是接待科的,我们每周要到客房工作一天。信息到此应该结束了。但是,她接着说:您在北京中戏有熟人吗?中戏,就是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最高级的培养演员的大学之一,千万男女梦想之地。我问,有什么事?回答:我妹妹通过了今年中戏的专业考试,文化考试也高出录取线很多,但听说如果不事先找人,被刷下来的几率很大。在我国,艺术院校都是先考专业,再考文化,两项成绩都通过后再筛选。我虽然没有在艺术院校工作过,但艺术院校招生过程中的“人为”因素,我还是了解一些,这种事本来可以回绝的,因为我连中戏食堂卖饭的都不认识,但是,接下来的话却让我觉得她所讲的这个妹妹应该是个可塑之才:我妹妹还通过了中央工美和无锡轻工学院和和天津服装学院的专业考试。中央工美就是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也是响当当的大学。女孩那双祈求的眼神让我很难拒绝,我说,我没有那里的熟人,但是可以去了解情况。
回来后,先拜访中戏舞台美术系主任,因为服装专业归他的系。主任是位老专家,大概对我的话没有反感,就说了这句话,这个考生的文化考试在第七名,今年这个专业共招九名。我马上到招生办公室,主任是位很有风度的中年女性。我的问话其实非常笨:希望你们能按成绩录取,她瞪我一眼,那当然。无话即短,我马上告辞。下一站就是中央工美,那里的回答很干脆,这个考生在我院不是第一志愿,基本不会录取。
外地两所大学没有时间去。但是想到北京还有一所服装学院,是否有可能去呢,敲门进了教务处,处长也是老先生,说话很客气,听完我在两所大学碰的钉子,他说,这个考生的生源在哪里,就是问她的家在哪里,我说,内蒙古包头,老处长的回话太干脆了:根本没有可能。这当然是他多年来的经验了。但是,真的还给了我一点面子:如果这个考生出类拔萃,即使没有报我们学校,我们也可以破格录取,但她不是。
回到家里,真的很懊丧,也就是山重水复疑无路了。忽然,想到在国家教委工作的一位老朋友。就去问问有无办法可想。很快,得到回复,快来。给我的是一封没有封口的信。我偷偷地看了,徐校长,XX教授去你校了解考生XX的情况,请接待。到了中戏校长办公室,里面有两位老先生,我问,哪位是徐校长?校长站起来,我就是。我递上这封信。他说,知道了,这位是副校长,他带你去招生办。
还是那位女士,我还是那句很笨的话,请你们按成绩录取。她还是那句话:当然,但语气就很客气了。两天后,前次见面的舞台美术系主任给我电话:今天上午,国家教委,文化部和我校共同决定录取名额,你的学生被录取了。
一年级时,这个学生告诉我,她的学习成绩非常好,系主任特别喜欢她。
二年级时,情况没有大的变化
三年级时,到香港参加一次学生服装竞赛,得到一等奖。,她送展的是一件中世纪贵族妇女的连衣裙,她告诉我,那种裙子在腰上需要撑起来,据说是用一种骨片当材料,但是她用的是呼啦圈上的塑料,很有弹性。
四年级毕业,分配到青年艺术剧院。任服装设计师。
过了几年,她送给我和老伴中戏小剧场的前排票,全体演员的服装都是她设计的。
以后,有好几次给我票,她已是国家话剧院的一级舞台美术设计师了,在网上只要打出她的名字,就可以看到她的材料,非常详细。
又过了几年,她邀请我去看看新买的住所,同时,看看她的两个孩子,这时,她的丈夫已开办了一家小服装厂。这次的话题是今后到哪里发展比较好,她想的是到法国,凭她的水平,应该有发展,对孩子的发展也有好处,但是,丈夫的工厂没法办到那里。
最后她给我的信息是,当年全班的同学,只有她一人目前还在做专业工作。等于是,中国最高级的中戏服装设计专业,那一年仅仅培养了一位设计师,但是,还打算到外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