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華人 vs 中國養老金

作者:change?  于 2017-1-13 09:52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回国记录|已有12评论



 年近70,因為上山下鄉,大好青春留在了白山黑水的東北,中壯年又漂洋過海來到美國,在中餐館謀生,讓油煙熏烤了近二十年。退休後,我和內子趁手腳還利索,一年兩次飛返中國,暢遊中華大地,遍嚐美食,彌補往年的缺失。去秋去上海品嚐大閘蟹,拂曉起床,開車離開鄉下小窩到兒子家,乘小飛機從當地機場飛波士頓,轉中國海南航空班機飛往上海。以前轉機的時間太緊湊,有在機場過夜的慘痛經歷,於是改變了策略,留下一些空餘,有五個多小時在波士頓國際機場。在波士頓機場,偶遇多位華裔老人,結伴去中國辦理退休手續,但是面臨前景未明的困惑。

退休華人 關注國內退休金

我們在海南航空登機口坐下後,肚中餓得咕咕叫。一生酷愛中華美食與節儉的我們,拿出兒媳準備的正宗炸醬麵,兩雙筷子上下翻騰,麵條逐漸減少。內子說:「老頭子,吃炸醬麵好像少了一味東西?」這時有個女人插話說:「再來幾粒生大蒜頭,就是正宗的老北京炸醬麵。」但是,在公共場所吃生的大蒜頭,是出門的大忌。那位婦女與我們年齡相仿,打開一個塑料袋說:「來來來,看看我的手藝,正宗五香茶葉蛋加香豆腐幹,飛機餐太難吃了。」一陣撲鼻的五香茶葉蛋令人食慾大增,但內子搖搖頭:「吃飽了,這個航班吃的不錯,要享受,所以我們買了頭等艙。」

這時,幾位華裔老人圍攏上來,那位吃五香茶葉蛋的婦女與他們湊在一起,好似久別重逢的老友,又是握手,又是相擁而泣,商談起來。我聽了幾句,知道他們正在討論去中國申請退休金的事。這時,幾個隨行的孩子正在用平板小電腦看歌舞節目,傳出由北大荒老知青合唱團演唱的歌曲「我和我的祖國」:「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可分割,無論我走到哪裡,都留下一首讚歌。浪是海的赤子,海是浪的托。」

不一會兒,這裡形成了一個小圈子,一個連體的茶几上,幾位從別處轉機來此的老人們形成了一個沙龍,討論著如何「辦理在境外居住人員領取養老金資格」。各省的不同口音匯聚在了候機大廳中,那小茶几上除了五香茶葉蛋、豆乾外,又多了一個食盒,裡面有滷豬耳朵、雞爪、雞翅、米飯。老人們邊吃邊聊。

一位四川口音的老人吃下豬耳朵後說: 「領事館發的健在確認表與健在證明一律改為『境外居住人員領取養老金資格審核表』,從2015年10月28日開始,其實在這之前就有一個文件,是關於獲準出國定居的離退休人員加入外籍後仍可享受退休待遇的規定。許多早年來美國的華人看到健在確認表改為『境外居住人員領取養老金資格審核表』後,才如夢初醒。其實領事館只能證明你還活著,能否辦成的關健是申請者本人必須回到國內原單位去辦理。」

一位吃粽子的老太太說:「現在辦理『境外居住人員領取養老金資格審核表』,很方便,親自送去行,郵寄也行。現在,領事館為方便老人與華人,每年到偏遠州好幾次,一般在華人公所,開車去立馬給你辦,手續也簡單了,不收費。我們退休後與原單位已無關係,全由當地的社會保障局發養老金,每年只要在他們指定的日期前出現一次即可。」另一個老太太贊同說:「70歲及以上者,要每半年去社會保障局去報到,沒回去就辦張『境外居住人員領取養老金資格審核表』寄去,叫別人代為送去也行,在這方面中國進步的不錯。」

