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授和当官的得了病 [2019/09]
- 中国的知识分子 [2017/11]
- 道德的变化 [2018/12]
- 从首钢的拆除看国企 [2017/11]
- 东单公园里的那一座小山 [2018/12]
- 领导的权威 [2017/11]
- 村庄 [2017/11]
- 布热津斯基的奶嘴论 [2018/12]
-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第八章 罪名:企图逃往帝国主义国家 [2016/11]
- 走后门 [2019/09]
- 北京的自来水 [2018/12]
- 大学的硬件和软件 [2017/12]
-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第一章 [2016/11]
- 疯话和实话 [2019/09]
- 方方日记 [2020/10]
-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2016/11]
不知道
教授的学生送孩子到北京上大学,在接风的饭桌上,学生让孩子坐在教授旁边,想让孩子多听老师的教导。教授问孩子,你念什么专业?小姑娘满脸阳光,国际贸易。教授问,中国有一位著名的国际贸易专家宋子文,你知道吗?姑娘说,不知道。教授说,你读书太少,姑娘脸上的阳光没有了,就低头吃饭,不搭理教授了。如果她问,这位专家的主要成就是什么,那么,门就打开了,教授有20年外贸的经验,可以传给她极多有用的知识,可惜的是,小姑娘不想问。
过了几年,老教授又遇到一位在写毕业论文的国际贸易专业的大学生,当她听完这个真实的故事后,只说了一句话,这个人我也不知道。
在中兴公司栽了一个大跟头以后,老教授问了三位大学生同一个问题,你对中兴事件有何看法?第一位是在读研究生,回答是,因为我们太强大了,第二位是刚办完注册手续的研究生,回答是,不卖给我们零件了,第三位是大三女生,她低头大约三秒钟,不知道。这扇门依然没有被打开,老教授本来是打算将中兴事件的整个过程告诉他们,是一堂极为生动的失败的企业管理课程,可惜他们不想知道。
下面的故事也很值得思考,记者在大街上遇到三位衣着打扮很时兴的年轻女士,请他们听一首曲子,播放的是义勇军进行曲,大约播放了20秒,请说出这个曲子的名称,三位女士笑眯眯地说,不知道,记者再问,咱们解放军在老山打了一仗,请问,老山在哪里?三位女士还是笑眯眯地一摆手,不知道,转身走了。
这就是当下中国青年的心态,中国教育部长宣布,中国要成为世界教育大国,要花600亿人民币招收20万大学留学生和20万留学研究生。而自己的高等教育却是这个水平,不是很可笑吗。
一个只能说昏话的教育部长领导的大学校长们自然也大抵如此,即所谓的上行下效,大学里出来的自然就是上面列举的那些青年了,俗话说,环环相扣,必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