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授和当官的得了病 [2019/09]
- 中国的知识分子 [2017/11]
- 道德的变化 [2018/12]
- 从首钢的拆除看国企 [2017/11]
- 东单公园里的那一座小山 [2018/12]
- 领导的权威 [2017/11]
- 村庄 [2017/11]
- 布热津斯基的奶嘴论 [2018/12]
-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第八章 罪名:企图逃往帝国主义国家 [2016/11]
- 走后门 [2019/09]
- 北京的自来水 [2018/12]
- 大学的硬件和软件 [2017/12]
-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第一章 [2016/11]
- 疯话和实话 [2019/09]
- 方方日记 [2020/10]
-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2016/11]
标题说了什么
前几天,新京报有个通栏大标题,政府有能力帮助中小企业度过难关。这句话说明,第一,中小企业到了难关,过不去了,第二,政府有能力帮助他们,第三,最重要的是,政府没有帮助过不了关的那些企业过关,只是表示有能力帮助而已。标题下面的话是,第一,中国人均GDP已经超过1万美元,其次,中国的中小企业具备弹性。真是非常奇妙,弹性这个物理名词的含义是,在压力下可以变形,但是对外力具有反力。这句话的意思就是鼓励中小企业起来反抗压力,那么,压力是什么?
按理,只需说出政府打算如何帮助中小企业,第一步,第二步,等等。可惜没有。其实,难关首先就是国进民退,老百姓的纳税钱大把给国企,民企要想到银行贷款那是做梦,注册大批P2P,说是民间融资平台,但是须臾之间大批平台宣布破产,套走无数小民的一辈子积蓄。可怜小民手里一点钱不知该怎么办,存到银行,利息不抵通胀,买股票也是跳入大坑,投入企业,又是倒闭,可能颗粒无收。现在有了融资平台,利息很高。但是又破产了。这就是当前的实际情况,这次是找中产阶级要钱了。回想当年土改,把地主的土地分了,再把地主的财产也分了,然后再消灭地主,而后,到了三反五反,把资本家的企业收归国有,派个军代表,就是最高领导。这些年,按总设计师的计划,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可惜那批人早到外国买别墅,葡萄酒厂了,当然还存到瑞士银行里了,他们的钱绝不会送到私企老板手里。因为他们早就知道国家的政策。当然也不会送到国企老板手里,因为那块地有国家的钱在滋养着,要多少给多少,都会糟蹋完事。工薪阶级的官员们早就把钱藏到安全地方了,绝不可能露富,事业单位的教师,医生们的钱稍多一点,大多数花在买房子,或送孩子留学上了,企业界的工程师们说起来可怜,几千块钱的月工资只够维持温饱生活,当然不可能支援私企。
这次的皮凸皮虽然有了国家注册的身份,但是说倒就倒,套走了最后的小有钱人的那点积蓄,所以,中产阶级的财产也没有了。私企的资金链怎么能链接起来呢。想起一句老话,望梅止渴,将军告诉很渴的士兵,前面就是梅林了。
不久前,北京新京报上的通栏标题是,深圳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要问的是,这个当年的小渔村的历史使命完成了什么?总设计师的计划倒是很清楚,技术和资金从外边来,做好的东西送到外边去,再把赚到的钱送到一部分人的口袋里,用他的话,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40多年过去了,这个历史使命完成的如何?报纸标题没有说,想起当年上海新闻日报一位老记者告诉我的,看中国的报纸,就要想到文章作者说不出来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