辦過手續 可以領取退休金

內子以去丟棄炸醬麵盒子為由,拉著我走出沙龍中心,在旁邊看著這些人的討論。幾個新到的老人坐下後也開始進食,我從廚二十多年,一看就知是卷餅夾肉沫醬。內子問我說: 「老頭子,那個是人們常說的肉夾饃嗎?看著好香啊!」我告訴內子: 「據我去過的西安吃的正宗肉夾饃為準,先將饅頭中間來一刀,別切斷,在火上烤一下,夾入切成厚片的滷肉,有點帶肉皮的肥肉那才叫個絕。」幾位剛坐下吃卷餅夾肉的老人說:「這叫河南卷肉,來一個?一大早趕飛機,餓透了,你們也是回去辦退休證的? 」幾位河南老人客氣地問。我們擺了擺手說:「多謝,剛吃完炸醬麵。我不是辦退休證的。」

有個吃著蒸山芋的老人說:「何止進步,連上山下鄉的知青歲月都算作正式工齡,有一年算一年,中央有文件,有個1957年畫為右派並勞改了十多年的大學教授,平反後到退休,工齡有40多年,勞改也算工齡,他現在的退休金一個月有8000多人民幣,還年年漲。他賣掉北京的老宅子,最近移民到加州兒子女兒那,可歡實了。」

一對剛吃完涼面的老夫婦,也站在旁邊聽他們討論。老先生說:「這個養老保險個人繳費是從1992年10月正式開始,以前工作年齡有一年算一年,應同繳費年限一視同仁,只是有工種區別。舉個例子,一個冶金局的高級工程師,工齡也長,貢獻也大,退休後算局級幹部待遇。1992年10月後,不少在美華人回國去辦理退休手續的,不滿15年工齡的當時還有補繳些,湊滿15年也並入退休計算,各個不同地區標準不同,可上網根據你所在地打上『關於補繳社安金的若干規定』,就能查到。」

老太太接過話茬說:「以前沒戶口的城市臨時工、外包工、合同工,只要檔案中有記載,或街道辦事處出個證明,都算工齡,吃虧就吃虧在早年出國辦了退職手續,並領了退職金的那些人,回去很難辦。還有當年辦了出國簽證一走了之,連與原單招呼都懶打一個,與原單位沒有辦過任何勞務手續,讓原單位算自動離職,入檔的也許還有些申訴餘地,有被當作無故曠工、開除入檔的,就不好處理。那年月,很少有人知道有一個停薪留職的手續,凡是J-1簽證大都辦了『停薪留職』的手續。」

留學博士 未辦退休手續很難

吃五香茶葉蛋的那老婦人興致最旺,嚴然像個壇主,她問道:「有誰知道去辦退休手續有什麼時間上的限制?這方面美國規定最明確了。在美國工作10年,滿40個點數,無論你身在何處,社安局會按你指定的銀行打錢過去的。65歲以前幾個月可是要去社安局註冊,不然過了65歲再去辦醫保有罰款的。」

一個吃著河南卷肉的老漢說:「這個問題很難解釋清楚。1992年10月實行養老保險個人繳時,各地當年對退休年齡差異很大,上海當年國企紡織廠大下崗,有些40多歲就辦了提早退休,現在退休年齡是60歲還是65歲鬧不清。1980年代來的老學者們,剛來時一頭扎入苦讀,為辦身分、求職,東搬西移謀生活,育子養家,為積足退休金忙碌了幾十年。如果不是中領館將健在證明改為『境外居住人員養老金資格審核表』,他們還不知道呢。不少老學者在中國教書年頭何止15個春秋,本應享受他們多年辛苦應有的回報,但是沒有享受到。當年這些風華正茂的學者們,吃盡了成分的苦,哪一個沒在文革中被鬥得半死?當時正趕上中美建交,就來美國發展又一春,這些老學究不聞政治。如果有什麼年限,那只能怪對學術走火入魔,沒有及時上網去看有關中國社保新政,才貽誤了最佳申請時期。」

一個老漢聽了河南老人的一番言論後頗有些激動:「我在中國教書有20多年,1981年來美國讀PHD,不久前在CCTV上看到神舟飛船的幾位高級工程師,就是我當年的學生。我有糖尿病,今年85歲,來日無多,不知回去找哪個部門辦退休手續。」一陣寂靜中,小孩子調高了平板小電腦音量,大廳中響起了「我和我的祖國」的歌聲,那老學究潸然淚下。

