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王阳明与阳明心学和死亡的讨论

作者:change?  于 2017-8-29 20:44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信仰见证





A:

死亡,人们认为它可怕因为几点:一:伤痛(这是肉体的痛楚。)
二:心伤(不想和亲人分离,还有些愿望没有达成的遗憾。)
三:未知的世界(死亡以后,我们的思维是否以另外的形式重复类似人间的苦乐.)
事实上很多人在年轻的时候害怕的是第一点。到老了以后主要害怕的是第二点,死亡临近的时候害怕是第三点。
按照物理生理学,死亡为人所恐惧与害怕,是因为第一点。
按照心理学,死亡为人恐惧与害怕,是因为2,3两点。
其实哲学家最想知道的,其实是第三点:在我们死了以后,我们的意识是否还会存在,并且以其他形式来继续。如果能够继续,那这样的世界运转模型是什么样的。事实上我能接触到的物质运转模式较为完美的,是佛教的六道轮回。而西方的:天堂,人间,地狱学说,我只要一个玩笑就可以破掉:人是在不段的生的,而且是不断的死的,这就代表天堂和地狱的人数将不断的增加,人间有如一个泉眼,不断制造出水去填充地狱与天堂两个水塘,其结果不用我说。那就是无论这两个水塘有多大,总有一天会满,也就代表这个宗教世界体系并不是很完美的,也就代表它很容易崩溃。
只有什么理论才能满足宗教所阐述世界的永恒运行:轮回

B:
你的三条观点总结的很好,但我认为人真正害怕死亡的原因不在这三点之中,而在于期望与的破灭与责任,与其说为什么人惧怕死亡,倒不如说人为什么喜爱活着--因为死亡等同于生命被剥夺--从脑科学可以知道,人脑中有多巴胺,这是一种促进人追求幸福和快乐的器官,正式它才给了人期望,让我们每天早晨能够从床上爬起来,去追求自己的目标,不论是利益,幸福还是热爱的事情,而死亡就意味着无限的追求和期望将会永远不能实现(这种期望主要是自己个人的所得,革命先烈也有期望,但他们却敢于牺牲,其主要原因就是此希望不是为了个人,同理,年迈的老人会将期望转向后代,或者没有期望,这就是为什么老人能坦然面对死亡),其实正是期望才让人类得以生存,这在哲学的一些意义论中可以看出来,生命其实本身没有意义,仅仅是因为多巴胺的造作。第二点是责任,这不需要特别阐述,有趣的一点是,很多时候,你为了肩负某某人的责任活着,而某某人却在肩负着为你而活的责任。


直播:泰國五股勢力夾擊,中國難民活在人間煉獄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7-6 15:47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