這時,兩個中年夫婦帶著三五歲的一男一女,也擺開了食檔,是白飯加炒蔬菜一類,一人一盒到也安逸。這一對中年夫婦看似比較了解當今中國的社保現狀,就主動向老教授湊過去獻計獻策。

不一會兒,那對中年夫婦回到自己的坐位上,對我說:「如果真如老先生所言,問題不大,辦理這種逾期申辦退休金又不是他一個人,有些地方雖不盡人意,但進步是有目共睹的,只是程序不要走亂。這個群體人數很大。關於獲准出國定居的離退休人員加入外籍後仍可享受退休待遇的規定中,用法律來解釋,可從獲准出國定居的,與非獲准出國定居兩者中,立了個分界線。老教授應屬獲准一類,很殘酷,但這是法律。」這對中年夫婦說話做事很像美國律師。

趕這個航班的華人越來越多,也有拿出各式包子來吃的。幾十年的海外飄泊,鄉音可改,鄉情可淡,唯一不可淡忘的是幾千年保存下來的美食。快登機了,廣播中放著合唱曲「I have a Dream」。我真心希望那些華裔老人們,在為祖國奉獻青春後,能夠得到應該的回報,也希望本次航班的所有的乘客們,懷著各自的目的與美好夢想,美夢成真。


作者中年來美闖蕩,從事中餐行業二十年。
作者中年來美闖蕩,從事中餐行業二十年。
退休後,作者每年回中國品嚐美食。
退休後,作者每年回中國品嚐美食。
吃中餐習慣很難改變。
吃中餐習慣很難改變。
沒有出國的華裔老人,早已享受退休生活。(Getty Images)
沒有出國的華裔老人,早已享受退休生活。(Getty Images)
在中國有工齡的華裔老人,想申請退休金,在國外過上安定的退休生活。(Getty Images)
在中國有工齡的華裔老人,想申請退休金,在國外過上安定的退休生活。(Getty Images)
許多退休華人,在老人中心享用午餐。(本報檔案照)
許多退休華人,在老人中心享用午餐。(檔案照)

文、圖/老七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1

难过

拍砖
2

支持
11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14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2 个评论)

6 回复 sousuo 2017-1-13 23:24
这主意不错,那里面的钱,过外面的日子,还没有雾霾。
6 回复 vibes 2017-1-14 00:00
认识的,近七十以上的老人,都是在中国拿一份养老金,美国拿一份救济金。
9 回复 AMYLIM 2017-1-14 00:03
真会有这样的好事,我也在中国做了十几年的工啊,可是还没到三十岁的时候就出国了,唉,我不会有啦,哈哈
6 回复 秋收冬藏 2017-1-14 00:38
香喷喷的飞机
9 回复 它乡异客 2017-1-14 09:21
呵呵,希望他们愿望成真,人老了辛苦一辈子不容易。自然轻松,言中有物。适时插进电脑中响起“我和我的祖国”的歌声,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5 回复 change? 2017-1-14 09:30
sousuo: 这主意不错,那里面的钱,过外面的日子,还没有雾霾。
So true.
8 回复 change? 2017-1-14 09:31
vibes: 认识的,近七十以上的老人,都是在中国拿一份养老金,美国拿一份救济金。
and seniors apartment and insurance etc.
7 回复 change? 2017-1-14 09:33
AMYLIM: 真会有这样的好事,我也在中国做了十几年的工啊,可是还没到三十岁的时候就出国了,唉,我不会有啦,哈哈
Good for them. We are not jealous but keep fingers crossed
8 回复 change? 2017-1-14 09:34
秋收冬藏: 香喷喷的飞机
if nothing else
7 回复 change? 2017-1-14 09:36
它乡异客: 呵呵,希望他们愿望成真,人老了辛苦一辈子不容易。自然轻松,言中有物。适时插进电脑中响起“我和我的祖国”的歌声,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I agree.
6 回复 leeliu 2017-1-14 12:01
俺是75年下乡的。看来也该问问退休金的事了。
6 回复 往事并不如烟 2017-1-14 20:43
上山下乡苦啊,坑人啊~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3-6 16:01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